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

林環牆和彭主播的英文都哪學的啊?

新來菜鳥就是新來菜鳥,

這些老掉牙、吵到爛的老話題,

被你當成新出土的至寶、熱騰騰的斃命一刀,

哈哈哈~

john65537 wrote:
又在混淆視聽了,
馬英九是被報紙編輯介紹為博士,不是自稱為博士,
在華人圈這樣的 禮貌性捧捧對方, 並不少見。


是喔,

果然同樣的事情一轉到別人身上,

尤其是某黨人士身上,

馬上就雙標了欸,

哈哈哈~

當初你們的掌門人彭主播、師叔林環牆、師姑賀德芬,以及各路人馬,

是怎麼拿聯合報那篇文章大作文章的呢?

你現在都裝作沒這回事囉?

john65537 wrote:
而那位1.5個phd卻在還沒參加口試 之前, 就在 學術期刊 自稱是名校博士了,
這才有 學術倫理的問題。

當然t大 會說她也是被介紹的,而非自稱,
那麼請看看這裡:
https://pttgopolitics.com/gossiping/M.1606093541.A.8F8.html


聯合報的署名頭銜,

你就會說是編輯介紹的,

那難道期刊是蔡英文自己編的、不是編輯編的嗎?

你對學界生態如此陌生,

對學術期刊當然就更加陌生了。

你有沒有先去問問政大、台大兩本期刊當年的編輯,

當年蔡英文是什麼時候把稿件交給他們的?

他們當年是怎麼溝通署名頭銜的?

他們當年是怎麼預估出刊和論文、學位期程的呢?

你以為學術期刊的稿子都是出刊前一星期拿到,

當周就印刷出版發行的喔?

第一,

這是蔡英文在1983年3月11日之前填寫的留學生回國服務申請登記表:






1983年3月11日之前,

蔡英文預估會在1983年5月拿到博士學位,

而且此時她已經把稿子交給政大法學評論的編輯,

大概也向編輯預告自己5月之後就是博士,

而且可能如她在登記表上所強調的,稱自己念的是國際經濟法。

那蔡英文為什麼有此把握呢?

因為她的指導教授 Michael Elliott早在1983年2月17日就已經出具一封信函,

讓蔡英文拿去給相關人士看,

信中預告蔡英文的口試將在春天舉行:



雖然之後的論文和口試進度拖延到6月繳交、10月口試,

但這種論文寫作過程中因為種種因素,

或許是因為自己、或許是指導教授有種種意見、或許是口試委員太忙,

導致進度落後的情形,實在是時有所聞,幾乎可以當成是一種定律了啊,哈哈哈~

反正呢,

當1983年6月政大法學刊出文章時,

編輯可能沒有再向蔡英文確認,

就自行加上國際經濟法博士的頭銜。

這種情形其實在早期學界並非罕見,

因為學術期刊邀稿往往必須提前幾個月就開始,

如果作者自信學位已是囊中之物,

在當年通訊無法如現在這般即時、方便,

有時就會向編輯先預告自己大概何時會拿到學位。

第二,

甚至還有一種情形,

雖然和政大法學上提早掛博士頭銜的原因沒有直接關係,

但也可以當作參考:

期刊的實際發行日根本不是版權頁上聲稱的那個時間。

學術期刊本來就不是新聞媒體,

非得在預訂日出刊不可,

尤其刊物上的作者往往是學界中來頭甚大的大人物,甚至是編輯的長官師長,

這些大忙人一拖起稿,誰也拿他們沒辦法,

期刊因此拖延出刊,時有所聞。

就拿蔡英文的例子來說,

這是政大1984年9月3日之前填寫的提請新聘教師單:



著作欄的第三篇文章預訂要刊登在台大法學論叢,

但到了1984年9月3日之前填寫時,

這篇文章還是處於「即將出版」的狀態。

然後你再回去看看你要我去看看的林環牆整理表:



上面說台大法學是什麼時候出版的?

