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

真的很多人都認為空污是中國來的


石帝霸 wrote:
除了受影響比北部小是肯定的,我還是那句:“帶走的多還是帶來的多很難講。“
以下是剛剛截的圖,若非東北季風,中南部有機會一片綠油油?


您的截圖中,高雄的風速可是比台北大喔!
這剛好可以驗證我說的風速越大帶走的空汙越多

石帝霸 wrote:
PM10視為泥沙我可以接受,但我前面提到PM2.5只會擴散不會沉降,運作機制甚至更偏so2這類氣體污染吧?


印象中空氣分子的單位大概是以奈米來算的,有錯請指正
PM2.5的大小,相較空氣分子來說應該還是大非常多, 這是為何CO的這類汙染不會算入PM2.5的原因
至於PM2.5只會擴散不會沉降,能夠提供這個論述的出處嗎? 想了解一下這個論述,謝謝

過客4112 wrote:



您的截圖中,高...(恕刪)



找到了:
第八頁:
空气动力学中将直径小于100μm的全部颗粒物称为总的悬浮颗粒物(Total Suspended Particulate,TSP)。其中直径大于10μm的固体颗粒物由于本身的重力作用较大可以较快的沉降下来,成为可沉降颗粒;直径小于10μm颗粒物将长时间漂浮在大气中,成为不可沉降颗粒物。

另外, 也查到:
因為空氣阻力的緣故,1μm大小的顆粒沉降速度大約是0.1mm/s了,也就是一個小時能沉降0.36米。對於整個地表的污染物來說,杯水車薪, 故我也看過幾篇研究甚至將之"視同膠體"來討論!

對了, 還有我記得當初中火答辯其燃煤發電所產生的PM2.5對台中影響不大的時候, 也有提出這個說法, 我一起找!

目前只看到台灣電力股份有限公司
「火力電廠空污排放對細懸浮微粒(PM2.5)
之影響與因應對策研究」
, 亦可參考!

chiashin wrote:
河道變寬,表示能容納的水和泥沙的空間變多,所以流速變慢,這並不會造成泥沙濃度上升
事實上反而會因為泥沙沈積,造成水中泥沙的濃度微微下降。


應該說因為泥沙沉積,所以下游進來的泥沙會變少
這也是我認為高雄受境外汙染影響的比例較北部(抱歉之前誤植為高)的原因

我的推論中,其實應該再加上一個最大攜帶量
不同的風速帶來的汙染濃度應該有個上限,
也就是說東北季風越強,能夠攜帶的污染量也越大
個人認為這是為何 大陸PM2.5衝到300以上,但是到台灣卻頂多不到200的原因

因此當攜帶的污染量不超過該風速的最大攜帶量時,
即使風速降低,有可能汙染的進出還是可以維持平衡

可是如果風速降到進來的汙染超過最大攜帶量時, 帶不走的汙染便只能留在原地

另外注意一點是,在承受境外汙染的同時,本地也是會產生汙染
因此當風速夠大,境外汙染未超過該風速的最大量時,連本地的污染都有可能被帶走

當然以上是我個人的推論, 歡迎大家提出意見指正
過客4112 wrote:
您的截圖中,高雄的風...(恕刪)


怕放在前面您沒看到:
第八頁:
空气动力学中将直径小于100μm的全部颗粒物称为总的悬浮颗粒物(Total Suspended Particulate,TSP)。其中直径大于10μm的固体颗粒物由于本身的重力作用较大可以较快的沉降下来,成为可沉降颗粒;直径小于10μm颗粒物将长时间漂浮在大气中,成为不可沉降颗粒物。

另外, 也查到:
因為空氣阻力的緣故,1μm大小的顆粒沉降速度大約是0.1mm/s了,也就是一個小時能沉降0.36米。對於整個地表的污染物來說,杯水車薪, 故我也看過幾篇研究甚至將之"視同膠體"來討論!

目前台電官方文件暫時只看到台灣電力股份有限公司「火力電廠空污排放對細懸浮微粒(PM2.5)之影響與因應對策研究」, 亦可參考!

感謝您的回答

我知道我的問題在哪了,我是對於沉降的定義理解有誤

在我的認知中,既然是浮懸微粒,基本上就可以忽略重力因素導致的沉降作用
因此,我認知的沉降是指垂直對流造成的浮懸微粒下降

不過您的資料中,1μm大小的顆粒沉降速度大約是0.1mm/s了,也就是一個小時只能沉降0.36米
那麼我大概可以理解為何部分學者或者是官方認為中火對於城市的影響不大的原因

因為爆空品的情況,很多都是垂直對流微弱的氣候結構
而中火的排放高度至少250公尺, 要單純靠沉降作用到達地面,需要花700小時以上

難怪前陣子婚頭大大引用的學界報告中
空汙嚴重時,中火對於高雄市與高雄山區的空汙影響,差距達到10倍以上

過客4112 wrote:
所以您的想法也是風...(恕刪)

不好意思,我的都是手機截圖,也多是用手機上傳
個人覺得您用河流泥沙來做類比,非常傳神
石帝霸 wrote:
怕放在前面您沒看到..因為空氣阻力的緣故,1μm大小的顆粒沉降速度大約是0.1mm/s了,也就是一個小時能沉降0.36米。對於整個地表的污染物來說,杯水車薪, 故我也看過幾篇研究甚至將之"視同膠體"來討論!
.(恕刪)


所以囉,從這也可以知道,中火這種高空排放的汙染源對地面的影響可說是微乎其微

只不過,在討論境外空汙時,我們有辦法知道境外傳輸的高度嗎?假設境外傳輸的高度都很高,才會符合您的假設,畢竟環保署的一般測站(指的是相對於交通站、公園站)設立高度大概在3~15公尺之間,但如果境外傳輸的高度都很高,pm2.5不易沉降,那北部又怎會因為境外汙染而爆空品?...所以應該可以合理假設,會導致爆空品的境外傳輸汙染物高度應該都不高(或者是說有擴及到地面)

過客4112 wrote:
應該說因為泥沙沉積...我的推論中,其實應該再加上一個最大攜帶量
不同的風速帶來的汙染濃度應該有個上限,
也就是說東北季風越強,能夠攜帶的污染量也越大
個人認為這是為何 大陸PM2.5衝到300以上,但是到台灣卻頂多不到200的原因

因此當攜帶的污染量不超過該風速的最大攜帶量時,
即使風速降低,有可能汙染的進出還是可以維持平衡

可是如果風速降到進來的汙染超過最大攜帶量時, 帶不走的汙染便只能留在原地

另外注意一點是,在承受境外汙染的同時,本地也是會產生汙染...(恕刪)

認同
爆空品的原因既然是累積而不易擴散的結果,就算有境外汙染,也是會有本土自產一併累積...

過客4112 wrote:
感謝您的回答我知道...(恕刪)


關於婚頭大引用的報告,其實爭議也很大,因為沒有公布公式也沒有擴散模型(或者是我沒找到),反倒是反對方有!













婚頭老史 wrote:
所以囉,從這也可以知道,中火這種高空排放的汙染源對地面的影響可說是微乎其微茶...(恕刪)


從這只能知道, 中火這種高空排放的汙染源對地面的影響不是靠沉降作用
  • 2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