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438 wrote:
感謝大大小弟也很尊重...(恕刪)
了解A兄的理念
要因為收費員就收歸國有的可能性
目前看起來很低
回歸到ETC最初的目的
只要他老大遠通電子收費不再出現大型的扣款失誤
對交通部來說都算是小事
收費員安置好像佔整體評選不到10%
假設整體的付費機制還有感應系統研發、門市客服人員配置佔70%
20%是提升電子收費策略規劃 剩下不到10%裡面才佔有一些收費員
首先70%基本分裡面就算有些小失誤應該也有拿到50分
20%的部分 使用率已經突破9成 給18分不為過
假使不看收費員那一塊 整體來說遠通還是超過60分過關了
何況遠通提出的配套跟補償也沒有少
看到有人說五年的補償 遠通都沒給????
不知道是哪裡來的證據?
如果今天收費員已經到了轉職的單位工作 卻沒有補貼差額
抗爭絕對不會只是這個規模
坦白說收回國有也不見得比較便利 至少我個人不樂觀
依照現行已經建立的感應設備來說
怎麼走也是這個體系 公家跟民營的差別就是服務的細膩度
有誰會期待政府單位的客服?
我要是政府就不會想把這個東西拿回來做
1. 少了遠通可以推拖
2. 全責自負
3. 人力配置要全盤重新規劃
我幹嘛?
abercrombiee wrote:
了解A兄的理念要因為...(恕刪)
感謝大大
但是小弟可能還有部分需要與您確認討論一下.....
要因為收費員就收歸國有的可能性目前看起來很低 <--100% 認同 但是這是高公局的一種手段.
回歸到ETC最初的目的
只要他老大遠通電子收費不再出現大型的扣款失誤
對交通部來說都算是小事 <-- 100% 認同.官員就是這樣....正常現象
收費員安置好像佔整體評選不到10%
假設整體的付費機制還有感應系統研發、門市客服人員配置佔70%
20%是提升電子收費策略規劃 剩下不到10%裡面才佔有一些收費員
首先70%基本分裡面就算有些小失誤應該也有拿到50分
20%的部分 使用率已經突破9成 給18分不為過
假使不看收費員那一塊 整體來說遠通還是超過60分過關了
以上評分機制...只能當作參考...主"官"意見很重要......官說了算....
要知道 遠通不是最高分的. 為何還是遠通......
遠通 從一開始推 紅外線... 用戶不足開罰 ... 到改用 E-Tag RFID.
其他家都是直接推 RFID的.....
何況遠通提出的配套跟補償也沒有少
看到有人說五年的補償 遠通都沒給????
不知道是哪裡來的證據?
如果今天收費員已經到了轉職的單位工作 卻沒有補貼差額
抗爭絕對不會只是這個規模
到目前為止應該都還有 2百多位 收費員 未領 5個月的 自行求職補助金 or 完成遠通的轉職.
這兩百多位收費員 ... 從1/1 起 迄今...沒任職 都是用之前 高公局資遣時的補助金......
人家也是要糊一口飯吃而已...
更何況這是遠通合約內應該負擔的.....
光這點應該就已經違約.....可以日罰50萬... 可是 高公局有沒有做到...沒有
只有輕輕的罰一下9天*50萬......... 應該要連續開罰吧.
正常來說 剩下不到三百位 收費員 就算月薪4萬 => 4*300 = 1200萬
每天罰 50萬 就算 300天 = 1500萬 ; 1500-1200.....國庫還可以多進帳300萬...
這不算高公局包庇......??? 真是浪費社會成本..
坦白說收回國有也不見得比較便利 至少我個人不樂觀
依照現行已經建立的感應設備來說
怎麼走也是這個體系 公家跟民營的差別就是服務的細膩度
有誰會期待政府單位的客服?
我要是政府就不會想把這個東西拿回來做
1. 少了遠通可以推拖 <-- 想要接手的人 應該一堆吧... 不用還是交給遠通啊
2. 全責自負 <-- 本來就該要求 遠通 全責自負... 合約規範..要不然每天罰50萬 看看誰受的了.
3. 人力配置要全盤重新規劃 <-- 遠通應該要考慮要怎樣做吧.....趕快把收費員轉職..
呼籲 E-Tag 用戶 撕掉 E-Tag 增加影像辨識的用量有很多好處.....
主要是當影像辨識增加 自然 會讓 遠通人工辨識增加
當人工不夠...自然會需要人
所以收費員 為何不能有工作 ???
如同小弟所問...
遠通關係企業...真的很少很少嗎?????
遠通關係企業...真的拿不出合適的職缺嗎?????
不會吧......
謝謝
我幹嘛?
只要有心 人人都是食神... 拍謝... 我要說的是 我們生活的島... 現在只能自己救..因為政府爛掉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