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7

離岸風電謠言全破解 -- 真相與謊言的懶人包

韓非子 wrote:
為甚麼要抽乾埤塘,挖掉藻礁,開發水庫?


=======================================================================

問題14: 埤塘種電就毀了?

答: 2017年12月桃園富岡繞37-B號池(埤塘)施工時將水抽乾引起的爭議.


當時選定水利會旗下的埤塘試行(水利會持有埤塘面積佔整體近半),廠商為方便施工立柱型
光電板,先行將水抽乾,引起環保人士不滿. 水利會人員回應,之前沒有相關經驗,當下附近
農民也無意見,未料引起軒然大波.



能源局回應埤塘冬季檢修也會把水抽乾,且該案施工完成會灌水恢復,不影響原有功能.
反對者荒野保護協會講師呂東杰論點歸納如下

1.立柱型提高埤塘的滲透度
2.太陽能板把熱能吸到埤塘,然後民眾再用這發電降溫「這很愚蠢」
3.拒絕種電,埤塘做為自然地景保留區
4.鳥類的影響

該人士不了解太陽光電(Photovoltaics,光伏)沒有「把熱能吸到埤塘」的神奇效果,可能
與台灣不曾採用的聚熱式太陽能CSP相混淆,若全面禁止種電,干涉私人埤塘使用權.
另有報導指出種電埤塘沒有雁鴨科、潛鴨屬棲息,有人懷疑起飛,降落都要水域助跑,太陽能板
覆蓋過多. 不過現有的光電埤塘每處覆蓋率不同,例如12-14號池看起來連20%都不到...



因埤塘面積小,依裝置容量可不經環評,被質疑是漏洞. 最後農委會出面制定「農田水利會灌溉
蓄水池設置太陽光電設施管理原則」,內容主要有

1.設置之總面積 不超過灌溉蓄水池滿位面積之50%
2.設施型態採浮力及高效率類。
3.如逢緊急狀況,須具可快速拆除之設計。
4.設施應與相鄰地形貌結合並保持自然景觀為主之特色,減低對周邊境之衝擊
5.施工前水利會應辦理說明會

日本同樣有農業用ため池(農用池塘)種電,佔面積比10%~85%不等(海外實績中有台灣?!),
當地人有無抗議便不知.

19% 兵庫縣加西市


37% 兵庫縣小野市


59% 兵庫縣加東市


85% 琦玉縣嵐山町(裝好裝滿)


結論: 水利會未來大概只能用浮力式光電,私人埤塘則要再觀察.



=======================================================================

問題15: 水庫種電就毀了?

答: 水庫湖泊只能用浮台式太陽光電,主要反對是基於景觀破壞與毒水疑慮.


國營事業台電,台水攜手要在水庫蓋水面漂浮型太陽光電,在立法院經委會遭藍綠立委
以「影響景觀」齊聲反對. 綠委管碧玲更直嗆:「絕對無法接受,澄清湖不能裝置!」

面積占比最大的應該是內埔子水庫,約10%,至於毒水尚未有任何證據.

太陽光電板結合浮筒鋪設在水面上,僅浮筒接觸到水. 浮筒均採高密度聚乙烯材質,郭軒甫
不平的說,加州甚至將聚乙烯所製的遮光球放在水面,防止水庫的水蒸發,難道這也是在毒殺民眾?





=======================================================================

問題16: 鹽灘地種電就毀了?

答: 荒廢鹽田種電似沒有國外例子供參考.


能源局從4314公頃國有鹽田,先排除國家級重要濕地,生態敏感區域,野鳥熱區,並與農委會,
鳥類保育團體,地方民眾溝通後,拍板定案立下102公頃的光電示範區. 其中80公頃為韋能(速力),
22公頃為天泰.

中華鳥會依然拒絕接受開發,理由是374公頃都在國際鳥盟認可的「重要野鳥棲地」範圍內.
幾經折衝韋能與天泰均同意將得標區域空出30%做為生態保育區,且從營運前到20年營運期間
進行生態監測. 過程請看環境資訊中心連篇報導.

2018年10月廠商進場施工時發現鳥況暴增,原因不明,可能是水位下降所致. 2019年1月進行
黑面琵鷺全球普查,台灣數量上升199隻.
不過該案要2019年才全部完工,未來是否發生所謂反光嚇到鳥仍不得而知.



=======================================================================

問題17: 公墓種電就毀了?

答: 並不是把太陽能板直接蓋在墓碑上,是利用空地或已遷置的舊墓地種電.


國外案例




至於是否影響地理環境,就要請教專家了.





