• 17

林環牆和彭主播的英文都哪學的啊?

john65537 wrote:
既然你也承認東吳教職(恕刪)


這個問題的答案應該很容易看出來

蔡英文在通過口試之前,就取得任教東吳的資格

所以當時還沒有博士學位

你們拿亂槍打鳥的方式質疑之前,至少用一下大腦吧?
說的一本正經啊. 口試委員不敢給二個學位

最後給了1.5 個, 怎麽沒有登上金氏世界紀錄?

請問一個半博士的半個博士學位在哪?

turtlins
turtlins 樓主

全世界大概只剩你們論文仔堅信有0.5個學位這種東東吧,哈哈哈~

2021-11-02 0:35
maya95

蔡英文說的都是真的, 怎能不堅信呢? 哪天她說她能飛天遁地我也相信啊![笑到噴淚]

2021-11-02 10:44
TD4 wrote:
這個問題的答案應該很(恕刪)


既然你們承認她在1983年6月回國,因無博士學位所以9月起在東吳兼任講師,
那就有4個不可能:
1. 在台灣又兼課又要準備LSE 的博士論文和口試, 當年可沒有 網路和email喔,
短短三個月就能準備好再次飛到倫敦去口試, 而且囗試日期是星期天
然後就拿到1.5個博士了?
2. 她的學生紀錄顯示1982年以後就沒有supervisor了,LSE 至今拿不出口試委員名單,
真的有所謂的博士論文口試? 誰是她的論文指導教授?
3. LSE於1983至84年 所有的 博士論文都有各自的圖書館序號,不可能從中再插入一本,
她的論文序號是多少?
4. 所有的lse博士論文,從沒有過這種 塗塗改改、錯字連篇又沒啥立論的論文品質,
她這一本可能是世界名校的博士論文?

當然還有其他的可疑之處,只是先配合四個堅持來說說。
john65537 wrote:
既然你也承認東吳教職員手冊是正確的,
那為何聘任職稱是:兼任講師?

當年只要有博士學位,就算到國立大學也是以副教授聘任,
何況是LSE名校博士要來東吳這等私大,
怎麼會是兼任講師?

科南們要看你怎麼圓?


你真的都不認真看資料,

我不是說過,

既然都有東吳的服務證明書,

你幹嘛還扯教職員手冊?



蔡在東吳的兼任講師任期到73年2月15日,

兼任副教授的任期從73年2月16日起算,

為什麼?

當然是因為她拿這封倫敦大學在1984年2月8日發出的信函上,

確認蔡英文的口試已經通過,博士證書即將頒授,

所以東吳大學在2月中將蔡從只需要碩士學歷的兼任講師,

改聘為需要有博士資格的兼任副教授啊:





你那本教職員手冊是在民骨73年、1984年元月出版,

收集資料的時間當然更早,



在那之前,

倫敦大學還沒發出1984年2月8日的證明函,

東吳當然只能以蔡英文早就有的康乃爾碩士學歷聘她為講師啊,

這有什麼問題呢?
turtlins wrote:
你真的都不認真看資料(恕刪)


她不是WD了嗎?
麻煩您秀出她的畢業證書, 那本整本博士論文讓我們再次聞香一下
turtlins
turtlins 樓主

到現在連她的證書和論文都還沒看過?程度這麼差,沒資格來討論什麼WD啦,講了你也聽不懂啦,哈哈哈~

2021-11-02 1:43
john65537 wrote:
既然你們承認她在1983年6月回國,因無博士學位所以9月起在東吳兼任講師,
那就有4個不可能:
1. 在台灣又兼課又要準備LSE 的博士論文和口試, 當年可沒有 網路和email喔,
短短三個月就能準備好再次飛到倫敦去口試, 而且囗試日期是星期天
然後就拿到1.5個博士了?


第一,

你是不是交接過,可是沒交接好?

哈哈哈~

我不是在本棟130樓舉過夏鑄九老師的例子了?

