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利息的優惠存款,是在民國47年,由國防部發布沒有法律授權的行政命令而有。接著,擴大到公務員,教職員,乃至國民黨黨工,都可以存18%,被批評為最不公不義事件之一。如今時空轉變了許多,需要調整,才符合正義,以免一些退職者,有領的比他在職還多的怪異現象。
確實有的人不懂裝懂.18%還會自動歸零咧..18%當初訂定時.有落日條款[當初訂的原始證據].以後再修法訂定的落日條款就不用說了.隨時可改..[當初訂的原始落日條款證據]如有.那就不用抗爭了.立法院還勞師動眾修法咧.版本一堆.最後說2年才歸零.就是如此..沒有18%後.有的人領的還蠻多的.領少的當然不平衡...日子還是要過下去.就平安過日子吧..
mozxcv wrote:18%利息的優惠存款,是在民國47年,由國防部發布沒有法律授權的行政命令而有。接著,擴大到公務員,教職員,乃至國民黨黨工,都可以存18%,被批評為最不公不義事件之一。如今時空轉變了許多,需要調整,才符合正義,以免一些退職者,有領的比他在職還多的怪異現象。 補充因為18%太香太好吃,所以掌權者大開方便之門,老立委有,政務官...也有。林濁水點名前考試院長孔德成和銓敘部長陳桂華,在1992年制定退撫制度時,銓敘部的高官和即將退職的老立委勾結好,在立法院通過法案,一方面給老立委可以依18%優惠利率領息的600萬退職金,一方面給所謂年資跨1995年新舊制的高階公務員弄出超優惠方案。有一則2013年的老新聞https://news.housefun.com.tw/news/article/26035721808.html說:台銀統計,目前(2013年)十八趴月息超過三萬元,共有四萬兩千多人,其中有一萬三千八百多人月息超過五萬元...那些說「18%上限200萬」的,都是錯誤的講法。推動這些「好康」的理念都是基於:「那是國家的錢,又不是你的錢」。
skistosais wrote:有一則2013年的老新聞https://news.housefun.com.tw/news/article/26035721808.html說:台銀統計,目前(2013年)十八趴月息超過三萬元,共有四萬兩千多人,其中有一萬三千八百多人月息超過五萬元...那些說「18%上限200萬」的,都是錯誤的講法。 你說的這些是選擇領一次退,沒有月退!有月退的本金上限是200萬!
許多人在吵這個議題的正當性有些人說,軍公教的薪水是來自我繳的稅金,你們怎麼可以領這麼多。有些人說,沒有這些錢就無法出國。先搞清楚一個問題,受雇者在提供勞動後,雇主本就有義務提供承諾的薪資福利,這也包含退休金,而受雇者要怎麼花錢是他的自由與權利,別人管不著。而當你自以為繳了一些稅很老大,但那些人當年可是為了一些退休福利而辛苦工作,付出勞力後為了讓自己生活更好,聽信雇主(政府)後付出卻未獲應得報酬。繳稅沒多偉大,用同樣的道理是不是說在小7那些工作的人也是你養的?因為小七也是靠消費這消費而獲利,獲利後給予員工薪資,所以小七員工都是你養的?如果今天這個方式認為合理,那任何雇主都可以說因為營運問題,因此必須削減提撥的退休金,因為全台灣最大的雇主-政府都這樣做了,影響了幾十萬人,區區一個小公司有何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