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1=71一樣無聊~哈哈

悟宇道 wrote:要嚴謹就請加上【單位】
那這個老師要求的邏輯,應該也是如此...
只是這在乘式來說,似乎比較沒有影響,因為數字前後對調乘出來的數字都是一樣的,不像除式會完全不同!
所以只能說這位老師很嚴謹,要說他錯,應該是錯在不符合台灣「差不多」、「沒差」的文化
han172189 wrote:
要嚴謹就請加上【單位(恕刪)
a0980000056 wrote:
審視本題的命題目的:(恕刪)
a0980000056 wrote:
審視本題的命題目的:
透過給予部分文字訊息,並提供完整圖形訊息,考驗學生透過圖形訊息轉化成抽象的數學乘法算式。
這是屬於具象化訊息轉化成抽象畫訊息的訓練。(恕刪)
a0980000056 wrote:
回到本題的最初,看圖寫出數學乘法算式,考卷上所提供的標準答案,應該要符合最少數學原理、題意直觀性、使用充分條件。(恕刪)
a0980000056 wrote:
儘管我不信仰所謂的標準答案,但是評分總是要有彈性標準,因此我在評分的時候,在標準答案不符合的情況下,我會先給予扣分,但是如果學生能夠提出說明且合理我會歸還考卷分數,並且額外在平時成績加分,並且公開在班上說明學生平時成績被加分的理由,保留學生學習的彈性與創造力。
a0980000056 wrote:
既然是討論數學問題,就要使用理科腦,不是學文科的人就不能學數學,而是要換個理科腦袋思考,不然會陷入只求最終答案,而去脈絡化,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窘境。(恕刪)
a0980000056 wrote:
若只追求最終答案正確
會出現幾種不同過程:
(1)使用乘法交換律
9×6=6×9=54
(2)用物理現象觀察法
取物法為例,
a.每次拿1個,拿54次,
即1×54=54
b.每次拿2個,拿27次,
即2×27=54
c.每次拿3個,拿18次,
即3×18=54
d.每次拿6個,拿9次,
即6×9=54
e.每次拿9個,拿6次,
即9×6=54
f.每次拿54個,拿1次,
即54×1=54
以上都可以將所包子拿取完畢,6種算式都可以作為答案。
附帶一提(2)的物理現象觀察法作答,仍然符合單位量×倍量的原則,即被乘數×乘數=積。
但是(2)大多數的答案多難以作為完全符合題意使用並充分條件的刻意忽略掉盤子數量,卻要用乘法算式作答。例如答案a.與f.基本上雖符合題目精神,但是已經幾乎喪失本題命題意義,與數數看何異?(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