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幹你知道差別在哪裡嗎?麵,面呢?
麻煩請你舉例說明那一個簡體字是學繁體字看不懂的?
“因为繁体字的词汇量,不足以完全表达现代所有语言的意思” 又發夢?可以舉例說明嗎?
還是說是因為你們的腦殘政府不準英文單字出現為主體才以為繁體字不足表達? NBA 你們叫什麼?
要說簡體字好寫好學筆劃少,那我沒意見,你扯一大堆虎爛的藉口來證明簡體字好這還真的是夠SB。
"什么事都是要发展的眼光去看的"是啊,估計那時候搞文革的時候也是這麼說的,學中文幹什麼,你學拼音就好了更好寫
故宮留著幹什麼拆掉建大樓不是更有發展?
眼光淺,目光短,中文有很大的一部分就是他的美學,文字的完美型被簡體踐踏的一塌糊塗。如果簡體那麼好,為什麼你們的領導人寫春聯還是出現一大堆繁體字? 是藝術?要跟他說“什么事都是要发展的眼光去看的”!!
“同样以10岁孩子来比较,中国的孩子汉字书写和认知,词汇量明显会高于港台” 你真能掰,一個中國鄉村的10歲小朋友可以比港台大都市的10歲小朋友學到的詞彙更多更厲害? 這根本跟繁體/簡體無關,而是跟教育程度有關。
天马流星 wrote:
中国可从来没有抛弃繁体字,新华字典从编撰到现在发行十几版也没有去掉繁体字,每个有繁体字的汉字后面都有对应的繁体字。
为了认识和书写的方便,简体字并没有什么不好,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看得懂你们所有的繁体字,而你们却看不懂所有的简体字的原因。
因为繁体字的词汇量,不足以完全表达现代所有语言的意思,所以才有了你们在有些语句上会掺杂英文,简体,或其他字母式代表这种尴尬的场景。
到底谁正统,这个其实没什么好讨论的,正统不能解决发展的问题,什么事都是要发展的眼光去看的,所有现在也没人去写甲骨文,小篆,毛笔字做为正式行文。
文化传承是个好命题,都说崖山之后无华夏,但是中国人也并没有因此绝种,金兵统治不了中华,是因为中华文化太强大,生生不息的,满清有满文,强制推行,发现根本推行不了,文字绝不了种,不论金,满,都最终臣服在汉文化之下。
所以看到有人说,中港台大一统之后用回繁体字,想想也不可能,让5000万人用的字体来改变14亿人用的字体,那是痴人说梦,更何况,现在全球的汉字学习和培训可都是以简体为学习目标,可从没有以繁体为学习目标。
再说一个例子,同样以10岁孩子来比较,中国的孩子汉字书写和认知,词汇量明显会高于港台,这从另一个角度说,也算是输了起跑线的一个方面。...(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