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

【台湾,注定要被时代遗忘…? 】


bosscrab wrote:
順帶一提,要稱霸不一定得靠武力
春秋五霸的齊桓公就是靠經濟力量稱霸的...(恕刪)

兵力強盛到可以為了多年前的無禮以及夫人改嫁就滅了別國,哪來的靠經濟力量稱霸
史記
二年,伐滅郯,郯子奔莒。初,桓公亡時,過郯,郯無禮,故伐之。
二十九年,桓公與夫人蔡姬戲船中。蔡姬習水,蕩公,公懼,止之,不止,出船,怒,歸蔡姬,弗絕。蔡亦怒,嫁其女。桓公聞而怒,興師往伐。
三十年春,齊桓公率諸侯伐蔡,蔡潰。遂伐楚。
七七三 wrote:
你貼給我看的難不成...(恕刪)


共產的好處在於執行的效率,也可以說在行政的施行速度跟執行能力,但是有能力處理好同時將後續發展規劃很好的人很少,我會給你那個例子說白一點就是上層的人選你看完後再去看看像不像世家的定義,會成為世家的前提是開國勳貴,而真正帶有"核心"二字的掌權人不多,他們帶有核心的掌權人最近的人選就"鄧小平",中國經濟因他而起同時在開始進行經濟改革後的一系列發展就是奠定他名聲基礎 ,所以強而有力且眼光遠的領導是帶領他們向前邁進的最佳火車頭,但是接續而來的貪瀆問題緊接而來,習近平最近會聲望如此符合人心是在於他上任要清"貪",但利益糾葛問題是否能讓他如此順心如意的清貪還是一個問題,一個地方官員就有如此的能力去迫害他人透過權力去取得他人的成果這樣行為不可怕?制裁的力量在那?如今網路的發達可以讓他們發出屬於他們不平的聲音,那潛在水底沒冒出的有多少?

台灣在民主執行能力上是不理想,甚至有可能因種種原因而某些政策會不了了之,但是民主可以讓人民當家做主的主要因素在於選票,你可以選擇棄權放棄屬於你所擁有的權利,但是屬於我或是其他人的權利所有權是你個人無法去掌握的,這是基本的制衡能力,在種種的制度上沒有完美,只有適用,民主手上的選票代表的是大多數人的多數決,可以尊重少數那是因為他們有他們的聲音,如果說在野無法表現的理想那麼他要執政有一定的難度,相對來說當眼界跳出了黨派之爭,更多人在意的是當選者對選民的"服務",當政黨的招牌不在是可靠穩中的王牌時,怎麼去爭取大多數選民的認同將是候選人去努力的,怎麼去增加大多數人對個人的魅力,這個就是他們的課題,國民黨有些立委沒有落選不在於他們的黨如何,而是在於他們對選區的貢獻是否合乎大多數民眾的心,他們的問政他們在政務經營在脫離了政黨色彩後的人民眼中是有一把尺,台灣官員不可否認有貪瀆行為,但是強佔土地會讓社會壓力壓倒他取得權力的能力,放在給你連結的連結串裡面如果今天不是習近平的風格,這樣的案件他們處理否?官商勾結嚴重度是一個國家邁向滅亡的指標,當失去制衡的能力那國家也差不多該結束,政黨輪替只是維持住勾結的嚴重度不再惡化下去,在台灣民間的發展能力才是屬於經濟的活力,生命會為自己找到出路,被擺爛那麼多年了民間的力量有消失嗎?大多數對台灣友善的國家在遇難時台灣從不缺乏友善的援助,台灣基礎上有一定的能力,除非這些基礎全部不見那時再談台灣在這個時代消失才有可能。

執政黨也不會永遠是執政黨,做不好一樣要下來,政治人物如有污點想再翻身都還要很努力,不想去說台灣有多好,但是台灣的人民關心的都有自己關心的點,打動民心才是台灣的價值所在。

bosscrab wrote:
建議少看三民自蘋,...(恕刪)


朋友直接有色眼鏡下來很不好啊,看好的人可以去投資啊只是風險控管要自己承擔,不要出事了還要政府出面解決,台灣政府對外交的能力可不是像大國一樣好用,風險與報酬平衡自己抉擇。
loko1234 wrote:
共產的好處在於執行的...(恕刪)


不管多黨民主或一黨專政,都得面對貪腐的問題、「人才」培養的問題、國家長治久安的「短、中、長期」的政策的規劃和執行。


對於一黨專政,有好的領導者,在解決全國性、結構性的問題,比較能沒有阻力的進行,

以台灣為例,威權時代的375減租,耕者有其田,十項建設...

