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

別再拿造假的數字攻擊台電員工了,肥貓員工懇求大家支持台電民營化。(歡迎來鞭)


500gb wrote:
請問您是在那份國營企業招考簡章看到員工子女加分條款...
不是"睦鄰條款"喔!
有看到趕快拿出來給媒體,保證罵死..
如果不是親眼所見..那就..

中國鋼鐵公司就是其一, 員工子女加分10%. 招考簡章白紙黑字.
你也說對了, 上了報紙以後,的確被罵的半死. 報紙/電視都登了很多次.
中鋼公司也說給社會觀感不好,今年開始取消員工子女加分.
中鋼公司的總經理,他的公子也 "剛好" 在中鋼上班.

當然, 你也可以說中鋼不同於台電/中油,它是 "上市的民營公司".
中鋼是由政府控股,總經理與董事長由政府任命, 甚至隨政黨輪替.
在林益世的地勇弊案中,連鄒董事長都自己說中鋼是國營企業, 對於立委與上級的關說,
必須有所回應.

還有, 前省屬行庫也一樣,三商銀/台企銀就更過份了.
一般人得參加筆試,與五湖四海的英雄豪傑一起在考場拼殺,才能通過筆試,
參加面試.

員工子女,不是考試加分, 是連考都不用考,是不用筆試的.
退休員工可以 "推薦"一名大學畢業的子女,不用參加筆試,
只要通過內部的 "面試"就能拿到鐵飯碗.

當然, 你也可以說這些全都上市了,不是國營企業.
不過,這些公司是由政府100%控制, 這些奇怪的陋習, 也只有這些政府控制與經營的
公司才會有.
用人不惟才,員工子女加分,員工子女不用考試. 一般私人企業有這樣鼓勵員工子女
進公司和父母一起在同一家公司上班的嗎?
護兒升等加薪 自來水處長罰百萬
自來水公司人力處長,被投訴,隻手遮天,趁著經濟部人事修法,還在法條上動手腳,讓他的兒子從水公司契約工升等,還加薪七千多元,法官認定濫用職權,處罰一百萬元,不過人事處長不服,認為法條修正,經過勞資協商定案,質疑有人挾怨報復,要上訴到底。


拿出厚厚一疊證明文件,有憑有據,自來水公司人事處長要證明自己清白,被罰一百萬,他說什麼都不甘心。自來水公司人事處長萬台龍:「我整個程序都是合法的,既然合法的話,怎麼會說我利用職權,所以我覺得非常的非常的冤屈。」


被檢舉濫用職權,原來他的兒子擔任水公司不定期契約工,月薪一萬七千多元,現在不僅升等,還加薪七千多元,但看看經濟部明文修法指示,契約工不得以內部甄試管道升等,但自來水公司卻在內部公文加上兩條附註,法院判定根本是為子護航,重罰一百萬。

===========================================================
自來水公司應該是國營企業,它也是舉辦公開招考正職員工.
事實證明,要進去國營事業上班, 不一定要參加公開考試,先當契約工,再轉正職也行,
本案就是一個例子.

國營事業中,沒通過公開招考,經由 "特殊" 管道進去當正職員工的,應該不會僅此一例.


Katong wrote:
護兒升等加薪 自來水...(恕刪)

國營企業十多萬人..
單舉一個例子....

fisheriestw wrote:
其他我提出關於財報問題你不奉陪了嗎?
(1).台電2012/12/31金融負債.
(2).您前文說的"增資方式除了現金外還有其他方式"! 那請問"其他方式"有哪些? 台電適用嗎?
(3).台電是公開發行公司, 在不採現金增資及關係人借款下, 國家(國庫)可用怎樣的方式對台電挹注資金?
...(恕刪)

哈哈, 原來閣下的財報討論是要繞這些打轉? 你不知道你想玩的這套遊戲 nobody cares 嗎?
我實在看不出回應你6月金融負債後還需要去回應12月份的必要性在哪?
我實在看不出我已經清楚回應你"我不知道國家對台電的增資方式"後,你繼續再問的意義在哪?增加自己的自信心嗎?
事實上, I don't give it a damn~~

fisheriestw wrote:
還請問您一下您所謂的"整體績效"是在講啥? 能夠清楚定義一下嗎?
其實光比較各期損益表,資負表就知道台電累虧的問題點了! 你還看不出嗎?

