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sonwu98897 wrote:
資本主義的侵略來自金融和財政的政策,如巴菲特或索羅斯之流,用龐大的資金炒作操縱商品價格或國家用貨幣寬鬆政策放出大量資金在全球亂竄到處炒作
農工業生產所衍生的國際貿易是人類社會所必須的,雷根時期所謂的大型財團壟斷也就是現在自由貿易的重點,自由貿易的精神是貿易自由化,排除貿易障礙跟關稅壁壘,讓所有國家和生產者公平競爭
其他說的我意見不大,但這一段我覺得有問題
首先資本主義的問題不是這樣的,且經濟學的政策分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每個政策有其當時制訂預計的目標,但後果和目標以結果論不一定好結果,事實上爛結果的比例相當高
雷根時期跟自由貿易不是這樣形容的,大型財團的形成跟競爭有關,但不是大型財團就一定具備競爭力,以美國企業為例好了,一百年前的100大企業到現在還存活幾個呢?那些100年前的100大企業難道還不夠大,怎那樣大比例不具競爭力存活到現在呢?這麼大的企業對國家政策影響力難道還不夠?他是貿易自由化打倒了這些企業?
自由貿易一直以來在經濟學上爭議不大,那是具備相對適當的理論基礎的,當然自由貿易有其優缺點,不是只有優點沒有缺點的,但學術上自由貿易還是普遍的認為福利上升,可這是學術理論架構,放在實際執行上,每個國家有其強弱之分,簽訂協議肯定不是理論架構而已,這一定有分配利益的爭議,但一般來說看整體效益,如果都要沒讓步,沒有協議是這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