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政府不是要推軟實力嗎?
那,一個學法的是懂個屁呀
搞不好他連 IDE 是甚麼都不知道耶
用一個可聽可不聽的位置給業界的人很好呀
而且也算是自己人
然後也不像那些科技大老有一定的社會地位
如果用一個很有社會地位的科技大老
人家說了
那蔡政府不聽會不會被批呀?!
這會蔡政府的政策,還有權力結構
都是很適中的安排呀!!
BTW
其實,以軟體而言
台灣輸對岸很多
這個用大象螞蟻論,不知可否成立?!
半導體生產優勢,已經在尾聲了,再不加油,又要讓韓國與對岸超過去
與其在一個輸人家很多的產業去競爭
不如好好地在一個已經是執牛耳的領域去發展
建議蔡政府,有自己的機台,才能實現自己的想法,才有自己的製程
(例如,林本堅提出浸潤式蝕刻,如果當時台積電或者台灣有能力自己開發機台,又何須與ASML分享?)
smallbeetw wrote:
雖然有些離題, 不過下世代製程機台的開發不是因為需要數個廠商集資才能辦到嗎? 就是單靠台積電自己(資金&技術)是沒辦法的, 這是半導體門外漢以前的理解.....(恕刪)
半導體設備牽涉到很多領域
從物理化學到電子電機機械
有很多關鍵零組件可以做
剛開始起步並不需要完全做齊
而半導體廠則可以利用這些零組件,改裝現有設備,實現自己想要有的製程
(有此一說,intel買進機台就把設備商趕走,自己改機台
而台積電,買進機台,則需要依賴設備商幫忙解決問題)
最後
一步步把零組件做起來,最後堆疊起來,就是一整套製程
科技,說實話,就是加入新的想法,把現有的東西堆起來實現這個想法而已
說要有原創性的"科學"突破,很少!
21世紀的新材料 Graphene
可以預見
會有新的物理機制,新的化學原料,新的製程機台
這是一個全新的領域
不只韓國,對岸也投入很多!
(但我們希望製程的大致結構與現在的微影技術程序大致相同)
smallbeetw wrote:
那.... 那個光...(恕刪)
甚麼光子IC
我只聽過,光子晶體,用光子來實作量子資訊,量子電腦等
不知你說的是哪個?
如果是光子晶體,似乎退燒一陣子了
量子資訊,前幾天對岸發射一個火箭到太空去做實驗
量子電腦(qbit),大概跟室溫超導體差不多
關於 Graphene
各半導體大廠如ibm,intel,三星都有實作出 graphene based transistor,
(但,半導體大廠台積電沒有,甚至一些高階主管,資深工程師也不知道這是甚麼)
但無法大量生產(除了製程技術,其中一個原因是不能穩定生產夠大塊的graphene)
對岸甚至商品化可撓石墨烯顯示器(說要做成智慧手環上市,但是一直都沒看到商品)
Stereophotography wrote:
行政院今天(25日)宣布,將聘請年僅35歲的唐鳳擔任政務委員,主管數位產業...(恕刪)
跟中央機關打過交道的都知道,
只要牽扯到跨部會業務,
就必須出來一個「砍站」夠的人出來協調,
這個人不但要對懂資訊,而且說出來的話要能讓人折服,
沒有點年紀,沒有點權力,或者沒有過豐功偉業(比方領導過政府幾十億的大案子),
各部會主管不會甩你的,
因為大家都是隸屬行政院,都是平行的,憑什麼要我配合對方,不是對方配合我?
你跟資訊室、跟廠商說你玩過 Perl,寫過小程式,維護過論壇....
真正在業界打滾過的人會笑出來的,
業界真實運作的案子,跟那種玩票或是學術的系統,
差很多!
反正等著看吧...
但現在卻似乎都聚焦在他鮮明的個人履歷上.
卻忘了重點應該是, "政府到底想做什麼?"
政府新成立了一個數位政委, 是想做什麼重大建設? 又想達到怎樣的效益?
而唐鳳接了這個政委職務, 為了完成政府的目標, 他又制定了那些計畫? 預計達到什麼目標?
我想, 這都是政府和唐鳳要出面說明的.
啊要不然現在就只是拿了一塊"智商180, 電腦天才"的招牌來做政府形象而已.
結果後來到底做了什麼? 改善了什麼? 一般普羅大眾一問三不知.
最後只有軟體界圈圈的人才懂其中奧妙, 這好像也不太對吧.
政務官是為人民謀福利, 不是要實現自我理想的.
以唐鳳號稱180的智商, 應該看得出自己是不是被用來當作"品質保證書"而已.
謝盈 wrote:
仔細地看完了整個討...(恕刪)
水云 wrote:
先一竿子打趴了對手...(恕刪)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