以大陸為例,6.5億人口脫貧,全國高鐵建設,各項經濟發展建設...
(我也觀察到各產業和其供應鏈已經成型或成型中...)


而民主體制,得靠選民觀念進化到能選賢與能,選民要有能力判斷參選者的『賢能』,政黨能吸收及培養願意投入政治的精英,政黨能把國家的利益置於政黨利益至上,

目前台灣看來還未達到。
loko1234 wrote:
台灣在民主執行能力上是不理想,甚至有可能因種種原因而某些政策會不了了之,但是民主可以讓人民當家做主的主要因素在於選票,你可以選擇棄權放棄屬於你所擁有的權利,但是屬於我或是其他人的權利所有權是你個人無法去掌握的,這是基本的制衡能力,在種種的制度上沒有完美,只有適用,民主手上的選票代表的是大多數人的多數決,可以尊重少數那是因為他們有他們的聲音,如果說在野無法表現的理想那麼他要執政有一定的難度,相對來說當眼界跳出了黨派之爭,更多人在意的是當選者對選民的"服務",當政黨的招牌不在是可靠穩中的王牌時,怎麼去爭取大多數選民的認同將是候選人去努力的,怎麼去增加大多數人對個人的魅力,這個就是他們的課題,國民黨有些立委沒有落選不在於他們的黨如何,而是在於他們對選區的貢獻是否合乎大多數民眾的心,他們的問政他們在政務經營在脫離了政黨色彩後的人民眼中是有一把尺,台灣官員不可否認有貪瀆行為,但是強佔土地會讓社會壓力壓倒他取得權力的能力,放在給你連結的連結串裡面如果今天不是習近平的風格,這樣的案件他們處理否?官商勾結嚴重度是一個國家邁向滅亡的指標,當失去制衡的能力那國家也差不多該結束,政黨輪替只是維持住勾結的嚴重度不再惡化下去,在台灣民間的發展能力才是屬於經濟的活力,生命會為自己找到出路,被擺爛那麼多年了民間的力量有消失嗎?大多數對台灣友善的國家在遇難時台灣從不缺乏友善的援助,台灣基礎上有一定的能力,除非這些基礎全部不見那時再談台灣在這個時代消失才有可能。

執政黨也不會永遠是執政黨,做不好一樣要下來,政治人物如有污點想再翻身都還要很努力,不想去說台灣有多好,但是台灣的人民關心的都有自己關心的點,打動民心才是台灣的價值所在。

魅力這...能用包裝、塑造、廣告行銷
於是台北選出了廠商零投資的柯文哲
只是怎麼感覺像是在包裝藝人?

看來中國目前對官商勾結還是很有制衡的能力呀
不然怎會成為地球的第二大經濟體....
可惡這樣我就看不到他們國家結束了耶

生命會為自己找到出路
所以
咱們還有謝何弦,周杰倫算甚麼
咱們還有雞排妹,郭雪芙算甚麼
Erichuangtw1980 wrote:
不管多黨民主或一黨...(恕刪)


尊重你的看法,這代表你的需求,人類是群體動物,但是人類的思想並不會一致,每個人的所要的、所想的以及所接受的都各不同,不討論其他地方就以個人所感受的來說明,台灣民主目前進化的步伐是別人講的方法我可以聽看看,但別人的做法我保留,是否依照別人的做法或想法自己思考判斷後做決定,不同的做法在不同的時間有不同的效果,很多事要試過才能去檢驗成效,可以借由有意義的交流去碰撞出思想的火花,這是個人目前理解的一個意念,在以不傷害及危害他人生命財產為前提之下,自己可以從事自己想做的事,這樣去理解去感受到一切,沒有被燙過怎麼知道被燙到的感覺,從而去體驗人生而不被掌控。