=======================================================================

問題18.農電共生就毀了?

答: 有分陸地上共生跟水上的共生,請看公視影片簡介.








=======================================================================
歐~台灣人做事情跟寫報告出來的完全不一樣~





都很新,你知道台灣為什麼不適合種電嗎? 一個颱風來就毀了~
漁民又沒辦法清理魚塭與邊坡破碎或粉末。
兩年多擺在那邊,還是年輕人路過才發現。
這中間兩年,多少魚來來去去!!!!

這還是一小部分, 各地圖還很多勒!!

這如同有段時間的認定古蹟建物一般,被認定古蹟前,地主就會快速剷除
地主寧可被罰錢,也總比以後這塊土地動不了好。
就是文化保存和現實脫節

=====================================
埤塘的問題同古蹟建物..在於無論是私有或公有..
無灌溉價值時,很容易就被申請廢溜
畢竟填平蓋工廠或農舍會更吸引地主

除非地主很有愛,不然有水就有鳥,有鳥就引來環保團體來找碴,地主不是自找麻煩。

所以我比較支持"想保護埤塘"就該給予地主適當的收益

======================================
另外廢棄太陽能板的問題,不在太陽能發電,而是管理廢棄物的機制問題.
如同早年"核廢"想海拋或運到第三地的不負責任的想法一般般。
隨著人們的對環境的要求..廢棄物管理會慢慢變好..
大家的環境一起加油...

macross_sato wrote:
都很新,你知道台灣為什麼不適合種電嗎? 一個颱風來就毀了~


我實在搞不懂為什麼反光電人士老是拿颱風當藉口,

如果颱風輕易摧毀太陽能板,請問誰還要投資? 當這些企業都是傻瓜?
不知道板子吹壞了就沒收入?? 舉最出名的蘇迪勒毀掉3000萬的例子

每塊18.5公斤的太陽能板,最遠飛到100公尺外,扭曲變形如海苔狀,散落馬路、
溝渠及洪姓鴨農的鴨場水池中,現場慘不忍睹,猶如電影「明天過後」場景,
一支附掛電筒的台電混擬土電桿,也應聲斷裂,橫躺在鴨場內。

(因為鴨舍不敵強風,所以不能養鴨了? 台電也不能再蓋電線桿??)

每天可發電約2500度,估計一個月約可收入30餘萬元,「但這次真的超嚴重,
整個屋頂、鐵皮屋都毀損,天災太嚴重了」。當初雖知道海風較大,但附近
已有豬舍、雞舍安裝
前例,效果不錯,因此才嘗試。

貸款1500萬裝太陽能,並和太陽能商約定另積欠1500萬,發電後逐清償,如今
太陽能廠商已先協助清除道路上的太陽能板,並告知該公司有保險,會負責復原.

本站也發生過太陽能板遇颱風飛走,把結構造得這麼陽春,要怪誰呢? 你看照片中
旁邊的鐵皮屋可是分毫未損!!
stunmaker wrote:
我實在搞不懂為什麼...(恕刪)


主因是因為台灣政府邊利高額的躉購購電價

就是這麼簡單,沒高額補貼太陽能扶不起

太陽能需要的是面積,便宜的土地

兩個台灣都沒有

再來沒有24小時的太陽




風力發電目前的裝置容量有71.1MW





韓非子 wrote:
風力發電目前的裝置容量有71.1MW


像這樣公然造謠到底想做什麼??
根據能源局月報風力發電裝置量是704MW.
韓非子 wrote:
主因是因為台灣政府邊利高額的躉購購電價
就是這麼簡單,沒高額補貼太陽能扶不起
太陽能需要的是面積,便宜的土地 兩個台灣都沒有


是嗎? 終於承認跟颱風一丁點關係都沒有,
既然遲早要承認,為什麼不快點承認??

有面積,有土地的中國如何補助.


看來中國人果然癡呆,愚不可及,無可救藥.
stunmaker wrote:
像這樣公然造謠到底...(恕刪)


請問你是台灣人還是丹麥?

指責別人造謠是你的口頭禪我清楚,公開數據大家都可以GOOGLE有甚麼造謠

是我多一個點

71.1萬瓩

如您自覺正義感夠,請協助我指責經濟部長成天說謊行為




韓非子 wrote:
指責別人造謠是你的口頭禪我清楚,公開數據大家都可以GOOGLE有甚麼造謠
是我多一個點
71.1萬瓩


點錯小數點,數據就是錯,
居然好意思說只差了十倍??

不如我再多你問一句,離岸風電專案融資有沒有擔保?
給你充分展示誠實與正確的機會.
  • 31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1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