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ain jan wrote:大大看來應該是業內人士,從黑盒子抄本上提到"教官"兩字,讓我想到是不是座艙資源管理出了問題?另外您說的對,究竟是什麼因素讓機組人員作出降落的決定。 其實在台灣的航空界,「教官」一詞只是機師的尊稱,沒什麼特別意思,空服員叫機師會說「某教官」,機師之間也會互稱「某某教官」。所以單憑「教官」一詞無法看出CRM是否有問題。至於為什麼當天機組執意要落地的原因,這只有當事人才會知道了,我們只能猜測,是不是下午才飛過一班馬公,可能覺得應該沒問題,或是乘客太多,不想擔誤行程,或者是行程已經延誤了,不想再延誤更多,或是公司有什麼規定⋯⋯我不在復興,我也不清楚⋯⋯當然作為飛行員,這些都不該影響到對於安全的決策考量,但是不可否認的,難免還是有點影響。舉例來說:史上最嚴重空難,二架747在加納利島相撞,就是因為氣候不佳,行程延誤,趕著要起飛,加上誤聽航管指示,一連串的錯誤所導致。幾年前波蘭總統專機墜毀,也是能見度不佳造成的。我們也只能不斷的告訴自己,千萬別被外在因素干擾了専業判斷。但是如果要我保證100%不犯錯⋯我可不敢保證⋯我想,也只有國內的某些民意代表敢說自己從來不犯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