夏老師在修柏克萊博士的同時,繼續擔任台大城鄉所副教授,

還指導了一堆碩士、博士畢業,

我還可以再舉另一個例子:



劉宗德老師從1982年4月到1985年7月,在日本名古屋大學擔任助教,同時修習博士,

但從1985年8月到1986年7月,他回國擔任政大專任講師,

而他的名古屋大學法學博士是到了1986年4月才正式取得,

那麼他在1985年8月到1986年4月之間,

同時是政大專任講師和名古屋大學博士生。

所以,在博士最後階段同時在台灣擔任教職,

或者一邊任職、一邊完成論文,

或者已經完成論文,先回國任職,等待口試或是正式頒授學位,

這並不是什麼不可能或多罕見的事啊。

所以,

就算蔡在東吳擔任兼任講師真的有兼課,

也沒什麼不合理,

更何況東吳的兼任講師不一定有授課,

即使到現在還是這樣,

我在其他棟已經詳細舉證過,

你不信的話,可以自己去查東吳官網的教師課表,

而且這在其他學校也常聽到啊。

再拿彭主播離開新聞所之後,

雖然轉掛教職到台大生傳系,也就是他以前的母系農推系,

但他也不是每學期都有開課,

即使有開課,也常常是和別人合開,

所以他根本無需一直釘在學校,照樣可以到處跑啊。

第二,

蔡是寫完論文才回國,

這在她的學生紀錄卡和檢方調出的入出境紀錄都可證明,

她在1983年6月繳交論文,1983年6月30日入境台灣。

第三,

我不知道寫完論文回台灣準備口試,

是有哪裡不可能?

兼任講師又怎樣?

你以為兼任講師是肩負救國大任喔?

哈哈哈~

那你可以去問一邊當副教授、指導一堆碩博士的夏鑄九老師,

還有一邊當專任講師、一邊準備拿博士的劉宗德老師,

他們怎麼可能呢?

我就是怎麼看都怎麼覺得你根本不可能念過什麼英國研究所,

你根本就對學界很陌生啊。

第四,

星期天口試又怎麼了,

不要說台灣有一堆人口試就是在星期天了,

我之前也查到過美國大學有人在星期天口試啊,

網頁也都貼過很多次了,

閒一點再找出來貼給你看。

雖然比較少數,

但還是有啊。

john65537 wrote:
2. 她的學生紀錄顯示1982年以後就沒有supervisor了,LSE 至今拿不出口試委員名單,
真的有所謂的博士論文口試? 誰是她的論文指導教授?


你這一代目一定沒交接好,哈哈哈~

前面都說過幾次了,

第一,

倫敦大學已經提供檔案文件給檢方,

彭主播也利用調閱卷宗,把文件偷拍出來公開在節目上了,

倫大校規就是你只要修完兩年課程,

就不用再正式註冊,可以專心準備論文和口試:



發信日是1982年11月22日,

就是在學生紀錄卡上1982年11月10日的WD from course之後啊:



既然不用在正式註冊,

學生紀錄卡就不需要在註記,

只要紀錄表格上規定要填寫的論文題目和題目審核通過日期、繳交論文時間、獲頒學位時間,

這些和論文有關的事項就行了啊。

第二,

指導教授沒有新的紀錄,就表示沒有更換啊。

第三,

倫大和LSE並不是拿不出口試委員名單,

而是法令規定他們不能公布,

但英國政府ICO介入調查後,

已經檢視過倫大呈交的口試報告等檔案文件,

確認倫大的學位授予流程正常、沒有疑義。

上訴到法院後,

英國法院也同樣檢視過相關文件,

確認ICO和倫大的決定合法。

john65537 wrote:
3. LSE於1983至84年 所有的 博士論文都有各自的圖書館序號,不可能從中再插入一本,
她的論文序號是多少?


你問這種問題,

就表示你根本沒去查過LSE圖書館的館藏目錄。

第一,

LSE圖書館給了蔡英文一個代表本校畢業論文的F開頭書碼,以及條碼數字。

這我以前貼過不知多少次了,

今天我覺得你們連交接都不交接好,

很沒職業道德,麻煩自己去查。

第二,

書碼只代表書的入庫順序,

不代表獲頒學位順序。

蔡的博論書碼鄰近序號,

也有非新進獲頒學位的論文,

有1937的、1956的、2005的、2007的,

這些都是後來才補入庫的學位論文,

都排在2011年學位論文之後。

所以,

書碼無所謂插不插入,也無須插入,

照入庫順序排就行,

和學位、論文真假一點關係也沒有,

只要給了F開頭書碼,或是註明是LSE PhD thesis就能證明了。

john65537 wrote:
4. 所有的lse博士論文,從沒有過這種 塗塗改改、錯字連篇又沒啥立論的論文品質,
她這一本可能是世界名校的博士論文?


