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

htc手機內部設計,遠輸華為和apple

這樣的比較是有失公平的
M8的背蓋是弧形的
HTC從butterfly之後發展出了弧形背蓋提升握感之後
喜歡把主機板做得更細,妥善利用空間(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__jrjJgOx8)
但這樣的設計會讓內部視覺變很瑣碎,很補丁(我完全不否認真的很醜)
這大概也是HTC之所以堅持不可換拆卸電池的理由之一

最後附上我以前的HTC WindowdsPhone 8S拆卸圖

真心覺得有一群外行

看到機子內部的部份就在嫌東嫌西


真不知道是沒知識 沒技術 還是看到不喜歡的品牌在耍蠢 秀下限

太扯了


小弟從未支持過HTC家產品 今天偶爾開m01看了一下

這篇在首頁 真的覺得非常非常扯

棒打HTC我是覺得無所謂

但你要講到機構設計 光原文就看不出一個能說服別人點


我真心覺得 那些大外行不懂還是多請教做硬體的朋友

不然真的是笑話 真的 糗爆了


blackberrytaiwan.com wrote:
我不知道你要表達什...(恕刪)

老實說iPhone的製程與工藝非常之進步
不知道你在不敢恭維什麼

通訊技術: 華為 >> htc

所以內部這樣是蠻正常的.
hello
頂級牛排 wrote:
看完了整棟樓(第12頁),只有兩篇提到關於EMI跟SAR
htc的拆蓋圖中銀色的部分是導電膠布,銅的部分為銅箔,這些都是解EMI用的
有人提到電池上的銅箔跟散熱有關,但看起來那張銅箔並非雙面黏性的東西
無法有效把電池的熱導到金屬機殼,所以那塊銅箔也是解EMI用的
華為跟蘋果的看起來之所以平整許多,那是因為他們是用的方式
所以才會看起來一塊一塊四四方方整整齊齊的
這只是解EMI的方式不同,光看這樣是看不出電路設計的功力的

貼銅箔跟導電布的方式雖然很醜,但因為可以服貼在原件上,而節省些微的高度
也許這樣背蓋才能在側邊以圓弧狀收邊...(恕刪)

大家降電磁波的方法不同
所以htc如果用shielding cover
看起來也會比較整齊
但是背面就無法做成現在的弧狀
tuyuipo wrote:
HTC M9 2015...(恕刪)


銅箔是導熱用的,正方形黑色那塊是類似墊片組裝後讓機版固定住順便導熱到金屬背蓋,但是散熱效果並不會很好,簡單來說就只是讓人壓時背蓋不會變形,主要應該還是在金屬背蓋裡面那層黑色的可能是石墨塗層吧...


以下意視圖

啊......的確很亂......然後呢.......?

如果跟你說<電腦主機>要把線路佈得很美才能賣的話.....你信嗎?

更可況是不能拆的手機....效能沒影響就好了~~還是買回來一定要拆開看看?
https://www.instagram.com/windowleonglandscape/
內部零件怎會沒關係

零件排的有序,自然機身體積也可縮減到最小化

內部設計也關係到散熱,訊號

很重要好嗎

Hanging on Cliffs wrote:
台灣的企業都如願被酸倒了
是不是很多人的心意比較滿足了呢?
這樣的快樂會維持多久呢?



一家幾百億的公司,被台灣酸民酸一酸就倒了喔?

比硫酸還酸嗎...

htc爛就是爛,牽拖給酸民酸倒的勒

微軟的暈倒死不知道全球幾億人在酸也沒事
看拆解圖的意義主要是了解一間手機廠商對於技術的掌握程度以及工藝所到達的水平在那裡,樓上也提到了會有凌亂感是為了設計不得不做的妥協,而對技術集成度的關鍵應該是要看主機板,如果主機板能做的越緊密,意味著電池可以更大,相對散熱也更加不利,需要更多的石磨散熱貼紙協助或是其他導熱物質

htc成立至少十年了,我不太相信這麼大的公司,機板的集成度不如小米,小米都能在輕薄的機身裡塞入3000mAh以上的大電池了,老牌htc不可能不行

雖然對於htc這間公司很感嘆,但是看到我國的手機被對岸用不當的手段黑成這樣也是挺憤怒的,現在編輯為了賺稿費都不擇手段(上次我還看到有編輯說安卓小王子(米4i在大陸的別稱)拍照雖好,不能調光圈大小是一大敗筆........一整個傻眼)
  • 1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