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1

今日高雄5座無許可證機組發好發滿,明日中火有6座燃煤無許可證賴著不拆~中火2023年碳排2616萬噸,2026年大增為3196萬噸?

我都不知道明年要實施加嚴
台中市電力設施空氣汙染物排放標準

這案子不是一直卡在環保署好幾年了

現在預算書都寫了
法條都還看不到
真的是鐵打的台電,流水的台中市長
從林市長弄到盧市長都還看不到東西出現的計劃


-----------
https://m.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638&t=6161619

中火與台中市府空汙大戰爆出案外案,行政院今年3月宣告生煤管制自治條例無效,事實上台中市府2018年也向環保署送審「台中市電力設施空氣汙染物排放標準修正草案」,將是除了生煤條例以外,可有效降低中火排汙的利器。但草案近兩年來送件四次都遭退,且依作業流程,中央應於一個月內核定與否,環保署則認此案關係重大、內容複雜故延長期限,核定日遙遙無期。
-------
發現林前市長
在105年跟107年都有預告修正「臺中市電力設施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部分條文」草案。

但是中央從頭都沒通過就是了,所已現在條文依然是101年的版本
可憐的林市長完全被整垮了

----------------
同一公私場所之汽力機組自發布後第4年度起,各年度之年排放總量不得超過103年排放量之60%。
------------------
105年的草案版本關於中火最重要的就是PM,SOx,NOx三種污染物的限制,不能超過103年的60%
103年的污染物總合是38925噸,60%就是23355噸,基本上盧上任的第一年108年就19003噸就符合了

107年的草案則是
規範從112年開始不得超過PM:1445噸,SOx:6820噸,NOx8840噸,總共17105噸
盧上任的第二年16200噸就符合了

PS:中火環評的限制
在114年中火5~10號機空污改善工程後
變成9268噸

如果中央擺爛不退役中火毒煤的話,那也不可能蓋燃氣機組
但是一定要做中火5~10號機空污改善工程






http://210.69.115.31/glrsout/DraftForumResult.aspx?keyword=臺中市電力設施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Type=H
結果總統沒有回應嗎?
這要求理所當然吧



--------------------------
https://newtalk.tw/news/view/2021-03-20/551896

盧秀燕致詞也提到,自己與蔡總統在活動中間休息時有針對能源議題交換意見,蔡總統希望在台中火力發電電廠增加燃氣機組,她特別向總統說明,台中火力發電廠是全國最大的電廠,一共有10部燃煤機組,若汰舊換新,用燃氣取代燃煤,我們表示歡迎。

她也向總統建議,因為燃氣機組功率比燃煤大一倍,所以一部燃氣機組可替換兩部燃煤機組,希望總統能指示台電若增加兩部燃氣機組,就拆除四部燃媒,以一換二,如此一來,中火發電量可達590萬千瓦,相較原本10部燃煤機組發電550萬千瓦更多,不僅國家發電量增加,空污可也可獲改善,兩全其美。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10320002134-260407
超棒的
中火毒煤全面台換成天然氣機組


-----
https://news.cts.com.tw/cts/politics/202103/202103202035399.html

台中磐石會今(20)日舉辦第23、24屆會長交接典禮,由台中市長盧秀燕擔任監交人,而總統蔡英文也出席觀禮。針對台中火力發電電廠與能源議題,蔡英文指出,希望中火增加燃氣機組;對此,盧秀燕回應,同意全面汰舊換新,並建議將機組以一換二,改善國家發電量及空汙問題。

蔡英文:減碳勢在必行 盼中火燃煤改燃氣
蔡英文致詞時說,台灣正處於能源轉型的關鍵時刻,而「載綠、增氣、減煤、非核」是四大目標,減碳的行動也是勢在必行,希望能讓台灣的發電配比符合國際趨勢。




至於大家關心的中火,蔡英文提到,將會和台中市協調,期望能將中火從燃煤改為燃氣,不僅可減少空汙的狀況,也能穩定供電、降低碳排放,是大有裨益的新選擇。

「表示歡迎」! 盧秀燕提這樣換效益最大
盧秀燕則表示,在活動中間休息時,有與蔡英文討論能源議題,對於蔡英文希望在中火增加燃氣機組,他認同汰舊換新所有機組,改以燃氣取代,「我們表示歡迎」。

此外,盧秀燕建議,由於燃氣機組功率比燃煤大一倍,因此一部燃氣機組可替換兩部燃煤機組,希望蔡英文能指示台電,如此不僅能增加國家發電量,空汙也能有所改善,可謂兩全其美
台塑這是要證明國營事業效率有多爛嗎