1984年6月。

起碼延遲出刊有1到2個月,

因為蔡英文最早是在1984年6、7月間才帶著證書和論文去找劉鐵錚面談:



所以這張新聘單應當是在7月之後才填寫。

因此,如果政大法學也和台大法學一樣,

會有延遲1、2個月的情形,

那麼,預估蔡英文會在春天口試、5月拿到學位的編輯和蔡英文本人,

可能就會自信地事先講好屆時就由編輯掛上博士頭銜了。

當然,

以上只是根據現有確定的文件,

還有我對學界生態及學術期刊編輯流程的了解,

所做的推測。

你當然可以質疑我憑什麼斷定一定是這樣,

我當然不能鐵口直斷,

但你又憑什麼鐵口直斷一定不是這樣、一定是蔡英文蓄意欺騙呢?

你要這樣鐵口,

起碼要去找到當年的編輯,確認當年的實際過程,

才能反駁我根據這些文件所做的推測吧。
turtlins
turtlins 樓主

請問我有哪一句話說簡歷資料內容是由出版社決定的?你是不是看都不看就全文轉貼別人文章成習慣了,已經不太會閱讀內容了?哈哈哈~

2021-10-29 14:40
turtlins
turtlins 樓主

哪裡假學歷了?你是不是閱讀能力有問題?蔡英文人在英國時向編輯預告自己取得學位的時間,但進度延後,人在台灣的編輯未經確認就在預告時間刊文並冠上頭銜,這樣就叫假學歷喔?

2021-10-29 14:45
turtlins wrote:
1983年3月11日之前,

蔡英文預估會在1983年5月拿到博士學位,

而且此時她已經把稿子交給政大法學評論的編輯,

大概也向編輯預告自己5月之後就是博士,

而且可能如她在登記表上所強調的,稱自己念的是國際經濟法。


預估.....哇靠,我還預估我是神勒

菜18怎麼這麼厲害知道自己論文一定可以順利寫完,口試一定會通過,行政程序也一定能按照計畫走完...
我在學術界20多年沒看過這種事,這麼偷雞摸狗的學生。
還有,這廝以學生身份到雜誌上刊登學位論文的部分內容,沒把自己指導教授加入共同作者也就算了,連個Acknowledgement 牠指導教授的段落都沒有?要我學生敢這樣玩,肯定讓他死當。
turtlins
turtlins 樓主

你怎麼知道我有沒有投稿期刊的經驗呢?我倒是確定你沒有編輯的經驗喔,哈哈哈~

2021-10-29 14:46
turtlins
turtlins 樓主

你有投稿期刊的經驗喔?那麻煩貼出來看看囉,哈哈哈~

2021-10-29 14:47
turtlins wrote:
1983年3月11日之前,
蔡英文預估會在1983年5月拿到博士學位,
而且此時她已經把稿子交給政大法學評論的編輯,
大概也向編輯預告自己5月之後就是博士,
而且可能如她在登記表上所強調的,稱自己念的是國際經濟法。
那蔡英文為什麼有此把握呢?
因為她的指導教授 Michael Elliott早在1983年2月17日就已經出具一封信函,
讓蔡英文拿去給相關人士看,
信中預告蔡英文的口試將在春天舉行:
雖然之後的論文和口試進度拖延到6月繳交、10月口試,
但這種論文寫作過程中因為種種因素,
或許是因為自己、或許是指導教授有種種意見、或許是口試委員太忙,
導致進度落後的情形,實在是時有所聞,幾乎可以當成是一種定律了啊,哈哈哈~


作文寫的不錯,想的很美,邏輯很差。


你自己說“論文和口試進度拖延到6月繳交、10月口試”,算一算中間有四個月。其實交出論文後到口試的時間,博士候選人大概心裡都有譜。


再來看看 Michael Elliott 1983年2月17日的信,信中有說 “。。。you are shortly to submit your thesis for。。。。。”,所以起碼當時菜的論文還沒交出去。


信中也說蔡的口試將在春天(3,4,5 月)舉行。

當時論文還沒交出去,就算不像後來實際上花了四個月那麼久的時間,但是要口試最快也是 5 月了。


事實上, 一直到1983年3月11日那天,菜的論文還是沒交出去。

這已經比 Michael Elliott 1983年2月17日又拖了將近一個月了,進度落後的情形,當時就知道了。

真不知道蔡是如何預估會在1983年5月拿到博士學位?

