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renwang111 wrote:
不要避重就輕.你沒有回答我的問題?在夏季需要電能時發不出電.在不缺電時卻要高價買?風電解決不了夏季缺電的問題為何要用?
夏天風機效率低落根本對台灣缺電沒太大幫助.為何執意要綁20年?
歐洲如何我們就要如何嗎?你怎不去比歐洲的人民所得為何跟我們差距這麼大?你怎不去比歐洲與台灣最低薪資差異呢?台灣地小人稠經度緯度與歐洲國家根本無法相提並論..你怎不去比日本呢?日本恢復用核電並數度降低電價?
好.就算不是bot.但是所有的建造皆不用我們出錢與負責..所以為何需要扶持啥產業?用大眾繳的錢去扶植特定產業是合理的嗎?
電價差異如此巨大為何要全民買單?
不要到處閃躲不是要破解謠言?除了閃躲避重就輕外我看不到啥回答?現在是改成躲避球大賽了嗎?
1.我從來沒有迴避任何問題,但不可能隨時上網,還要一直花時間重複回答例如"不是BOT"之類的問題
2.台灣冬天是空汙嚴重期,夏天反而空氣好,所以火力發電在冬天排大修,需要風力發電供給.
(這不是我說的,是我詢問台電他們這樣回答)

3.躉購20年是歐洲的普遍作法,如果你認為歐洲已經試驗成功的方法不好,請你舉出自己的辦法也很好.
4.很不幸台灣政府幾十年來都在扶植產業,包含台積電在內
如果你反對可以發起公投,禁止政府扶植任何產業.
5.躉購義務是法令規定的,以下是我向台電詢問的回應,

若還有其他問題可以提出來一起討論
過期的礦泉水 wrote:
你這兩個 完全錯誤... 是建立在什麼立論上? 還擺明只是一個表面的話術
目前離岸風電號稱政府不用出錢, 結果經費還不是要銀行融資貸款
而銀行貸款要有擔保品, 但是風電廠商沒東西可供擔保, 只有拿到政府標單就能去搬錢
假如風電廠商虧損做膩了或設備損壞但又不修理,是不是等於銀行借貸變呆帳變爛帳
加上借錢的銀行也不會只有一間, 通常會連貸
要是呆帳部位大到影響銀行生計, 而擔保品又是政府標單啊... 這政府要不要出面?
到最後倒楣的還是廣大的納稅人以及後代子子孫孫...
你所謂的上緯資產... 是指那海上的兩根對吧... 那只是示範用的, 當然損益是他家的事
後面的就等標單到手再說了... 說真的, 很多人也在等著看颱風的考驗
BTW... 會改名的公司一定有秘密的~
上緯貸款的銀行我已經貼過了,沒關係再貼一次
http://technews.tw/2018/06/08/formosa-i-gets-asias-first-offshore-wind-project-financing/
海洋風電於8日取得專案融資. 本次專案融資由11家本地及國際銀行提供16年期新台幣
187億元專案融資,由國泰世華銀行,富邦銀行,安泰商業銀行,凱基銀行,法國巴黎銀行,
法商東方匯理銀行,星展銀行,荷蘭商安智銀行,三菱UFJ銀行,法國興業銀行及澳盛銀行
共 11家銀行共同辦理. 此亦為丹麥國家出口信貸EKF第一次在台灣參與的融資案.
只有三家台灣民間銀行
請問你認為政府要不要出面??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