你這句話就證明,

你根本沒看過LSE的博士論文。

早在一年多前,

徐永泰、林環牆在瞎扯這些什麼塗改、錯字、格式的時候,

我和其他人就已經一本一本查閱過LSE論文網上的論文,

證明LSE論文有不少有塗改、錯字、格式不一,

你到現在還在拿這種論點斷言蔡的論文真假,

真的是新來菜鳥啊,

哈哈哈~

還「所有的」咧,

我都不敢隨便誇口什麼「所有的」LSE論文咧,

你根本不可能看過「所有的」LSE博士論文啦,

膨風水雞刣無肉啦,

哈哈哈~
turtlins wrote:
你這句話就證明,

你根本沒看過LSE的博士論文。

早在一年多前,

徐永泰、林環牆在瞎扯這些什麼塗改、錯字、格式的時候,

我和其他人就已經一本一本查閱過LSE論文網上的論文

證明LSE論文有不少有塗改、錯字、格式不一,

你到現在還在拿這種論點斷言蔡的論文真假,

真的是新來菜鳥啊,

哈哈哈~

還「所有的」咧,

我都不敢隨便誇口什麼「所有的」LSE論文咧,

你根本不可能看過「所有的」LSE博士論文啦,

膨風水雞刣無肉啦,

哈哈哈~

就說你是網軍的一份子,還不承認?不然那會有一群人無聊到還上網特地去查LES每一本論文?

玩一點文字上的遊戲誤,就把你釣出來了,還沾沾自喜。
turtlins wrote:
倫敦大學還沒發出1984年2月8日的證明函,
東吳當然只能以蔡英文早就有的康乃爾碩士學歷聘她為講師啊,
這有什麼問題呢?


先根據你的回文釐清一下時間點。

“當然是因為她拿這封倫敦大學在1984年2月8日發出的信函上,確認蔡英文的口試已經通過,博士證書即將頒授”

這日期是指這封信是在 2 月 8 日寫的,並非在 2 月 8 日發出的,寄出日期要看郵戳。

所以我們知道在 1984年2月8日只有信函,沒有博士證書。


“所以東吳大學在2月中將蔡從只需要碩士學歷的兼任講師,改聘為需要有博士資格的兼任副教授啊”

擔任副教授的時間是 1984年2月16日,沒錯吧?

在2月16日可以擔任副教授,那在2月15日或之前就該核准了吧?


仔細想一想,2月8日寫的信函是寄到台灣的,以當時國際郵件的速度,加上時差的關係,很懷疑收到信件時間的時間會在 2月15日之前。

(說句題外話,菜的論文也收錄了同一封信,但是。。。。那封信是沒簽名的也沒收信人地址。這又不是多重要的東西,連簡單的一封信都有不同版本,真傷腦筋。)


那。。。。問題來了。

該信函可以代替博士證書嗎?(不知道,應該不行)

講師升到副教授需要申請嗎?(應該要)

講師升到副教授需要審核嗎?(應該要)

申請和審核都需要時間,這時間上來的及嗎? 而且資料還不齊,當時還沒有博士畢業證書。


蔡升任副教授應該還有別的故事,只靠一封信函編成的故事沒法解釋疑點。
turtlins wrote:
星期天口試又怎麼了,


博士口試需要三個委員且一位是校外口委,
在英國那個宗教氛圍濃厚的年代,
要叫這些口委sunday聚集到校進行口試,
妳誰啊?
turtlins wrote:
指導教授沒有新的紀錄,就表示沒有更換啊。


博士論文指導教授以及口試日期等資訊,
對於一個博士生何等重要,
學生紀錄卡竟然完全沒記載,
真不可思議!
只要比對當年其他博士生的正常版學生紀錄,
真相即可大白。


turtlins wrote:表示沒有更換啊。

那就奇怪了,
Elliott先生在1983年已離開LSE,轉任英國內閣辦公室的CPRS,
怎麼當她的博士論文指導教授?

LSE退休教授又同時是Micael Elliott的好朋友轉述,
Michael Elliott在1983年已借調到英國內閣辦公室裡的中央政策評估智囊團CPRS (Central Policy Review Staff)。而為了這個新工作,Michael Elliott早在1982年的某個時間點就已離開LSE。



林P在「獨立調查報告」裡,已指出這是不可能的。原因包括:

1. 當時Michael Elliott 才31、32歲, 不但不曾寫過博士論文,而且他在牛津大學的主修是法理學與民法,真的與國際貿易法相距太遠了。他要如何指導蔡英文做國際貿易法方面的研究呢?

2. 在學生記錄裡,我們完全看不到Michael Elliott曾擔任蔡英文在1982-83 與1983-84兩個學年度博士論文指導教授的任何記錄。

3. 根據我所接觸的LSE退休教授又同時是Micael Elliott的好朋友轉述,Michael Elliott在1983年已借調到英國內閣辦公室裡的中央政策評估智囊團CPRS (Central Policy Review Staff)。而為了這個新工作,Michael Elliott早在1982年的某個時間點就已離開LSE。
  • 1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