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berc wrote:
不用吵了!其實我們也(恕刪)
是阿 實在懶得吵
每次看到自己的po 文都被誤導
就覺得這種鬥嘴 真的沒意義
像是 我講字型 大小的問題
他就扯一篇論文一定會有的字型 大小的規格
然後質疑我是否有寫過論文?
但是 他不去看蔡總統的論文
甚至於 拿同樣的想法去質疑時
他不去問為什麼? 而是找出別人質疑的特例
來做反駁....
至於論文格式?
是的, 我的指導教授 還嚴格規定
一篇論文 字型只有一種
大小共有四種(封面除外),重點需下標 不能斜標
引用需斜標 不能下標
圖表可以容許多種字體 大小(為了fit 版面)
其他皆不准....
問題是 蔡總統的論文(講的是放在LSE 那版)
他的字體就算同樣大小的 都有超過三種以上的字體
而且 同樣的title, 也有兩種以上大小
所以才會被判別出 是超過三種以上的打字機
我並沒有說 三種以上打字機 一定是非一人作品
但是 那個年代,一台打字機動則上萬
一人能有三種以上打字機 用於同篇論文 實在非常態
比較可能的是多人打字,但是非常神奇的是
他的指導教授竟然沒要求通篇 重新排版?
所以 那本放在LSE 的 "真的"很像是 草稿
如果 將它視作草稿
那麼三台以上打字機 另有很大的可能是 作者 超過三人
又或者是三個不同時期的產物(台灣 倫敦 台灣?!)
加上蔡總統的閨密又說過 他曾把打字機送給她到其他學校使用
而且 蔡總統的論文 又曾有英翻中(或者 該說是中翻英?)
的投稿於三篇國內論文
這些事實交錯,就更顯出這本LSE 收藏的 真的是特殊版本的一篇草稿
至於詭辯 真的非吾所願
事實於此
就讓事實說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