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時節雨紛紛 wrote:
其實每天看到新聞這樣...(恕刪)
跟選舉有無關係?----有關
反黑箱還是反服貿?-------都反
一、黑箱?
首先從黑箱說起,一般的人認為國民黨因為民進黨立委長期杯葛,因故造成台灣史上的30秒之亂,稱為「黑箱」,又一說簽訂服貿協議事先並沒有民意基礎的授權,同時大多數人不知情,簽約前的非正式公聽會只有業者與專家學者等,認為不夠透明。
解答:服貿協議是在EcFA裡,因故具有民意(代議政治)的認定,簽約前礙於國際談判之故,故非正式訪談或會議等形式與業主進行會議。同時,事實上服貿協議是可採機密的方式直接送院通過,而這個條例是蔡英文女士在當陸委會主委時簽立的,當六個月前行政院送立法案時,國民黨認為不妥,故主動要求必須逐條審查,民進黨大體知道擋不住,心想這案通過萬一受益的人越多,我總統不是不用選了(民進黨人是本身很多人在大陸經商巴不得趕快過),於是卡法條,終於國民黨的該委員會張主席對於民進黨信心全無,又當日被杯葛與壓制在很臭的廁所牆邊,大喊一聲,送立院存查,始爆發30秒之亂。學生團體發起抗議招集令(事實上,這消息似乎事早已規劃好,原因在於我早在攻占立院前兩天就看到個社運團體發起招集令,因此,其他反核、反文林苑、反大浦等學生團體或是親民進黨團體,就應召北上立院)。
二、服貿好不好?
解答:
1.服貿對總體好,對個體不一定好,因此,政府編列982億的預算,要針對受影響的個別廠商給予補償或協助,但廠商反應門檻太高,由於法案還卡住,所以也無法針對我方可以單方修正的部分,進行修正。
2.服貿只是一個通行證,通過之後才得簽關稅協議與貨貿協議,事實上這才真正對台灣影響最大的。
3.服貿協議對於哪些人最有利益呢?服貿對於大中小型企業都有利益,但僅對於具備創新能力與競爭力之業者有極大幫助,因對岸開放市場,我們可以去大陸光明正大的做生意,但會不會有人治的問題,比方說:中國大陸中央同意,但是地方政府不同意的現象,答案是「會」,因此,這後續還有跟大陸簽定其他協議的空間。
4.通過服貿大陸人民是不是就會移民過來?根本不會,首先我國對於陸資來台有嚴格的限制,並且針對人員有其限額,同時並非是取得居留權,而是有一定期間的工作證,而關於投資移民,我國並未對中國大陸開放。
5.會不會造成物價上漲或房地產價格飆高?並不會,服貿跟關稅沒關係,那是後面要談的,至於房地產我國管制極為嚴格,截至目前為止申請的案件是50件,通過的是12件,其他撤回,同時每年稽查陸資一次,若該廠商未達每年營業額超過1千萬,會取消其資格,目前有一家被取消資格,而由於WTO架構的關係,我國早於2009年就對陸資開放許多產業別,來台297件,現存237件,一共創造約7000個工作機會.
6.難道服貿這麼完美嗎?不,服貿並不完美,因為是國際間的貿易協定,因此不可能全都台灣得利,否則大陸也無法對內部交代。
三、服貿會不會創造就業?
服貿創造的就業有限,但重點在後頭的關稅協議與貨貿,其急迫性在於與我國競爭的日韓分分簽定了TPP與ECAP,因此我現存的優勢可能在短期間就消失,會影響到的是出口廠商最大,不簽對進口廠商目前的生計沒有影響。
簽了之後,進口廠商進口成本降低,但不一定會反應在售價上,因此雖會穩定物價水準,但並不會讓你買到更便宜的東西,你也知道,商人唯利是圖,吃進去的怎可能吐出來。
對於出口廠商影響最鉅,當周邊國家透過降低關稅增加競爭力,若不簽這些出口廠商依靠成本優勢的將會失去優勢,屆時訂單減少,就會裁員,而簽定之後可能造成因成本降低,產品具競爭力,受國際廠商親睞獲得訂單,當該廠商人力不足以消化訂單時,就會增加勞工的聘僱,而若市場上同時有多家廠商對該特定人力資源需求暢旺時,為取得充足且優秀的人才,該類別的市場工資水準會往上拉高。
四、服貿重不重要?
重要,原因是它是讓我國可與其他國家簽定FTA進去區域貿易協定(如:TPP)的敲門磚,簽不下來其他各國要看中國的臉色,沒人敢跟我們簽。
五、為什麼學生不退?
這個因素太多元,除了兩黨的原因外,另外是對於現任的總統觀感不好,同時對於目前的政府缺乏信心,加上民氣可用,又有學生證護身,媒體吹唪,政治人物擋駕,網路謠言助長等因素,此時退利益太少,至少等製造出"勝利了"諸如此類的感受,才會退場。
服貿這東西,在去年年底我就研究過兩三天,在18日當日起又被迫開始研究一星期,原因是一堆人傳台大鄭教授的懶人包,一堆人問我台灣是不是要被賣掉,我只好先看懶人包,心一驚,怎跟我去年了解的不一樣,才又再度研究,發現懶人包裡面錯誤百出。
還是建議你,到官網看它的全文、清單、影響評估報告以及問與答,至於文宣可以不用看,我個人是不看這些廣告的,因為資訊不夠完整。
以上供你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