整體績效不清楚!? 你不是很多台電14職等以上的朋友, 還是你要問一下台電整體考績整麼打的?
yoy 的人均產值提升, 發電效率的提升, 成本議價能力提升, 電力耗損改善...等
小弟期待專業的你的大作, 從財報與各方面資料來告訴我們台電的績效如何卓著,
這些應該比討論到爛掉的損益表,資負表這些參雜各項國際原物料價格與政策因素在內的東西有意義多了吧?

fisheriestw wrote:
我看了很多次, 我還真看不出我的文章哪一句話可得出任何"一路堅稱的台電本身不想蓋核四"的暗示或結論.
我一再表達得是台電既然根本沒有決策權, 台電的意見如何(當然為奉行經濟部及其上高官的意志)有任何意義嗎? 既然決策權不在台電手上, 究責當然是找有決策權者, 這樣有很難了解嗎?

好吧, 你沒有暗示, 也沒有堅稱
那你現在可以跟我們說 "台電14職等以上會讓我們意外的結論是甚麼了吧"?
也可以跟我們說你所謂的 "不願擔, 也沒能力擔, 上面硬要你擔", 是在擔甚麼東西了吧?

妳們最可笑的地方在於把所有責任推給高官, 推給停建核四, 將台電形容成一隻誤入叢林的小綿羊一樣天真
我還真沒看過一個被壓榨的公會, 老是在媒體上暫成他被壓榨的事.
也不知道原來一家營業額如此高的國營公司, 就算是被逼著去做, 現在卻提不出任何當初內部的專業評估報告來為自己辯護, 我壓根不相信沒有任何 forecast, 台電就敢接下復工的任務

fisheriestw wrote:
林宗堯的文中可是完全沒講"纜線鋪設錯誤"!!!
你講的跟他講的完全不同!
還真不知你引他的文章來替你的說法背書是在幹麼?
其實關於核四的問題根源G大已點的夠清楚了..

既然閣下如此在意文字的精準度, 那我只好用更精準的問法囉? 請問, 下面這些問題, 跟核四停建有何關係?

"特殊電廠,設計不易,而顧問公司亦較薄弱。期間諸如管路衝突及共用纜線等,設計問題多達數百項,不及備述。進而引發台電公司擅自變更設計之紛擾。而今台電已逕行與顧問公司解約並依法進行仲裁,已無原設計公司支援。"

"核四施工前半期,工地主任竟毫無核電廠施工經驗,且多數工地人員均為約雇人員。核電廠施工安全及品保概念闕如。導致施工問題不斷,品質管控問題更層出不窮。尤有甚者,前三廠行之有年之台電施工品保觀念及制度,至核四已然變質。由各承包廠商自行品管,核四品管退居二線,且無外部獨立之品保監督。導致諸如焊條/焊工管控,共同管線及纜線敷設等品管問題不斷。"

請問, 你的台電全都貪汙嗎? 這種回應法, 跟"哪個政府不貪汙, 哪個地方不死人" 這種邏輯有何不同?

還有你所謂的G大, 台電員工, 我很期待他提出當初台電內部相關研究來告訴我們台電是如何被迫接下核四的爛攤子,這些爛攤子當初的損害評估, 工期延長評估, 追加預算評估, 台電內部專業能力評估..等.
或是提出台電與其他世界各國電廠相較之下在各方面如何卓著的報告來告訴我們民眾是如何的誤解台電.

最後, 有錯都是經濟部的錯, 都是高層的錯, 這種鬼話我真的聽膩了, 如果責任都不需負擔, 那我真不知還有何面目誇誇其談"績效"獎金

如果再沒有"數字"或"事實" 來佐證你的說法, 我想我會停止這種無限輪迴的討論了, 就這樣, 祝大家新年快樂
Katong wrote:
用人不惟才,員工子女加分,員工子女不用考試. 一般私人企業有這樣鼓勵員工子女
進公司和父母一起在同一家公司上班的嗎?...(恕刪)


你是沒在私人企業上班過的啊?
啥鳥事斐疑所思的狀況五花八門

g265532 wrote:
木訥阿宏又來了,這次...(恕刪)

樓主講的很好,
但是可惜很多白爛的鄉民,
看了媒體報導就當作是證據,
以為自己是法官開始亂判案了,
是不會相信你說的..
不要因為我的外表,就認為我是一個花瓶.....
ichirohiro wrote:
哈哈, 原來閣下的財報討論是要繞這些打轉? 你不知道你想玩的這套遊戲 nobody cares 嗎?
我實在看不出回應你6月金融負債後還需要去回應12月份的必要性在哪?
我實在看不出我已經清楚回應你"我不知道國家對台電的增資方式"後,你繼續再問的意義在哪?增加自己的自信心嗎?
事實上, I don't give it a damn~~
..(恕刪)

