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

市售布丁原料對比:統一、味全、義美


Balason2001 wrote:
不客氣!
不過DOC...(恕刪)


的確是比不上閣下的水準

自嘆弗如~佩服佩服~
winner_feng wrote:
溫馨的提醒大家,某些...(恕刪)

我都是吃統一的
好吃就好
反正之前毒油事件
台灣人有抗體
我之前常常在吃過期原料做的小泡芙

不知道會不會影響我的腦袋?

可以求償嗎?

還是可以給折價券 凡吃過過期原料做的小泡芙者買保時捷可以打六折
義美董事長高志尚女兒高易誼與友人成立尚騰汽車,毫砸12億在新莊蓋起全新的保時捷展示中心,她接受周刊訪問時表示:「我敢說,這一定是全台灣最貴、最高科技的展示中心!」;對於義美公主的霸氣發言,引發不少網友議論,有人狠酸「溢美產品消費者都有贊助支持 XD」、「還不快用新台幣讓它下架」。

winner_feng wrote:
溫馨的提醒大家,某...(恕刪)


好吃就給讚
自已是覺得統一比較好吃
bian0728 wrote:
懶得回Deoxyribose了
統一在這裡回

布丁是一種食物吧
討論食物本來就會有很多主觀感受的部分(Deoxyribose還拿超速這種有客觀標準的來舉例= =)
我一再的強調
我是在分享我自己的感受
本來就沒有期待大家一定要認同我啊
Deoxyribose有不同的感受當然也可以回文分享一下
但是請不要用那種我是對的你是錯的這種說法
還要來打我臉
太好笑了吧

某個人吃了一碗滷肉飯
他說我覺得這滷肉太肥了肥肉成分太多了
Deoxyribose你難道會回說"你講的不對,依據我上過食品相關課程,肥肉比例適中,被我打臉了吧,多做點功課再來吧"這種話嗎
這不是存心要來吵架的嗎
正常來說不是回自己的感受嗎"我覺得還好阿,肥肉比例剛好"
肥肉比例的感受本來就因人而異哪有什麼一定的標準
同理布丁的雞蛋量也是
我吃起來就是覺得統一跟味全的雞蛋量不夠
這樣也不行了
還要提什麼理論依據來打我臉
布丁的雞蛋量哪裡會有什麼理論依據阿
有夠荒謬...(恕刪)


布丁是一種"食品"
我就是喜歡打你臉
你分享的並不是感受
別人告訴你統一味全的口感來自膠
義美的沒有加膠所以沒有統一味全的口感
你要說是雞蛋量不夠
當然可以
但你的憑據只是"感覺"
別人質疑你
那你可以用義美那些材料,然後雞蛋量用比較少
能做出統一味全的口感嗎?
或是用統一味全的材料,然後雞蛋量加到你所謂的"夠"
就能做出義美的口感嗎?
你做得出來嗎?
雞蛋量要怎樣才叫"夠"?
你說得出來嗎?
啊不是自己做過布丁?

光這樣就打到你腫了
只不過你大概沒臉皮不怕人家打而已
西式傳統的烤布丁,跟果凍布丁間差異之大,沒什麼好比的,青菜蘿蔔各有所好.天熱,我會比較愛吃果凍布丁,水水涼涼的.至於成分......老實講,會注意食安的都不會吃這些工廠的食物吧? 我是連標示也不看的,有標沒標,你信工廠?
Deoxyribose wrote:
別人告訴你統一味全的口感來自膠
義美的沒有加膠所以沒有統一味全的口感...(恕刪)


這句話不成立
義美跟統一味全的成分並非只有膠的差別而已
而且依照你的標準
這句話也沒有得到證明

感覺這種東西本來就無法證明
不然就不會用感覺這個詞了
而且感覺因人而異
一個沒有標準答案的東西要怎麼證明

不過你要說我的感覺錯也行
那請用一樣的標準來證明我的感覺是錯的
否則你也只是在嘴砲而已


你顯然沒有完全看我之前的發言
我沒說口感差異完全來自於雞蛋量的差異
我之前的討論也是有提到膠的影響

說了那麼多我發現其實你只是邏輯不好而已
你知道主觀跟客觀的差異嗎
主觀的感覺要人用客觀的標準去證明
是在搞笑嗎

不過依照前面討論了那麼多你也不懂
只是不斷的在迴圈
建議你下次遇到有人分享自己食物的感覺的時候
請叫他證明自己的感覺是對的
看看對方有什麼反應
你大概就會懂了
bian0728 wrote:
這句話不成立
義美跟統一味全的成分並非只有膠的差別而已
而且依照你的標準
這句話也沒有得到證明
感覺這種東西本來就無法證明
不然就不會用感覺這個詞了
而且感覺因人而異
一個沒有標準答案的東西要怎麼證明
不過你要說我的感覺錯也行
那請用一樣的標準來證明我的感覺是錯的
否則你也只是在嘴砲而已
你顯然沒有完全看我之前的發言
我沒說口感差異完全來自於雞蛋量的差異
我之前的討論也是有提到膠的影響
說了那麼多我發現其實你只是邏輯不好而已
你知道主觀跟客觀的差異嗎
主觀的感覺要人用客觀的標準去證明
是在搞笑嗎
不過依照前面討論了那麼多你也不懂
只是不斷的在迴圈
建議你下次遇到有人分享自己食物的感覺的時候
請叫他證明自己的感覺是對的
看看對方有什麼反應
你大概就會懂了...(恕刪)


啊不是懶得回我?

義美跟統一味全的"成分"並非只有膠的差別而已--->玩語病是嗎?
我講的是"口感",不是成份

我沒說口感差異"完全"來自於雞蛋量的差異--->玩語病是嗎?
前面討論從來沒說過"完全",什麼時候跑出一個"完全"?

你這招偷天換日對我是沒用的
我邏輯可能不好,而你卻比我更差
閃避我前面的質疑轉移話題想製造迴圈的是你
這就是你的程度



  • 1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