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biWong wrote:
看了就會發現機電處可以說是台電的核心業務
有人說這麼重要的東西還要等到公司成立後一年董監事開會才能成立?
這是在搞笑嗎?
現在台灣只要嘴砲就能做事
嘴砲做事看到用手做事自然看不起
機電處不需要也能發電
嘴砲發電沒聽過嗎
企劃處就夠了
覺輕: 為何要機電處才能發電輸電配電 孫資政無能
我上台只要企劃處就能發電
現場陪同者有站在宋美齡旁邊, 當時臺灣省行政長官陳儀(著軍裝),
台電總經理劉晉鈺站在蔣介石旁邊, 最左邊是機電處長孫運璿, 最右邊就是日月潭第一發電所的蒲敏仁所長
劉晉鈺三個兒子在四六事件的時候逃離台灣回到中國,
加上後來因為中共在台地下工作最高負責人蔡孝乾(台灣彰化人)被捕後叛變,
供出了自己曾經與劉晉鈺的來往, 雖然劉晉鈺的大學同學, 當時的省主席吳國楨立保, 但仍然被捕後槍決
但不管是劉晉鈺還是孫運璿, 或者是蒲敏仁, 都為當時台灣的電力發展有所貢獻
而台灣的白色恐怖始於1950年蔡孝乾被捕後供出大批中國共產黨在臺特務人員,致中共在臺灣的諜報組織被摧毀,1800多人直接被逮捕入獄,供出名字者活命,不吐露者則送往馬場町刑場槍斃, 之後數年因為這批名單延伸出的師生, 同事, 親屬等因此受牽連,
有人因此入獄, 有的遠走他鄉, 有的由香港回到中國, 也有的因此前途受阻, 鬱鬱寡歡, 人數可達數萬人之多
至於孫運璿何時來的? 工作內容和表現怎麼樣? 可以看劉晉鈺在1946年2月6日向資委會請求留任孫運璿的公文提到:"運璿在台灣主持全部電氣部工作,策劃修復計畫,尤多貢獻;將來即請其負責全部運轉事宜暨機電方面之修復發展事宜,正可展其所長...
另外關於有人質疑孫運璿沒有電力專長, 但其實孫運璿在二次大戰期間, 已經在美國TVA實習三年(民國32~34), 學習的就是電力輸配
底下照片分別為
1. 蔣介石1946年10月以國民政府主席身分巡視日月潭第一發電所
2. 劉晉鈺在槍決前匆匆地寫下遺書
3.4. 日月潭發電所被美軍轟炸之後的狀況




skistosais wrote:
1947年台電第一...(恕刪)
民國35年3月20日「台灣電力接管委員會」接管「台灣電力株式會社」後,為了順利接管起見,根據4月6日資源委員會與台灣行政長官公署雙方簽訂之「台灣工礦事業合作大綱」規定,於民國35(1946)年5月1日先行成立「台灣電力股份有限公司」(參考圖29),於是「台灣電力株式會社」正式走入歷史。
此時成立之台灣電力公司,所頒布的公司與董事會章程都是暫行草案,所以公司尚處於「臨時階段」,主持人劉晉鈺總經理與黃煇、柳德玉協理都是代理總經理、代理協理,如此權宜措施,主要是讓台電持續經營運作,維持電力供應正常。一直到民國36(1947)年1月3日台電公司創立會議召開,通過正式章程及任命董監事之後,整個公司的功能才算正式發揮,諸如公司債、民股整理等重大問題,才能處理。
出處:漫談台灣電業的前世今生(四)
這位大哥...資料很好查的
如果你不是保持著陰謀論的話
你的考證工作
很多你的前輩做過啦
所以現在流行的批法
都是說孫運璿其實很平庸
不過只是靠著外省人身分+留學+國民黨
我們真的還要在考證上run下去嗎?
<節錄>
如果要做類比,八田與一比較像尹仲容、李國鼎或孫運璿。這些國民黨技術官僚在台灣民間享有高度聲譽,但也沒有人可以否認他們是在為一個威權政府服務。他們穩定台灣經濟、發展台灣工業,是為了維繫國民黨政權的統治基礎與資源。難道這個威權政府沒有壓榨人民?如果沒有,今天也不會還存著黨產的爭議。
黨產只是黨國榨取民間財富最輕微的例子,其他還有更多如「肥料換榖」這種制度性剝削,這些資源不都是用來推動上述財經官僚引以為傲的工業化?而農民不也是被剝削最多的?
------------------
也有人同樣想起孫運璿,但和我們想的差很大,扯威權,拉黨產,把正常人都知道的經濟奇蹟,抹黑成和日本殖民壓榨台灣人一樣,超神奇的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