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

關於國際貿易一些雜談與圖文20201115 RCEP超級經濟圈正式誕生 橫跨亞太15國逾20億人口最新更新:2020/11/15 15:49

時間不站在台灣這邊,
已經沒時間耗了。。。


天下雜誌 北東協高鐵網成形 三年內通車
作者:天下編輯部 2015-08-26
北東協火熱崛起。泛亞鐵路中國直通東南亞的最後一段----昆明至曼谷,3年內即將建成,到時候,從昆明坐火車到曼谷,只要人民幣700元。

中鐵建東南亞公司總經理朱錫均26日在曼谷表示,中泰鐵路合作至今已舉行六輪會談,雙方擬於9月上旬簽署中泰鐵路合作的政府間框架協議,預計10月底舉行開工典禮。
在當天舉行的中泰商務論壇上,兩國企業界人士重點探討了如何互聯互通,進一步推動「一帶一路」建設。
朱錫均表示,中泰計劃3年內完成鐵路建設,建成運營之後,從昆明到曼谷的往返鐵路票價約每人3600泰銖(約合3500元新台幣、700元人民幣),相當於飛機票價的一半或1/3,貨運費用相當於航空費用的1/9。
東協 10個經濟體今年底即將組成單一共同體。中國為深化與東協的整合。近年來不斷透過水路海路及陸路建設與經貿投資,將雲南的昆明、廣西的南寧打造成中國與東協的門戶。
而中國與東協利用交通網絡整合,將大幅改變全世界從太平洋到印度洋的交通與貿易路線圖,尤其是海運,原本兩大洋間海運,均需經過新加坡掌控的馬六甲海峽,中國打通與北東協的水海陸路交通之後,太平洋與印度洋之間的貿易路線將大改觀、時間大幅縮知。其中曼谷是中國與北東協整合的交通樞紐。
中國駐泰使館臨時代辦吳志武表示,中泰鐵路合作是中國「一帶一路」倡議與泰國巴育基礎設施建設規劃有效對接的範例。在此基礎上,中泰雙方還可繼續加強在港口、機場等基礎設施大項目方面的合作。
吳志武表示,除基礎設施領域外,中泰還可在以下領域深挖經貿投資合作潛力。首先,在泰國有需求、中國有優勢的裝備製造業方面,中泰可加強在建築工程、鐵路配套設施、新型巴士等方面的裝備製造合作。其次,中國可幫助泰國的「綠色發展」,加強在環保、垃圾發電、太陽能、遙感通信衛星、4G技術方面的合作。另外,中國可在泰國就地深加工農產品,提升泰國在農產品加工國際產業鏈上的位置。


kuoyuan1 wrote:
經濟協議不是能不能...(恕刪)


這邊幫您Update一下,太陽花暴動完全沒有正當性的一個地方

以服貿來講,有無條件毀約條款。

若真的有問題,可以訴求政黨輪替並恭請在野黨上任後立刻無條件毀約

所以從頭到為太陽花都是一場紅衛兵暴動。。。。

不過這都是廢話了

時代不一樣了,大家獲取資訊的管道很多元,絕對都是了解的,不是被煽動的

呵呵呵

Tom_Deng wrote:
這邊幫您Update...(恕刪)

是阿,
並非不可逆的。。。
服貿條約細看對台灣是真的蠻有利的。。。
唉, 台灣在經濟面上已經被邊緣化了, 早就沒救了
這就是選舉對立內耗的結果
看來老共在FTA部份也不打算等台灣了。。。
記得本來中韓剛簽時。。。
老共說簽跟實施不一定並行。。。
會等台灣服貿或貨貿協調完簽完在來執行中韓FTA。。。

韓中就FTA儘早生效達成共識
中央社 – 2015年9月3日 上午9:52
(中央社記者姜遠珍首爾3日專電)正在中國大陸訪問的南韓總統朴槿惠,昨天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與中國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會談,雙方就促使韓中自由貿易協定(FTA)儘早生效達成共識。
南韓「朝鮮日報」、「東亞日報」、「中央日報」今天都在頭版引述南韓總統府青瓦台消息人士的話,報導朴槿惠與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接連會談的消息。
青瓦台消息人士透露,朴槿惠和李克強還就攜手建立2000億韓元(約合1億6900萬美元)規模的風險基金推動兩國文化產業發展等舉行會談,雙邊共簽署33份相關諒解備忘錄。
為消除非關稅壁壘,朴槿惠要求大陸在進口南韓食品時認可南韓公認檢查機構的檢測結果、儘早完成進口韓國泡菜相關程序、儘快解決稻米檢疫問題。
青瓦台表示,過去南韓將中國大陸市場當作加工貿易的生產基地,而如今應研究進入中國大陸消費市場的方案。朴槿惠此行為南韓企業開拓中國大陸消費市場鋪路。1040903
halachung wrote:
看來老共在FTA部...(恕刪)

中韓簽訂FTA 台灣玩完了嗎?
中國和南韓將在年底完成自由貿易協定(FTA)談判,讓台灣企業界聞風喪膽,一場看不見的迫切經濟戰爭,即將於台灣上空爆發!台灣民眾普遍對中韓FTA無感,但它帶來的危害卻會重創台灣經濟,影響許多勞工生計。

台、韓產業具有高度重疊性,中韓FTA一旦生效,未來3~5年,台灣製造業產值至少衰退2600億台幣,出口更是立即被南韓替代,台灣八大產業也遭受嚴重衝擊。

當兩岸服貿協議依舊卡關之際,中韓FTA無疑雪上加霜,業者寢食難安、專家憂心忡忡,面對這場台灣社會最冷漠的經貿戰,全民應該同感衝擊,思考如何逆轉勝!