蔡那時明明白白知道自己論文沒交,口試的時間也沒定,就可以預估五月可以 “拿到博士學位”???

”舉行口試“ 和 “拿到博士學位” 差很多好不好。


等一下。。。。

你是不是又把你的話套到別人嘴裡了?這個東西究竟是你預估的還是菜預估的?你問過菜了嗎?菜搞不好有一種合理的說法。


說起 “預估”,我之前估計你沒寫過英文論文,這應該是真的。

很多基本的東西只要寫過英文論文的人都知道,但是在這裡卻被你拿來做歪理強辯。

照你回文最後的說法,你先去寫一篇英文論文再說吧。
turtlins
turtlins 樓主

對啊,你上面講的種種不如預期的狀況,不就是我貼文裡講的嗎?你是哪裡看不懂呢?哈哈哈~

2021-10-29 13:12
hotonpone

你的貼文講的就是歪理呀…那一項有道理了…哈

2021-10-29 14:30
turtlins wrote:
因為她的指導教授 Michael Elliott早在1983年2月17日就已經出具一封信函,
讓蔡英文拿去給相關人士看,
信中預告蔡英文的口試將在春天舉行:


這也是論文門一大可疑之處,
Michael Elliott只是個學士,
在LSE也只待兩年?就離開了,

雖說英國的研究所允許學士老師授課,
像LSE這等世界名校,是不可能讓一個學士來當博士生的指導教授的
很重要,repeat 3次。

除了她以外,Michael Elliott有在全世界指導過任何一個博士生寫論文?

況且從她的student record也清楚顯示,1982年以後就沒有supervisor的紀錄了,
博士生的論文指導教授何等重要,竟未顯示在student record當中,
騙誰啊?

顯然Elliott先生只是她的MPhil學習導師,而且只到1982年?月。

修正一下:
根據這篇網文,https://tw.appledaily.com/politics/20190925/U2NMLG6R4ISTRZRDBDDYRTNXJ4/
三爺調查團隊表示,Elliott獲得的法學碩士BCL,從英文字義上容易會被誤解為學士,但是根據牛津大學BCL的官網介紹,明確指出牛津的BCL是一個「碩士級的學位」(masters level degree)。該調查團隊指出,根據該官網說明,BCL所要求的學術水準,明顯高於其它第一法律學位如法學士BA、LLB或JD所要求的,而且只有具備傑出第一法律學位者能被獲准進入。成大學者Leslie表示,能進入牛津BCL的人,必定是每校法學士第一名、第二名畢業的學生,是學霸等級。該學者也對記者表示,法律學界和其他學界不同,很多名校的教授也都僅具有碩士身分,就能指導論文。

嗯...好像Elliott是有資格指導博士生的。

然後補充報告:
Elliott應該在1982年,在蔡英文通過博士論文題目的1983年1月19日之前,就離開倫敦政經學院了。

and
LSE退休教授又同時是Micael Elliott的好朋友轉述,Michael Elliott在1983年已借調到英國內閣辦公室裡的中央政策評估智囊團CPRS (Central Policy Review Staff)。而為了這個新工作,Michael Elliott早在1982年的某個時間點就已離開LSE。

所以,誰是她的博士論文指導教授?
turtlins wrote:
換句話說,
他念了5年8個月博士,這5年8個月他依然是副教授,
而且是真的有上課、有指導碩生和博生的副教授喔。


拿夏老師當例子也是混淆視聽之舉,
人家是5年8個月才能夠邊教書邊完成博士,
而她是1983一年耶!

