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unmaker wrote:
請注意方案名是為了區別,該國未必一定或已經這樣做...(恕刪)
你講的【核燃料用完只進行濕貯,乾貯,最終處置(深地層處置)三階段.】
是美國方案(台電/瑞士...也採用)。
這不是芬蘭方案。
如果你要講芬蘭方案,那高階核廢方面
廠內水池(數年)=>另一水池(數十年)=>最終處置深埋場(十萬年)
這才是芬蘭方案(瑞典跟芬蘭一樣採用)。
瑞典
https://www.skb.com/our-operations/clab/
在核電站使用五年後,核燃料就用完了。最初乏燃料儲存在核電站中,但大約一年後它被轉移到Clab。在過渡存儲期間,它被保存在岩石中地下約30米的深儲存池中。用8米的水覆蓋燃料以防止輻射並冷卻熱燃料。隨著時間的推移,放射性減弱,燃料更容易管理,最終在廢棄燃料庫中放置(最終處置深埋場),SKB計劃在Forsmark建造(最終處置深埋場)。
芬蘭
https://www.tvo.fi/spent-nuclear-fuel
從反應堆到最終處置
1.乏燃料組件在核電站單元的水池中冷卻多年。
2.四年後,燃料組件將被轉移到位於發電廠現場的臨時存儲設施的水池中。在最終處置之前,乏燃料將在臨時存儲設施中停留數十年以冷卻。
3.臨時儲存後,乏燃料組件將密封在銅和鑄鐵罐內,封裝廠將在Olkiluoto建造。
4.這些罐將放置在Olkiluoto基岩內400-450米的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