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

女兒上不了北一女 柯P妻發火


dulinsu wrote:
玩13張(大老二)時...(恕刪)


我認為重點是要有自知之明!

能填五十個志願落榜哭訴的也是奇葩!
White bear wrote:
所以你也認同這種填志願規則是在賭博,賭博我們一般人可以選擇不上賭桌,但填志願就逼你上賭桌,這樣對不賭的老實人公平嗎?


老實人多半不會涉險,
所以老實人多半選擇不賭,
保守填志願,
因此老實人比較不會發生『成績好卻落榜』的現象。

這次落榜生,
很多是成績不錯的,
『成績不錯』+『想賭一把』=『高風險』

賭贏時,
笑呵呵!

賭輸時,
就哭鬧翻臉掀牌桌,
牌品很差!

看過德州撲克世界大賽的人就知道,
被淘汰的人,
多半不是牌不太好的人,
因為牌不太好的人,
有自知之明,
不會硬著頭皮梭哈。

會輸得很慘被淘汰的,
通常是牌很不錯的人,
例如葫蘆遇到鐵支,
這種通常會輸得很慘!

只拿三條的老實人,
根本不會自不量力去跟這些人梭哈,
所以反而不會被淘汰出局。

規則是公平的,
因為沒有因人而異。

這遊戲沒人叫你賭,
也沒人叫你不能賭。
既然選擇『賭』或『保守』路線,
就甘願一點,
承受其後果。

賭的人可能賭贏,
而保守者也可能浪費一手好牌沒去賭,
這都是自己的選擇,
沒人強迫。

定存利息收入很低,
但很穩;
投資股票可能賺很多,
但風險也大。

看在股市裡玩槓桿融資券而賺很多的人眼裡,
選擇定存的保守者是笨蛋。

但看在股市裡輸一屁股的人眼裡,
選擇定存的人真聰明,
起碼老本可以保住,
還能賺點利息錢。

既然學生選擇『冒險賭一把』,
而不選擇保守填志願,
就表示這些學生是『賭性比較堅強,喜歡上賭桌』的人,
那麼賭輸或賭贏的後果,
就怨不得人了。

如果沒肩膀承擔賭一把的後果,
那為何不『保守一點填志願』?

況且,
這不是世界末日,
這年頭不是幾十年前『一試成定局』的年代,
還有機會(且名額更多)的特招可以翻身,
老天已經很寬容了,
讓賭輸的人,
還能再翻盤(且機率不小),
很仁慈了!


dulinsu wrote:

老實人不會涉險,
所以會保守填志願,
因此老實人比較不會發生『成績好卻落榜』的現象。
(恕刪)



小弟覺得您比喻得非常好!

真的非常的精闢入裡阿!

何況,成績好卻落榜的人,以前聯考時代也不是沒有.

班上有項小弟這種,北聯有上就隨便都可以,

也有那種非前三志願貼紙不撕的同學...

若干年後再遇到,才知道結果兩個人同年大學畢業

高中只不過是個過程,眼光放遠一點囉




tim901 wrote:
台北的有問題
不過遇上台中的
就小巫見大巫了
台中"就近入學"佔10分
這10分差, 就是 5科A++ 贏 5科B 的10分差 (30-20)
所以等於選就近學校就對了
才會有50志願沒上這種怪事

你誤會了.
台中這10分,只要戶籍在中投區的,都可以拿的到.
所以台中,南投的在地考生是在同一標準下進行廝殺的.
這是要防堵跨區考生,如新竹,苗栗的特優生來搶台中一中的名額,他們到台中馬上就少10分,就算考5A,連國立大里的機會都很渺茫.
台南針對南一中,也有一樣的保護機制.
台中,台南能這樣搞,是因為人口基數多,它們相信有足夠的優等生能撐住中一中,南一中的招牌,也變相保護新竹,苗栗,彰化,嘉義這幾區的優等生不外流.

dulinsu wrote:
老實人多半不會涉險,...(恕刪)



dulinsu 說得真好,一語中的。


「自知之明」 才是核心中的核心。
dulinsu wrote:
老實人多半不...(恕刪)

這個制度就是逼你上賭桌,有人賭術好,看出別人牌好,所以選擇保守,有人賭術不好,錯估形勢輸得精光,但重點是,這就是賭博, 你不應該逼人民上賭桌,應該大家直接開牌照牌的大小分配!

White bear wrote:
這個制度就是逼你上賭...(恕刪)


只不過是舉例說明卻被你一直強調"逼人民上賭桌"!

一點要有自知之明的邏輯有這麼難懂嗎?
White bear wrote:
這個制度就是逼你上賭桌,有人賭術好,看出別人牌好,所以選擇保守,有人賭術不好,錯估形勢輸得精光,但重點是,這就是賭博, 你不應該逼人民上賭桌,應該大家直接開牌照牌的大小分配!


舉例的東西有這麼難懂? 讓你一直糾結在"賭"!

教育哪個政策不是逼人民上賭桌,聯考還不是一樣逼所有學生上賭桌
elle11 wrote:


只不過是舉例說明卻被你一直強調"逼


通常, 就是那些沒有自知之明且自我感覺良好的人, 才會在事後翻桌怪莊家....

50個志願都填不中, 就算你成績再高, 也不就是背出來的, 一但像這次只有規則沒有考古題的狀況, 馬上測試出這個小朋友嚴重欠缺邏輯判斷能力以及接受別人建議的氣度, 自以為是的從頭排志願到底。

規則已經給他補救的機會, 讓他參加特招。

與其讓這小朋友在從未受挫折的環境下養成無法接受挫敗, 只想透過媒體來哭訴翻桌, 還不如讓他先學習面對失敗重新振作的能力。
White bear wrote:
應該大家直接開牌照牌的大小分配!


那還妄想什麼『打破明星學校』?

此次這做法,
某種程度打破些明星學校的制度,
目的上是成功的。

其實成績好的學生很精,
之所以他們敢梭哈,
是因為他們實力好,
所以知道梭哈失敗後,
還可以靠特招考上一些學校,
所以根本不是『世界末日』。

其實這次制度,
對於不貪心的人而言,
頂多只是差一兩個學校,
沒那麼嚴重,
只是被渲染過度罷了。

例如那個填五十個志願落榜者,
說穿了,
就是太貪心,
一個志願也不想漏。
之所以太貪心,
就是因為還有特招這條『後路』。

舉個例:
實力介於AB兩校之間的兩位學生,
B校應可穩上,
但A校則機率不大,
兩個學生都想賭,
一個填ABCD
另一個ACEG

第一個就是梭哈,
很貪,
一個也不想漏掉,
結果可能賭贏進A校,
但也可能全輸(那個填五十志願落榜的這就是類)。

另一個學生雖然也賭,
看看能不能進A校,
但這位學生做了些保險規劃,
就是萬一賭輸沒進A校,
還可以進C校,
只差原本可進B的學校一個順位,
其實沒差那麼大。

教育部之所以用這方法,
其實是很抓住台灣人愛賭的心態,
藉由這種既定心態,
進而達到適度打破明星學校的目的。

明星學校不打破,
就永遠不可能落實社區學校的目的。

此次的做法,
只算是溫和的打破一點點明星學校的光環,
未來的路還很長。

想徹底打破台灣怪獸家長瘋明星學校的觀念,
是得從『國人既有的根性(例如愛賭等各類根性)』著手,
這是很高明的心理學應用。


  • 1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