何況英國的研究所時程較短但課業很密集,
有念過的人就知道根本無暇打工或旅遊,
想這麼做的人都Fail了。

當年我們這些台灣學生在英國讀研究所時,
被課業壓力、語言適應、環境適應搞得多忙多累啊,
還有位就讀名校的仁兄撐不到幾個月,
就因壓力過大精神出問題,被送回台灣了。

她能在1983年邊在東吳任教,(證據是東吳72~73學年教職員手冊),
邊飛回英國完成LSE的博士論文及口試?
騙誰啊?
hotonpone

t大所用的就是張飛打岳飛之術,只要有個飛就行了…其他用鬼扯之術,亂扯一通…管你疑點多多有沒有釋疑。別人有,就代表蔡英文有。別人行就代表蔡英文行…哈都是貫例、通通沒有問題…因為…t大在鬼扯呀!

2021-10-29 14:32
turtlins
turtlins 樓主

這邏輯很簡單,如果確認有人是在指導教授換學校後繼續完成論文並取得學位,而且也沒有更換指導教授,你們就不能憑蔡英文指導教授離校他就,便斷定蔡不可能完成論文、取得學位。你連這麼簡單的邏輯都沒學過嗎?

2021-10-29 14:50
蔡英文就是這樣

論文直接拿出來就好

不拿出來,讓他人猜測來猜測去,還要陷 LSE 於不義,讓人懷疑是野雞大學

而嘍囉們還要替她不斷找細節推翻假論文疑雲

反而越解釋漏洞點越來越多越來越大

這也是將帥無能累死三軍的最標準寫照
turtlins
turtlins 樓主

我知道你不擅長閱讀資料和文章,但沒想到這麼短的留言,你也無法閱讀。請回頭去看第一則留言,上面有沒有清清楚楚寫著「倫敦大學、LSE都出面認證了」?

2021-10-29 14:52
turtlins
turtlins 樓主

沒有論文、沒有證書、通通是假?可是人家「倫敦大學」都出面認證有論文、有口試、有證書了,你比人家「倫敦大學」還有資格判定倫敦大學的論文、證書真假喔?哈哈哈~

2021-10-29 14:54
當蔡英文把自己的論文封藏30年
這不是更坐實心虛了嗎
唯有再次政黨輪替
才有機會解封
turtlins
turtlins 樓主

誰告訴你蔡英文的博論封藏了?那你們家彭主播天天在改錯字,是在改誰的論文?哈哈哈~

2021-10-29 14:09
和她的家庭背景不知道有沒有關聯
是非價值不重要 宮鬥鬥贏就得到一切

出社會第一步就踏歪路, 之後一路詐騙
從國民黨內鑽營 到被扁拉攏到民進黨
整個人生就是 不擇手段往上爬的過程
turtlins
turtlins 樓主

是喔,像馬英九那樣,到美國念書還繼續「奉命」寫文章批鬥台灣民主運動,這樣就是走「正」路喔?哈哈哈~

2021-10-29 14:10
john65537 wrote:
這也是論文門一大可疑之處,
Michael Elliott只是個學士,
在LSE也只待兩年?就離開了,

雖說英國的研究所允許學士老師授課,
但像LSE這等世界名校,是不可能讓一個學士來當博士生的指導教授的。
很重要,repeat 3次。

修正一下:
根據這篇網文,https://tw.appledaily.com/politics/20190925/U2NMLG6R4ISTRZRDBDDYRTNXJ4/
三爺調查團隊表示,Elliott獲得的法學碩士BCL,從英文字義上容易會被誤解為學士,但是根據牛津大學BCL的官網介紹,明確指出牛津的BCL是一個「碩士級的學位」(masters level degree)。該調查團隊指出,根據該官網說明,BCL所要求的學術水準,明顯高於其它第一法律學位如法學士BA、LLB或JD所要求的,而且只有具備傑出第一法律學位者能被獲准進入。成大學者Leslie表示,能進入牛津BCL的人,必定是每校法學士第一名、第二名畢業的學生,是學霸等級。該學者也對記者表示,法律學界和其他學界不同,很多名校的教授也都僅具有碩士身分,就能指導論文。

嗯...好像Elliott是有資格指導博士生的


哈哈哈~

我還真沒看過這樣寫文的,

不先查證清楚就亂寫一堆,

然後馬上自己給自己拆台,

哈哈哈~

john65537 wrote:
除了她以外,Michael Elliott有在全世界指導過任何一個博士生寫論文?