你不是要奉陪嗎? 現怎又躲三躲四囉?
你不懂看不出來不代表沒有重大意義! 只是你的程度還沒到..
其實這些問題都只是引子, 既然你認知程度僅此也不想奉陪(或許怕顯醜)
就算跟你討論下去,正常狀況應該也不會討論出啥像樣的東西
其實你的財會程度前面就已顯現了也就不用逼你..

ichirohiro wrote:
整體績效不清楚!? 你不是很多台電14職等以上的朋友, 還是你要問一下台電整體考績整麼打的?
yoy 的人均產值提升, 發電效率的提升, 成本議價能力提升, 電力耗損改善...等
小弟期待專業的你的大作, 從財報與各方面資料來告訴我們台電的績效如何卓著,
這些應該比討論到爛掉的損益表,資負表這些參雜各項國際原物料價格與政策因素在內的東西有意義多了吧?
..(恕刪)

YOY人均產值提升, 發電效率的提升, 成本議價能力提升, 電力耗損改善...等講一堆
但公司還是大虧! 請問你講的這些啥是有鳥用?
光從損益表的情況就可看出台電就是這個情況!
還是你根本不知道怎看?

ichirohiro wrote:
好吧, 你沒有暗示, 也沒有堅稱
那你現在可以跟我們說 "台電14職等以上會讓我們意外的結論是甚麼了吧"?
也可以跟我們說你所謂的 "不願擔, 也沒能力擔, 上面硬要你擔", 是在擔甚麼東西了吧?
..(恕刪)

既然我沒暗示也沒有堅稱, 那你前文算是污衊還是抹黑?
稍有品的人给個鄭重的認錯及道歉應不難吧?
你想要知道結論你自己不會去問嗎? 都這麼多天了..
此外g大也講地夠明白了, 也足夠顯現一般台電人的看法嗎?
你現竟還勿"是在擔甚麼東西"??
你還在狀況外? 別人的文章你都不細看的嗎?


ichirohiro wrote:
妳們最可笑的地方在於把所有責任推給高官, 推給停建核四, 將台電形容成一隻誤入叢林的小綿羊一樣天真
我還真沒看過一個被壓榨的公會, 老是在媒體上暫成他被壓榨的事.
也不知道原來一家營業額如此高的國營公司, 就算是被逼著去做, 現在卻提不出任何當初內部的專業評估報告來為自己辯護, 我壓根不相信沒有任何 forecast, 台電就敢接下復工的任務
..(恕刪)

哪來的"你們"??? 明擺在那那邊的權責架構視而不見嗎?
哪來的啥"公會"?
請問台電要提啥"初內部的專業評估報告來為自己辯護"??
是要直接吐槽行政院及那些高官嗎?
你不相信啥你就自己找來給大家看你認為該有的東西.證明你的認知是正確的!


ichirohiro wrote:
既然閣下如此在意文字的精準度, 那我只好用更精準的問法囉? 請問, 下面這些問題, 跟核四停建有何關係?

"特殊電廠,設計不易,而顧問公司亦較薄弱。期間諸如管路衝突及共用纜線等,設計問題多達數百項,不及備述。進而引發台電公司擅自變更設計之紛擾。而今台電已逕行與顧問公司解約並依法進行仲裁,已無原設計公司支援。"

"核四施工前半期,工地主任竟毫無核電廠施工經驗,且多數工地人員均為約雇人員。核電廠施工安全及品保概念闕如。導致施工問題不斷,品質管控問題更層出不窮。尤有甚者,前三廠行之有年之台電施工品保觀念及制度,至核四已然變質。由各承包廠商自行品管,核四品管退居二線,且無外部獨立之品保監督。導致諸如焊條/焊工管控,共同管線及纜線敷設等品管問題不斷。"
..(恕刪)

g大講地那麼清楚的文章你都視而不見的嗎?
還是你看不懂?

ichirohiro wrote:
請問, 你的台電全都貪汙嗎? 這種回應法, 跟"哪個政府不貪汙, 哪個地方不死人" 這種邏輯有何不同?
..(恕刪)

邏輯當然不同!
台灣有陳進興這樣的殺人犯是事實,但你推論出台灣人都是像陳進興這樣的殺人犯嗎?


