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yla wrote:日據時代,日本人禁止台灣人就讀某些科系、禁止台灣人出入某些場所…請問一下,國民政府遷台後,有任何依照人種或是省籍,讓人在受教權或是出入場所上,有任何不公平的對待嗎? 甚麼科系? 那些場所? 你說啊 至於國民黨寄居台灣後,省籍不公平的對待當然很多
魯拉拉拉 wrote:台灣是地名,中華民國是國民,連這個都不懂,還裝個鳥頭騙人 台灣是個主體稱呼,地位當然高於中華民國 馬英九說過:台灣是中華民國的統稱 對外必須由台灣來代表,馬英九早就證明給你看了 馬英九:我是台灣總統I am the president of Taiwan
今天大家能這樣民主 討論沒被中共拿下 就是最大功勞舔共這詞? 誰發明的?現在實際情況就是人家拳頭比你大不得不退讓功勞部分沒有嗎?因為日本人嗎?因為美國人嗎?所以當時的執政黨是民進黨?請那些說沒貢獻的 用證據說話
29x5x5x2 wrote:甚麼科系? 那些場所? 你說啊至於國民黨寄居台灣後,省籍不公平的對待當然很多 好嗆啊...嗆別人同時自己也在傳假資訊..「公務員考試省籍配額獨厚外省人」這是假資訊,不要再傳播下去了。1.之所以會有「省籍定額數」,是為了顧及不同省份的文化差異,避免發展落後的省份無人錄取,因此在憲法中,明訂以人口比例錄取公務員。(中華民國憲法85條以及考試法20條)2.國共分治之後,由於憲法內的固有疆域和實際統治的領土並不一致,因此前述以人口比例錄取公務員的原則,用以下的方式做出了調整:a.繼續發布以憲法固有疆域為準的省籍定額數,使其名義上符合憲法規定。b.以各種方式逐步調整,使實際的錄取人員的省籍比例,接近自由地區的各省籍人口比例,使其符合憲法的精神。3.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會在網路上看到歷年的「省籍定額數」,裡面台籍的配額還很少,但實際上,從1951年開始,真正的錄取人數從未照著定額數走。4.初期每年的調整方式不太一樣,直到1960年代開始,調整的方式才固定下來。1962年以後,台籍錄取比例基本都在72%-89%之間震盪,從未低於7成。例如1978年,當年度台籍的定額是15人,但實際錄取606人(外省全部加起來是172人),台籍占全部的77%。更多細節看這邊張若彤臉書
29x5x5x2 wrote: 甚麼科系? 那些(恕刪) 真的是笑死人了!請你舉出日據時期,就讀「政治」科系的台灣名人…你以為同時期當時的美國有多民主?你要不要去查查跟老蔣、小蔣同時期的英、美的「民主」事跡?你還真以為歐美國家從建國開始就是搞「民主」那一套?美國 1920 年代,女性沒有任何投票權美國 1950 年代,麥卡錫主義興盛,不用證據,就可以誣陷某人支持共產主義而判刑。(卓別林為受害者之一)美國 1950 年代,黑人不得申請進入一般學校就讀美國 1960 年代,黑人不得進入一般餐廳用餐,違者罰款及判刑英國 1950 年代,若被發現為同性戀者,必須選擇坐牢,或是化學去勢。(電腦之父「圖靈」就是此下場)日據時代,日本人禁止台灣人就讀某些科系、禁止台灣人出入某些場所…請問一下,國民政府遷台後,有任何依照人種或是省籍,讓人在受教權或是出入場所上,有任何不公平的對待嗎?任何國家的民主進程,從來都不是一蹴可幾的…你拚了命舔美舔日,真不知道存什麼心態?
DANTELIU wrote:中國國民黨對台灣到底有甚麼功勞?從徐佳氰這個垃圾人開始.(恕刪) 國民黨對台灣的貢獻就是讓台灣人有新台幣可以用沒有國民黨,台灣人現在用的就是人民幣這樣你瞭解了嗎還有,一開口就罵人垃圾只會降低台灣人的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