照你這種邏輯,

任何指導教授要指導他的第一個博生之前,

不是都會遭到同樣的質疑嗎?

哈哈哈~

john65537 wrote:
況且從她的student record也清楚顯示,1982年以後就沒有supervisor的紀錄了,
博士生的論文指導教授何等重要,竟未顯示在student record當中,
騙誰啊?

顯然Elliott先生只是她的學習導師,而且只到1982年?月。


你是不是不太習慣看這麼多的資料?

我前面的貼文不是都貼出倫敦大學的信函了嗎?

倫大校規規定,1982年9月之後,蔡英文就不需要繼續註冊,

只要繼續寫她的論文、準備口試就可以。

所以,

1982年11月10日蔡英文WD from course之後的紀錄,

就只有繳交論文、獲頒學位兩件事,

不需要再逐學年紀錄啊。

john65537 wrote:
然後補充報告:
Elliott應該在1982年,在蔡英文通過博士論文題目的1983年1月19日之前,就離開倫敦政經學院了。
所以,誰是她的博士論文指導教授?


你真的對學界很陌生,沒聽過很多有趣的小故事,

清大彭明輝老師這個例子給你參考:





順便提一下,

彭明輝老師是在1987年入學劍橋,

1989年拿到博士:

turtlins
turtlins 樓主

已經很多人說過他們在英國念書的經驗了,你不是聲稱自己也在英國念過嗎?怎麼很狀況外的樣子欸,哈哈哈~

2021-10-29 14:05
turtlins
turtlins 樓主

請問彭明輝老師哪一句話說他自己頒發證書的?你被打到頭昏了,開始耍賴喔?哈哈哈~

2021-10-29 14:06
john65537 wrote:
拿夏老師當例子也是混淆視聽之舉,
人家是5年8個月才能夠邊教書邊完成博士,
而她是1983一年耶!


你在瞎扯什麼?

什麼1983一年?

學生紀錄卡貼了那麼多遍了,

你到底什麼時候才要看?

1980年10月入學,1983年6月交論文,1983年10月口試通過,1984年3月獲頒證書,

你到底是哪隻眼看到1983一年?

john65537 wrote:
何況英國的研究所時程較短但課業很密集,
有念過的人就知道根本無暇打工或旅遊,
想這麼做的人都Fail了。

當年我們這些台灣學生在英國讀研究所時,
被課業壓力、語言適應、環境適應搞得多忙多累啊,
還有位就讀名校的仁兄撐不到幾個月,
就因壓力過大精神出問題,被送回台灣了。


根據你前面貼文的離譜程度,

我不太相信你說的「當年我們這些台灣學生在英國讀研究所時」欸,

哈哈哈~

john65537 wrote:
她能在1983年邊在東吳任教,(證據是東吳72~73學年教職員手冊),
邊飛回英國完成LSE的博士論文及口試?
騙誰啊?


還在教職員手冊咧,

人家檢方都向東吳調出正式的服務證明書了,

拜託跟上進度好嗎?

哈哈哈~

蔡英文1983年6月交了論文,

10月中才要口試,

請問這中間她還要忙什麼?

你真的對學界生態很陌生欸,

哈哈哈~
john65537

東吳大學法律系副教授林桓在1988年時,出版了他在東吳法律碩士班的論文,其指導教授註明為蔡英文,林桓在序中寫道,「本文完成於七十三年春論文口試通過後,旋奉召入伍」,並表示感謝蔡英文等。

2021-10-29 14:12
turtlins
turtlins 樓主

你真的是新來菜鳥,林桓老師早就更正他的畢業年份是1985年,東吳教務長也證實林桓老師是在1985年通過論文口試,「當年度畢業生名冊報送教育部核備在案」,你們有問題可以去教育部查名冊啊。

2021-10-29 14:17
  • 1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