近來,台灣受到澎湖空難、高雄氣爆、年底選舉等事件衝擊,似乎都忽略了,其實還有一場看不見的迫切戰爭,即將在台灣上空爆發,影響是全面且長期。那是已讓許多企業界聞風喪膽的中韓自由貿易協定(FTA)。這次的打擊儘管不致命,但台灣產業會受很大的傷,流很久的血。

「說穿了,我們都剉咧等!」位於桃園縣觀音鄉的眾福紡織負責人說。眾福是一家布料工廠,周邊還有20幾家紡織廠,樓高不超過三層,掩映在榕樹和稻田中,跟眾福一樣是固守台灣的中小企業。紡織廠的老董們彼此熟識,最近他們人人如鯁在喉、愁眉苦臉,因為中國和南韓即將在年底完成FTA談判。

詳見連結。。。

halachung wrote:
http://lean...(恕刪)

中韓FTA對台灣有長遠的衝擊
中評社長春8月9日電(記者 楊犇堯)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副院長、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協同創新中心首席專家鄧利娟在第十二屆兩岸關係研討會上表示,由於在中韓FTA生效後大陸對韓國的關稅立即調降幅度並不是很大,因此台灣經濟及出口大陸產業受到的即刻影響也較微弱,但隨著時間推移,關稅調降力度的加大,台灣受到的衝擊將會逐步加深。

  她分析道,在中韓FTA生效的前十年,經濟及出口大陸產業受到的負面衝擊就尤為突出,到了第15年,負面衝擊則接近完全顯現,待生效20年後,大陸對韓國完成全部降稅過程,台灣受到的衝擊達到高峰,不僅使得台灣的實際工資、淨資本回報率下降,而且進出口受阻、貿易條件惡化,從而使得GDP增長率下降、福利水平急劇下降,而且台灣在大陸市場的出口也受到嚴重的衝擊,尤其是機械電子、精密儀器等、化工橡膠及塑料製品、紡織服裝、金屬及金屬製品,而該四類均為台灣的主導產業,占台灣出口大陸總額的95%以上,這將對台灣產業競爭力造成較大的影響。

  她表示,中韓FTA涉及內容繁多、範圍廣泛,不僅包含貨物貿易、服務貿易還包括投資、金融服務等重大領域,台灣除出口大陸市場的份額恐被韓國逐漸取代以及產業競爭力受到威脅外,還將影響台灣的投資、服務、資源配置效率等多領域造成影響,如台灣企業可能因產品關稅與韓國在大陸市場上享有差別待遇,貿易成本高,缺乏成本優勢,從而喪失在大陸市場的競爭力,而掀起新一波“大陸熱”,直接到大陸投資。

  目前,《海峽兩岸服貿協議》仍未通過,《海峽兩岸貨貿協議》等ECFA後續協議也無實質進展,中韓FTA的生效將使台灣在大陸市場與韓國的競爭處於劣勢地位,進而影響台灣整體經濟。因此,台灣十分有必要在鞏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基礎上,充分利用中韓FTA生效的2、3年內時間,抓住機遇,積極推進ECFA後續《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的生效以及《海峽兩岸貨物貿易協議》等的談判與實施,以爭取在大陸市場上維持較好的競爭環境,減輕台灣經濟所可能遭遇的嚴重衝擊。

台灣跟韓國是競爭對手。。。
影響層面太大了。。。
留個言當記錄 真是一篇好文章 以後再來驗證
什麼都不需要解釋
我提供一個親身經歷告訴大家台灣已經白目到無可救藥的地步

某一個跨國企業在台灣高雄與南韓釜山兩大港決定投資某種事業
然而經過重重的關卡與評估,這家跨國性全球產業決定選擇南韓-釜山
原因絕對會讓台灣人跌破眼鏡
因為報價比釜山貴很多
為什麼?

我始終不敢相信,高雄位於北半球23.5度居然比輸釜山
但是別人碼頭卻比我們先進,我們硬體上就輸人一大截了...
台灣人到底知不知道我們的港口還停留在20年前?
這是一個很恐怖的事實
台灣人民只知道自己的港口曾經是全球第三大港
今天卻為何已經淪落到荒地港...?
更別說國際貿易了,講出去會笑死人的

每個人大談國際貿易,各種協定,經濟合作的同時
卻不知道台灣根本沒那個能力去接外國要給你的東西
唉...我真的不知道台灣在想什麼

當年扁政府推動港埠再造計畫...
算了,不說了...顏色不對,什麼都不對了...
正義帥劍士 wrote:
什麼都不需要解釋我...(恕刪)

這不是很正常嗎@@
基本上不會有外國企業想來台灣吧
短短幾年換個政府就政策就南轅北轍了
搞企業的最怕就是這種事情了
人家在搞經濟 我們在搞鬥爭XD
  • 1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