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

「小燈泡」媽媽原文:我無法選邊站


Lightwave18 wrote:
司法改革國是會議目前規劃將以三階段方式進行,分別是:意見徵集、分組議題討論、總結會議,目前所啟動的即是意見徵集階段。

所以現在是根本沒有決定甚麼主題啊!


所以還沒畫靶,先把箭都先準備好,到時候再看要往哪裡齊射這樣子啊.....
macacafly wrote:
犯罪不外乎1.為錢. 2.為色

有這麼簡單就好...
那種一堆毒梟的國家
火箭炮比警察的配備還齊全
平常生活就是超跑辣妹
不缺錢也不缺色
還不是打打殺殺

錢跟色是維持動物本能生存所需
你忘了你出生的環境所支配給你的價值觀~
衍伸出你想活著的使命
一種米會吃出百種人~問題出在這~
TD4 wrote:
簡短回一下上面 F兄 與 C兄的質問

文明社會與未開化/半開化社會各有各的作法

我沒打算評論哪樣才是對的,只想讓那些說她「不正常」的網友知道

這或許與你習慣的表達方式不同,但她的反應與那些國家的家屬並沒有有什麼差別

能具體說明是哪些國家的哪些受害者家屬
能在家人受害的當下,表現出像王婉瑜這般冷靜嗎?

因為我從新聞、網路...等,所看到的,所接受到的訊息
受害者家屬,不論是先進的西歐諸國,還是美國,就連戰火綿延的中東,不論是白人、黃人、黑人
在親人無預警的死去(不論是天災或人禍)幾乎都會看到家屬們悲慟、傷痛欲絕的畫面
在當下也是不會接受外人的採訪,侃侃而談去說明案發過程

還有,請解釋村婦,到底在你的認知裡是貶抑詞還是褒獎語?


chinnaut wrote:
上班上學都有規定時間,你是不是要告訴我,
既然都規定時間了,還是有人遲到,所以就不規定了,
是這樣嗎? (恕刪)


規定只是從記大過變兩小過

一、廢死思潮是源自於法國大革命,那時候的人就是很害怕王權可以隨意殺人(EX:皇帝誅殺九族),所以就有人開始倡議廢除死刑。

二、殺人案降低主要還要讓人民有錢生活過得好,又像樓上網友所說原始欲望可以滿足,其次教育水平高,人民自主意識強,像荷蘭人還做實驗每個月將會無條件發給某地區人民四萬台幣的薪水,花錢玩樂都來不及了,除非真的是撞到魔神仔才會想殺人您說是吧

三、所以對我來說死刑存廢是因地制宜,短多長空,而且副作用是威權國家最愛拿死刑消滅異議份子。





f62902 wrote:
能具體說明是哪些國...(恕刪)


如果是我,一樣米養百種人,冷不冷靜我無從置喙

這樣好了,台灣可以學習伊朗,法律規定可以讓受害人家屬決定是否執行死刑

想不想原諒罪犯那是你家的事,也不用每天吵廢不廢死








f62902 wrote:
能具體說明是哪些國...(恕刪)


你要我具體分析,可能短時間沒辦法吧?
我不是傳播系或作媒體研究,只能夠憑出國多年多地印象告訴你
案發後不久家屬受訪的情況很多,平靜的敘述並不少見
只有我們新聞中放這麼多嚎哭跟怒吼的鏡頭

(如果找一些特例或喝醉後失控的情況、那你當然可以說差不了多少)


村婦當然是對文化、教育程度較差的一種形容,是事實但沒有貶低人格的意思

希望這解釋能讓你滿意



yanyu_911 wrote:
你舉的這都是特例,...(恕刪)


眼淚掛在上面叫做異於常人的冷靜我也是暈了


TD4 wrote:
本篇討論中似乎更嚴...(恕刪)


其實我覺得就只是因為支持廢死結果慘案真的發生在自己的直系血親身上,如果每天以淚洗臉,這樣要怎麼原諒兇手?


澳洲案又不太一樣,案情離奇,以當時大家對澳洲野狗的認知跟缺乏直接證據跟強力證人的情況下,就算她大哭一樣會被懷疑。這麼說吧,如果有人跟你說他的小孩在露營時被澳洲野兔叼走了,你有甚麼看法?

budinx wrote:
其實我覺得就只是因...(恕刪)


他的立場就是保持中立態度,而且今天記者報導她在司改會的發言也是針對「被害者家屬的尊重」的權益,並沒有發言前後不一
--------------------------------
轉自臉書
Claire Wang
『光我自己廢死和反廢死就能左手和右手互相辯論了』
極度認同!這也就是我一直沒有表達贊成或反對死刑的態度,因為過往在探討廢死與否的議題之時,我沒有想清楚,事發之後,加上情感,這個議題對我而言更加的艱難與複雜,至今,我仍遲遲沒有想透。
至於對於犯罪者的研究與死刑與否並無對立。不論是否有死刑,不論是否執行死刑,我都認為應該要對犯罪者的生命史加以剖繪,我仍認為唯有瞭解才有改變的可能
司法改革的範圍很大,我很想努力的是在對被害者家屬的尊重這部分
讚 · 53 · 11月21日 0:37 · 已編輯
班艾佛列克是個容易受人左右的人,
當有人用命令或暗示的口氣對他說話時,
他總是會乖乖的照著作,
這天,他在老婆失蹤的記者會演說完之後照相,
記者無心的說了一句“笑一個”,
他本能的就笑了,
而這無意笑容,居然就讓他成了謀殺老婆的兇嫌……

以上是電影“控制”的劇情

儘管燈泡媽說了無數次她的想法是希望能從跟本上解決這個問題,
還是有很多反廢死砲她,就因為她沒表態反廢死。
尤其是拿她所謂的冷靜態度來說嘴,
同樣是悲傷,每個人反應當然會不一樣,
有人選擇放聲大哭,有人選擇壓抑,
這才是人性。
會覺得都要哭的死去活來的,大概是連續劇看多了。
  • 1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