麥寮毒煤運轉25年就退役拆除原地改建燃氣

中火運轉運轉30年,政府還不放過台中人
還要鬼扯退役不拆除

麥寮2024年退役拆除2台毒煤原址蓋燃氣,
2027年就可以發電

越比較越難過阿

-----------

麥電燃氣機組還是照時程進行,現正進行生態調查中,預計10月報經濟部審核,然後與天然氣接收站一起送進環評。預計在2026年底完工,2027年開始發電。屆時現有3部燃煤機組會予以拆除,讓天然氣機組蓋在上面。

--------------
來源

政府雖然否定雲林麥寮汽電作為觀塘第三接收站替代地點,但是外界認為預定退役的麥寮3部燃煤機組才運轉25年,可以考慮延役,以替代三接停工後的供電缺口。不過台塑化認為,燃煤機組延役「困難度高」。規畫新增的4部天然氣機組與接收站已在進行,預計10月就要報經濟部,走環評程序。

麥寮汽電在六輕廠區,現有3部裝置容量各60萬瓩的燃煤機組,預計2024、25年除役,台塑規畫以4部各120萬瓩燃氣機組取代,2部繼續賣電給台電,2部供六輕廠區內用。

由於台塑要在麥寮工業港,建置國內第六座的天然氣接收站,日前傳出可能被當作三接替代方案,但已經被行政院與經濟部否定。 不過有專家提出,麥電這3部燃煤機組除役時,也才用25年,一般燃煤機組壽命至少40年,既然三接蓋不成得增煤,不如讓麥電燃煤延役,避免中火承擔過多燒煤壓力。

其實,過去台塑內部也有麥寮燃煤與燃氣並存,同時發電的聲音。不過台塑化董事長陳寶郎昨對此打回票,理由是「困難度高」。

他說明,與台電的購售電合約,是到2024、2025年停止,屆時燃煤機組不能再開動。即使三接不蓋要麥寮燃煤延役,主動權也不在它們,「而台電目前沒有找我們談。」

至於台塑本身的意願,陳寶郎認為,燃煤發電已經被汙名化,如果一延再延,可能被攻擊。未來麥電以及六輕廠內供電朝向天然氣發電,減少空汙與二氧化碳排放是既定方向,現在目標沒有變。

他指出,麥電燃氣機組還是照時程進行,現正進行生態調查中,預計10月報經濟部審核,然後與天然氣接收站一起送進環評。預計在2026年底完工,2027年開始發電。屆時現有3部燃煤機組會予以拆除,讓天然氣機組蓋在上面。麥寮接收站預計年收卸量可達300萬噸,與觀塘三接初期相同,實際麥寮新燃氣機組使用量約只有265萬噸,保有彈性增加空間。
中火就是要拆就對了

----------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10321001527-260407

總統提到,如果增加燃氣機組的話,那也許燃煤機組就不需這麼多,這樣的話也比較好一點。

對於總統所提的意見,盧秀燕表示,她聽到了,她也把握機會跟總統溝通,因為燃氣機組比燃煤的功率大很多,大概增設1部燃氣機組就可代替2部燃煤機組的發電量,因此若中火要增加2部燃氣機組,那就一定要拆除4部燃煤機組。

-------
盧秀燕今天出席青年事務咨詢委員會受訪時說,近期因桃園藻礁生態保護議題備受關注,總統跟國人最近都很關心能源議題,總統昨天到台中主動提出,桃園等地設置天然氣接收站,若不順利的話,在台中可否增加燃氣機組議題;總統提到,如果增加燃氣機組的話,那也許燃煤機組就不需這麼多,這樣的話也比較好一點。

對於總統所提的意見,盧秀燕表示,她聽到了,她也把握機會跟總統溝通,因為燃氣機組比燃煤的功率大很多,大概增設1部燃氣機組就可代替2部燃煤機組的發電量,因此若中火要增加2部燃氣機組,那就一定要拆除4部燃煤機組。

盧秀燕指出,她也向總統說明,台電以中火現今共有10部燃煤機組外,要再增加2部燃氣機組,但老舊的燃煤機組卻一部都不拆除,所以變成10加2,台中的發電機組就會越來越多,中部空汙將越來越嚴重,對台中人太不公平;她建議總統若台電增加2部燃氣機組就拆掉4部燃煤機組,如此一來,中火發電量共達590萬千瓦,比現在550萬千瓦還要多,發電量增加,但空污減少。

盧秀燕說,台中是全國最大發電廠,有10部燃煤機組,這3、40年來,台中人與中部人貢獻最大,但空污問題卻受害最深,所以機組不能只增不減,要增也要減,求取平衡,她強烈主張要汰舊換新,以1抵2,增加2部燃氣機組勢必要拆掉4部燃煤機組,不能留下來備用,避免未來有火力全開的可能性。

