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x wrote:第三期台灣地區整體...(恕刪)

Arcus0827 wrote:
未來自經區想招商的電子代工組裝業的走空運CTO訂單模式,兩種產業結構不同是要如何比擬?
我都說,以最基本、料敵從寬的方式,用北台灣多以電子零組件,甚或竹科這種IC高單價為主的產業結構模式,所需求帶動的桃機貨運量來要求高雄未來新機場之貨運設計。但你還是堅持以現有產業結構貨運量來說不需要?
allen_yeh wrote:
香港 6,893,673Kg(18% , 18.886公噸/天)
日本 5,502,073Kg(14.35% , 15.074公噸/天)
中國大陸 12,028,209Kg(31.38% , 32.954公噸/天) 為前三大出口國家
就算10年後成長成現在的5倍好了, 飛香港只需要半架777F , 日本需要半架777F , 中國大陸 4/5架777F (實際上可能是拆成重慶/浦東/深圳等機場)
這還不含部份客機就能幫忙運送貨品,如果部份客機幫運送了,需要純貨機的部份更少
LIKE-SEIKO wrote:
暈了 他這話題根本沒...(恕刪)
雄長男 wrote:
稍些些肯定開版一點的是
雖然那想法真的很天馬行空,跟本是空中畫餅
但至少對高雄機場未來規劃有他自己的進一步發想
個人只是想說借著熱心版友跟他一直說明這機會
讓他可以知道這個議題的複雜性與高度專業
建議能多多了解後再來討論,因為誰沒有菜過
這樣總比只會跟著話燙的雙方互噴垃圾話來的好多了
allen_yeh wrote:
我也用常識回答...所謂的滿載的747貨機是max payload的狀況,我想一個有常識的人會認為帶兩三千磅油料的747F 不叫做滿載⋯⋯(恕刪)
Arcus0827 wrote:
首先光就FedEx的主力機種是767-300F,他的最大載重量應該是最大著陸重量-空重,所以是僅約六噸。你的香港只需半架,我真不曉得怎麼算出來的!
維基:空重 14.8公噸,最大起飛重量,34.8公噸,兩者相減20公噸,所以至少也要一架777F。但從767-300F的例子,最大起飛重量為18.7公噸,最大著陸僅為14.8公噸。所以再怎麼說,777-F不可能用20公噸載重去估,光香港最少就要兩航班/天。(你是否忘了最大起飛重量還包含滿滿的燃油重量?)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B3%A2%E9%9F%B3777
此外,DHL的主要機隊是757-200F,777F僅佔少比例的12架。如同上面的UPS未來也是以767-300F為主力,我實在不理解你以777F作為計算根據,去算香港、日本、中國的意義何在?還是說廠商出貨,還可以指定兩大國際貨運公司的出貨機型?我怎不知台廠跟報關行的議價力有這麼高了?
最後還是再強調,747那是F1賽車指定,作為空港、港口,是以客戶最大機型、貨輪去估最長跑道、最大港深。然後你一直再強調用小機型就可以處理,問題是不管是客運,還是貨運,至少747還是航運界的多數主力機型。
李婉g wrote:
你是認為高雄永遠不可能改變
老是用現在的運量來類推
無言
cloud1025 wrote:
滿載指的是max payload,中文是最大酬載,酬載是什麼? 就是航空公司可以賣錢的空間,通常就是客人的座位加上裝貨的空間
B747貨機當max payload把貨艙裝滿,加上夠從高雄-香港的油量,這時需要的起飛重量是可以從小港機場起飛到香港的。
如果這時想把油箱加滿,要飛到洛杉磯,飛機是飛不起來的,必須要把貨減少到總起飛重量符合跑道性能。
就這樣。
B747在小港機場是可以max payload起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