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代蝴蝶 wrote:
前陣子跟我一個開四家...(恕刪)
我覺得很正常啊,這也是第三方支付目前的挑戰,面對的是龐大又綿密而且有系統的通路如何能搶市
反過來說便利商店當然也會感受到威脅,第三方支付在這方面再怎麼發展也不是創造一個新的市場,而是搶食既有的基礎,對於便利商店系統而言當然是個威脅,看看最近便利商店也積極發展自己的電商就知道了
foolish0308 wrote:
我只在淘宝购物了大约几万人民币的物品,在没有填写学历,毕业院校,房产,汽车等等所有资料的情况下支付宝已经给了我20000多元的借款额度
絕代蝴蝶 wrote:
據他的說法,很多來客是因為「繳費」而順便消費,一旦行動支付能做到線上整合性繳費,超商的人流肯定會減少,至於網拍的取貨付款,對岸現在也積極推動在各小區的暫時性置物櫃,也就是物流人員把你訂購的物品放到你住家附近的一個櫃子,給你一組領貨密碼或QR Code,掃一下櫃子門就打開了。
人流一減少,機會性消費的機率就減少。
絕代蝴蝶 wrote:
殺手級的應用就是我有一個微信錢包可以搞定剛你提到的事,在台灣我必須裝一堆APP。
從字裡行間可以感受到您也是一個反行動支付的人,並沒有真的想了解行動支付,行動支付如果不是未來的趨勢,政府也沒必要推廣,民間公司也沒必要投入。
有大大提到最困難就是整合,至少在中國大陸這麼大的市場裡,微信錢包辦到了,台灣每個出來玩的都劃地自限,光Line Pay只能提現到國泰世華就可見這些人有多麼小鼻子小眼晴。
budinx wrote:我期待您寫一個APP,整合食衣住行育樂的所有資源,不管是綁信用卡還是提款卡都好,我第一個支持你。
那我寫一個app能做到你講的這些事並且用信用卡支付,是不是也是殺手級應用了?(不過就我所知台灣某些醫院只收現金,我不確定大大是要去嘲笑他們落後還是幫他們出交易手續費)
其實幾位喊到震天價響的大大都點出有價值的部分在系統整合,所以支付手段是什麼真的不是那麼重要,大大們捧上天的apple pay綁定的是低科技落後的信用卡或金融卡。
與其說我反行動支付(反行動支付我又沒錢可拿),不如說我感到疑惑的是為什麼只有行動支付才能做到系統整合,其他的支付手段都做不到(不過現階段台灣的廠商沒有受到威脅所以沒啥作為這我同意)。你把你的發文裡面的支付寶微信替換成visa master,其實都不會很突兀。至於系統整合是要錢的,不是半夜有小精靈幫你寫code做測試隔天起來忽然就通了還附贈免費的伺服器。
其實最後原理還蠻簡單的,賠本生意沒人做,殺頭生意有人做,這些支付手段都要收手續費,商家如果覺得某支付手段帶來的額外業績比手續費多,就會樂意採用,而支付手段為了讓商家樂意採用,則會提出各種優惠或附加價值,例如免費條碼機或大大們不斷讚賞的系統整合或者林北是業界獨大你不用你等著生意掉五成,可是這些都是要錢堆出來的,就看手續費收入能不能抵過這些成本(還有員工薪水股東股利)。最後還是回歸最原始的公式,
營收 減掉 成本 等於 利潤。
不管是商家還是支付業者都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