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unmaker wrote: 不服chiashin(恕刪) 借用別人的圖來回應你吧,5.7GW是2025年政府的目標,目前裝置根本還沒到5.7GW,所以哪來的215億度,那是能源局預估的,有個白癡好意思拿來說嘴是實際發電量目前裝置容量是109MW,發電量不到1億度,按這個比例計算裝置到5.7GW你認為發電會達到215億度嗎??看來台灣綠能前途堪慮阿
stunmaker wrote:哈哈哈哈哈哈!!!!(恕刪) 又再斷章取義了,前面我就有說5.7GW是2025年政府的目標,旁邊台電的數據才是目前的實際狀況,就是有人喜歡玩這種下流的招數看來台灣綠能前途堪慮阿
笨阿樹 wrote:台電官網可憐的禮義廉還是拿不出是怎麼發215億度電的事實就只會推別人出來擋看來台灣綠能前途堪慮阿 他老兄除了跳針猛打自己臉之外,數學程度堪憂。以他舉的台中火力發電廠為例,裝置容量4.7GW,一年發電415億度(?)。而他鬼扯的6.5GW風電廠,所謂"最好"狀態發電一年"215億度",換算起來的發電效率是台中火力發電廠的1/3。根據全球現有營運經驗,"最好"的海上風場在北海,有效發電率可以到55%。英國預計要用來達到這個效率的風機,高度50層樓,單機裝置容量是台灣風場規劃尺寸的兩倍大,東西還沒做出來呢(營運經驗顯示,風機尺寸越大,在同樣風場條件下有效發電效率越高)。台灣已運行的風機發電效率根據台電營運紀錄,在最好的冬季裡也只有裝置容量25%(夏季發電效率個位數)。就算用這個比例當作全年效率反推,要抵一個核四實際年度發電量的風場裝置容量要4倍,也就是10.8GW。要算出用裝置容量6.5GW弄出215億度年發電量,大概這傢伙還以為台灣風機架在北海。現有核四2個機組如果開始運作,就幹掉這風場的發電量了,核四裝置容量才2.7GW(設計可以擴充到3倍)。如果被搞殘的核四能完全擴充,則海上風場裝置容量要33GW才能抵一個核四。這樣的話台灣壯觀的風機陣列,大概要一路插到浙江外海了。台灣前途要是由這一批貨色決定,真是讓人觸目心驚。
其實每個鄉鎮市區公所都先剷平,改蓋成核電廠然後分幾層樓給鄉鎮市區公所辦公應該就可以了全台所有鄉鎮都有小型核電廠這樣最棒了如果那麼喜歡的話niaba wrote:核能那麼安全為何沒有人蓋在首都市中心這樣不就可以節省輸配電費用也沒有一個國家全部都用核能,每個縣市都蓋一座核電廠,高壓輸配電也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