ichirohiro wrote:
還有你所謂的G大, 台電員工, 我很期待他提出當初台電內部相關研究來告訴我們台電是如何被迫接下核四的爛攤子,這些爛攤子當初的損害評估, 工期延長評估, 追加預算評估, 台電內部專業能力評估..等.
...(恕刪)

上級直接下令你停工且又直接下令復工, 是要研究評估啥? 有任何意義嗎? 會因此可以不執行嗎?
況有那個作業時間嗎?

ichirohiro wrote:
或是提出台電與其他世界各國電廠相較之下在各方面如何卓著的報告來告訴我們民眾是如何的誤解台電.
...(恕刪)

去爬爬g大的也不會嗎?.
功課也不稍為做一下?
先給你個連結自己看吧
http://4.bp.blogspot.com/-Uc6YZ2sfn-M/UOpjji3aHzI/AAAAAAAAAfk/ve7FS-u7MpQ/s640/%E5%9C%8B%E9%9A%9B%E9%9B%BB%E6%A5%AD%E7%B8%BE%E6%95%88%E6%AF%94%E8%BC%83%E8%A1%A8.bmp

ichirohiro wrote:
最後, 有錯都是經濟部的錯, 都是高層的錯, 這種鬼話我真的聽膩了, 如果責任都不需負擔, 那我真不知還有何面目誇誇其談"績效"獎金
...(恕刪)

董監表你都看過了還視而不見? 還是你根本不知道這意義在哪?
還真不知你在堅持啥? 不管你有沒聽膩聽懂, 事實就明擺在那!
至於"績效"獎金, 講這這更有趣了, 上面應要台電吃下一堆台電不該吃的(連民眾買個家電也要累虧的台電補貼?)然後造成台電累虧, 現倒怪起台電員工的"績效"? 啥跟啥啊?
ichirohiro wrote:
如果再沒有"數字"或"事實" 來佐證你的說法, 我想我會停止這種無限輪迴的討論了, 就這樣, 祝大家新年快樂
...(恕刪)

數字跟事實都給你了! 你就是視而不見! 硬堅持自己憑空幻想想當然爾的謬論這是在搞啥?
你的"數字"或"事實" 到底是啥你也說說好嗎?
還是有路人知道他在講啥東西也麻煩出聲幫他一下吧?



拉霸王 wrote:
我倒是認識不少這種中...(恕刪)


你能寫白話中文嗎?
有看得懂的路人還請出個聲幫他解釋一下他到底在說啥好嗎?
tracer1000 wrote:
說的沒錯!

所以,我覺得就把臺電中油通通民營,使用者付費,天經地義

國家補貼就是全民買單,問題是每個人用電用油不一樣多,還會有一堆眼紅抗意的問題

還不如就民營化好了... ...(恕刪)


到時真的100民營化(必然財團化)
又有一堆人在那邊唉..
還可能是同一批人, 卻忘記當初自己講了啥?
紹興師爺 wrote:
因為很多國營事業員工覺得自己不會被裁員
還有考進來就是要爽的米蟲心態
效率上的浪費比人事成本更可怕...(恕刪)


這個說法很常見到,
但有另一個說法卻是好不容易考上, 所以十分珍惜與小心, 因此競競業業長期經營, 而不是像民企大家都是過客心態. 能撈就撈, 有樹砍就砍, 砍完爛攤子丟給後面的人收, 反正台灣民企的全體平均壽命僅約六年..

但實際上是哪種說法較貼近真實呢?

以數量多,同職性高, 高競爭, 高透明度, 多比較指標與資訊的台灣銀行業來看
所有國營銀行全數前段班, 後段班則全數為民營銀行
以同一公司來比較, 現已為財團化的開發, 跟官股時代能比嗎?
且一些前段班的民營銀行是吃下公營銀行才功力體質大增成為現在的前段, 如國泰世華, 台北富邦
再以金管會的懲戒紀錄, 民營銀行受懲案件數不是國營銀行能及一二的!
一堆民營銀行員工累地半死工時超常...結果勒, 績效還是差, 還是後段班! 總歸一句話, 將帥無能累死三軍,
(但這些爛民營銀行的高層還是領很多, 拿起公開說明書,隨便一家同職級高階主管年薪都遠遠高於公營銀行)
比績效不是比誰累比誰工時長, 而是比誰有能力(最小工時最大價值)!!!

請記得民企是以獲利極大化(把錢掏進大股東及經營高層的口袋)為唯一目標, 為達此一目標可以無所不用其極, 當然啥公益, 照顧員工....別傻了!!!

事實是怎樣? 很清楚了吧?

  • 2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