盧秀燕強調,對於這點總統有表示,希望再找時間來進行討論與商量。因為能源是國家政策,地方政府希望往好的方向來做,增加燃氣我們不反對,但老舊燃煤機組一定要拆,不能只增不減,這樣的話對中部人沒辦法交待。
興達電廠2025年改燒天然氣,去年6月動工了。
中火正等市長點頭,不知要'盧’到什麼時候?
yoyo5858 wrote:
興達電廠2025年改(恕刪)


盧到中火毒煤1∼4號機退役拆除更新成燃氣機組阿

台中的市長中火把關就是好啊

不然中火要增煤500萬噸當替死鬼?
-------------
電業法第 91 條
中央主管機關應就國家整體電力資源供需狀況、電力建設進度及節能減碳
期程,提出年度報告並公開。
----------
話說現在政府犯法都不會被罰耶

話說這年頭連被踢爆的報告的假數據都編不出來是有多可憐?

--------------------
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210321000331-260110

依〈電業法〉第91條,能源局應每年公布年度「全國電力資源供需報告」,這也是國家電力供需大盤點重要綱略。但最近一份報告卻仍是18年版本,2020年度該公布的報告至今未見。李敏呼籲官方,趕緊出版年度數據,不公布代表蔡政府默認未來2年有缺電可能。

〈全國電力資源供需報告〉內容主要根據前一年電力供需實績,規畫未來6到7年發電總量、發電結構配比、各類型發電機組裝置的興建與除役、天然氣蘊儲設施容量、說明備載容量率等資訊,讓民眾與業者掌握與了解電力供需狀況。

不過該電力報告度自從2018年版之後未再發布新版,而2020年11月經濟部則依「能源發展綱領」,訂定上位的〈能源轉型白皮書〉,嘗試擘劃未來能源發展目標、具體推動措施及政策工具。有別以往辦理方式,白皮書由政府跨部會、中央、地方及民間共同協力完成,訂定2025年全面能源轉型具體行動計畫。

不過李敏認為,〈能源轉型白皮書〉大部分是文青式語言,內容提到2025年能源密集度、電力密集度、與電力排碳係數目標值,但整份報告找不到2020至2025年的估算GDP與發電總量,「真不知道目標值計算的依據是甚麼!」

李敏亦提到,報告中對電力供給唯一的數據,來自2018年的〈全國電力資源供需報告〉。但2020年再生能源發電量占9%,但實績為5.4%,少了將近百億度。「為什麼不在能源白皮書中完整描述?能源局企圖隱藏某些事實!」

李敏強調,政府再不公布最新〈全國電力資源供需報告〉,等於宣示台灣自2022年起,若不增加燃煤發電量,將會有缺電危機,同時更宣告總統蔡英文的能源轉型政策失敗。
笑了又是疫情

沒關係現在趕快編阿
還是要等公投後沒有三接後再編?

-------------------------------
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210321000333-260110
隱匿報告挨批 能源局推給疫情

台灣不只食安與治安會報停擺1年,電力報告也已2年未公告,經濟部澄清是受疫情與外在因素影響才未公告;但核四公投領銜人黃士修批評,不公告是因為不敢面對2018年反空汙與以核養綠的公投結果,以及能源轉型發展受阻打亂非核家園政策。

經濟部能源局副局長李君禮表示,去年和前年沒有公布「全國電力資源供需報告」,一方面疫情關係,另一方面受近年外在環境的突發因素變化所致。至於有學者說是因為台灣缺電才不敢公告,但2019年7月至今備轉容量都是10%以上的綠燈,「說台灣缺電根本胡說八道。」

黃士修則反批,至今核電機組雖有一半停機,但仍貢獻10%以上的備轉容量,因此不是「說缺電是在胡說八道」,而是「說沒有核電也不缺電才是胡說八道」。

蔡政府自2017年開始的「能源轉型白皮書」宣稱是公民參與,實則是先畫好非核家園框架,參與的公民團體也幾乎都是反核立場,禁止任何質疑廢核政策的專業意見,與馬政府時期採完全開放立場有著天差地別。

黃士修說,蔡英文執政4年來,再生能源占比只增加0.6%,風電、光電接連爆出破壞生態、圖利財團的爭議,燃煤、燃氣電廠的興建也遭受地方的強力反對,2018年公投結果更明示全國人民否決非核家園,續用核電成為新的全民共識,結果少數反核利益團體卻結合執政黨繼續散布「核能已被國際淘汰」的假消息,以散播恐懼代替科學,可悲至極。
  • 33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3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