但從華人遠古的思想,當權總想要的是掌控一切,不想出現所謂的變數,這種方式一直到近代操作手法還是一樣沒有改變,家庭就是最直接的感受,父權思想或宗族思想還是有一些權威式的掌控會出現,當然隨著時代的改變近幾年的變化己經出現了不同思想上的改變,古代士農工商的觀念還未完全改觀,商人的地位為什麼是最低,古代掌權者都說不事生產怕降低生產率,但主因還是出自於田氏代齊的原因居多,整整被壓制了近兩千三百年,回到近代商人的地位也是帶動了經濟成長的主因之一,另一主因工,這兩樣以前被壓抑住的行業近代開始茁壯成長,人性因人類不同的想法有不同的追求,貪腐產生除了在結構上的關係因素外還有另一種因素就是制度上的制衡,官員的貪污主要是沒有透明的空間,這點在政黨輪替後冒出很多案件,最近的補教明師的標案就是這種結構下產生的,若維此一黨這情況大多被暗下擺平掉沒有見光的機會讓民眾檢驗。

在商業的行為上每個人都有所求,利益報酬與風險就是個人要去管控,評估的結果可行不可行是主體行使的權利,大陸的市場很大有他們的玩法,但台灣可以選擇的條件有限,土地、人力(人才與勞動力)、資源(原料及電力供給)以及糧食供給都有極限的情況下,政府最大的作用就是維持住通貨運量,十大建設帶動了出口運量的成長,但這成長也有極限並非無極限值,創新並不完全是新的產業才叫創新,真正的創新也有很大的一部份在於精進技術改變新的製作方式以及創造出新的成品,個人認為目前台灣需要是在這一塊提高效率,另外新技術的發展目前是否就沒有發展?有人可以肯定有或沒有嗎?機能布、特殊元件(晶片、光學鏡頭)、生醫技材、鋼材這些台灣難道都沒有任何的技術嗎?台灣的產品己經沒落到沒有一個產品出不了台灣了嗎?

傳統農業上也是可以改變,有機農業、循環農業、生態農業以及畜牧業這些還是有發展性的,農業自給率不高這個問題討論很久了,近年來變化最大的就是風大雨大菜價漲幅大,農業(含漁業及畜牧業)缺工問題很嚴重,荷蘭在這方面的發展值得我們參考,曹啟鴻有些做法個人覺得對台灣畜牧業有大的幫助這也是近幾年屏東會被綠營長期執政的因素之一。

以上只是個人的看法,會好會倒誰能知?顧好自己才有吃。

Erichuangtw1980 wrote:
不管多黨民主或一黨...(恕刪)

民主制度與選賢與能從根本就是兩回事
選賢與能出自於禮記,這辭彙跟近代的民主制度毫無關係
民主制度的設計也不是為了什麼選賢與能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有人很天才的把這兩者湊在一起...
loko1234 wrote:
朋友直接有色眼鏡下來很不好啊,看好的人可以去投資啊只是風險控管要自己承擔,不要出事了還要政府出面解決,台灣政府對外交的能力可不是像大國一樣好用,風險與報酬平衡自己抉擇。...(恕刪)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44251
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headline/20120922/34527000/
http://news.ltn.com.tw/news/focus/paper/357846
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headline/20160512/37210336/
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headline/20140516/35834193/
您是指這些風險嗎????
loko1234 wrote:
尊重你的看法,這代...(恕刪)


有比較,有競爭,有對照,才會思考不足之處和進步之道,

我期待的是制度的進化,和人民思維觀念的提升,

一黨專政,易統合全國資源發展,培養執政人才,政策的延續性優。但如何建立「監督」體系反貪腐,和司法公正,是重要議題,

多黨民主,人民權利較有保障,但如何鞏固政府的執政能力,確保從政人員的能力,如何避免政黨惡鬥,如何讓民眾在充分了解被選舉人和政策後來做出選擇...


中國能達到目前的發展,看看1949-2017年大陸的變化,執政黨有在自我修正進化,雖進化的過程中犯了不少錯誤,但沒有停止進化,

而美國台灣等民主國家到目前的階段後,再也看不到對自身不足的進化,

我並不是說哪一種制度優劣,而是面對困境而不修正進化的話,以一個不修正不適用部分的制度繼續走,問題會越來越多。
回到開版文,

我們台灣的讀者只在意文章「看衰」,而對貴州大數據產業發展的情況,沒興趣了解嗎?
  • 1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