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mistrysgh wrote:
而日據時代皇民化改名(恕刪)
817比500開心嗎?台灣贏來20年甚至更久發展空間
搞不好.大陸改朝換代.習皇再活也不過10年.
不嘴砲.很多歷史像discorvy.HBO.我退休比較閒
太多經典歷史記錄片.不是一兩部拐瓜列棗.歪曲史實就能欺瞞世人
一夕生出數十國.不是不可能.我們................樂觀其成


herblee wrote:
界碑上的漢文 ? 是不存在的
依據 故宮博物院的 學術季刊 , 條約說要有界碑 , 故宮所藏之 滿文《黑龍江流域圖》也有畫圖劃上界碑
但實際上 卻是 當地找不到石材 , 所以根本沒有刻
碑都不存在 , 虛擬只畫在圖上,虛擬只寫在條約之界碑上的漢文? 當然"實體"也是不存在的
Joseph.Yang wrote:
提要首揭:本文探討的國立故宮博物院藏《黑龍江流域圖》,就是以康熙二十九年視察的邊界報告和輿圖資料為基礎,為編修《大清一統志》於康熙四十九年(1710)繪製而成。
另述及,「康熙二十九年(1690)三月,黑龍江將軍接到工部寄來的碑文形制大小及碑刻文種等具體指示」,碑刻文種的文種為何,作者有著墨嗎?
假設界碑囿於當地覓無適當石材以立碑,不存在
因為界碑不存在推論漢文本也不存在,碑刻文種怎麼被失蹤了?
依華人百科,漢文本有三,其中”清實錄著錄漢文本”包含《大清一統志》,而刻碑漢文則是大學士徐元文根據《實錄本》潤色寫定的”徐元文漢文本”。
(恕刪)
Joseph.Yang wrote:
是嗎?如此說來,美國人歐立德(Mark C. Elliott,新清史學派學者、哈佛大學漢學家及亞洲歷史教授)的一長串頭銜可以拔掉了?
維基上載有,拉丁和滿文本的條約還規定要使用拉丁文、俄文和「中文」(包括漢、滿、蒙三語)鐫刻界碑,翌年碑成,一面是拉丁文和俄文,另一面則有滿、漢、蒙三種文字。
所以,界碑上的漢文不是在締約隔年而是幾百年後補刻上去的?
aber0621 wrote:
清朝當時對外自稱,不管是大清,中華,中國都使用過,而且使用在與各國所簽署的合約,且明確的定義了清朝人即中國人,大清政府即中國政府。
aber0621 wrote:
尼布楚部份樓上仁兄既然回覆了,這就不多做說明,1842年的中英南京條約在條約的內文很明確的寫了中國跟中國人。
aber0621 wrote:
嫌這個定義還不夠清楚 ?那好吧,來看看1844年跟美國阿公簽的望廈合約怎麼寫抬頭的...中華大清國,夠清楚了吧!
中美望廈條約
借用樓上仁兄的圖,中英中法合約,清政府即中國政府。
aber0621 wrote:
不管你願不願意,接不接受,清朝就是在中華民國誕生之前就定義跟使用了中華,中國,即使在宣統的退位詔書上也是清楚的寫著,即由袁世凱以全權組織臨時共和政府,與民軍協商統一辦法。總期人民安堵,海宇乂安,仍合滿、漢、蒙、回、藏五族完全領土為一大中華民國。
aber0621 wrote:
扯完了中文換來看看阿兜仔是怎麼稱呼清朝的!
1、俄國:Kитайская империя
2、英國:Empire of China
3、美國:Ta Tsing Empire,The Chinese Empire
4、法國:Chine,Empire de Chine
5、葡萄牙:China
6、德國:China,Chinesisches Reich
嗯這其實好像也沒什麼好說的.....
aber0621 wrote:
曾經國際上承認的是中華民國繼承了China,現在國際上認可的是對面的阿共繼承了China。
我雖然認可跟支持脫中建國,不代表我會否定血源跟文化關連,更不會扭曲跟醜化歷史來遂行目的,既然國際承認的中國法統是左岸的中共,台灣在國際上一個中國原則的大帽底下跟中國也是糾纏不清,倒不如轟轟烈烈大幹一場在國籍上跟中國這2字徹底切割,看是要正名或改名都行,反正有人說中共不會打,不敢打,沒能力打,就算打也會有美國幫台灣打,況且現在不是號稱美台關係最好的時刻!!!那就大大方方的幹啊!怕什麼?趁我還有幾年才除役,就在我們這代把這問題解決別把問題留給下一代,吵吵鬧鬧嘴砲二三十年了結果還是停留在嘴砲的階段...呿
tnkk01 wrote:
猶記得當年中時聯合在(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