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ly wrote:
我說過我只是舉一個極...(恕刪)
INNOCE wrote:
這就是目前講求"五育均衡發展入學方式"這種畸形制度的通病了
他鼓勵的學生是學科平庸,各種才藝都懂一些的庸才學生
而不是某些很會念書,數理或社會科學語文特別強
卻沒學過琴棋書畫才藝的聰明學生
現在的教育政策當政者根本是一些二流人才
所以政策都是用來鼓勵四平八穩的庸才學生
而不是真正優秀的聰明學生
我正好有認識在大學擔任系主任的朋友,有一次聚餐聊到推甄申請作業,他很清楚的表達才藝項目和科系內容必須直接相關,否則沒有意義。
例如:政治系學生未來出路是擔任民意代表,口才是基本條件,如果同學在高中階段加入辯論社團,參加比賽獲得名次,絕對有加分效果,但如果是音樂、美術、舞蹈這些不相關的才藝,就完全沒有加分效果。頂多是勝過學科成績相同,卻沒有任何才藝的同學罷了,這也完全合理啊!
為了讓窮人可翻身,所以要恢復聯考,為弱勢家庭量身打造大學選才機制,乾脆音樂系不考音樂,美術系不考美術,舞蹈系不考舞蹈,只憑學科分數就能上,這樣是不是對窮人更公平,因為學才藝要花錢。
什麼叫做真正優秀的聰明學生?
是指很會念書,數理或社會科學語文特別強,大學教授會告訴你,那是基本條件,基本條件滿分破錶當然很好,但是有一些行業特殊條件不具備的話,很可能這個科系是白唸了,最終只是獲取一張學非所用的文憑罷了。
國家補助大學每年要花很多錢,一個博士生去賣雞排,不如直接拿這些錢送給他去創業。
Job wrote:
我正好有認識在大學擔任系主任的朋友,有一次聚餐聊到推甄申請作業,他很清楚的表達才藝項目和科系內容必須直接相關,否則沒有意義。
例如:政治系學生未來出路是擔任民意代表,口才是基本條件,如果同學在高中階段加入辯論社團,參加比賽獲得名次,絕對有加分效果,但如果是音樂、美術、舞蹈這些不相關的才藝,就完全沒有加分效果。頂多是勝過學科成績相同,卻沒有任何才藝的同學罷了,這也完全合理啊!
為了讓窮人可翻身,所以要恢復聯考,為弱勢家庭量身打造大學選才機制,乾脆音樂系不考音樂,美術系不考美術,舞蹈系不考舞蹈,只憑學科分數就能上,這樣是不是對窮人更公平,因為學才藝要花錢。
什麼叫做真正優秀的聰明學生?
是指很會念書,數理或社會科學語文特別強,大學教授會告訴你,那是基本條件,基本條件滿分破錶當然很好,但是有一些行業特殊條件不具備的話,很可能這個科系是白唸了,最終只是獲取一張學非所用的文憑罷了。
國家補助大學每年要花很多錢,一個博士生去賣雞排,不如直接拿這些錢送給他去創業。
音樂系不考音樂,美術系不考美術,舞蹈系不考舞蹈!!!???
這些科系在以前聯考時代本來就有術科考試 ,
不可能回到聯考(如果可能的話)後就不考術科 ,
窮人在以前聯考時代本來就很少會考慮音樂美術舞蹈等科系 ,
多半是拼命考入熱門科系 !
Job wrote:
國家補助大學每年要花很多錢,一個博士生去賣雞排,不如直接拿這些錢送給他去創業。...(恕刪)
國家補助大學每年要花很多錢,主要是在養教授跟職員
如果拿這些錢送給他去創業,大學的教授跟職員都要去賣玉蘭花啦

各位大大 如果對圖示有興趣,請參考『1977 她的眼睛像月亮』http://www.youtube.com/watch?v=YgCiXDLIj6Q
kantinger wrote:
聯考體制最重要在於有標準
就算考術科也比那些其他比序跟加分來的有標準
古時候的推舉跟九品官人法也出過很多人才
但問題大不大
定個標準考試就爭議最小
如果口才很重要就訂個標準考術科
否則看以前不用考試的例子會發生什麼事呢
推甄制度並非不考學科筆試,熱門科系的國文、英文、數學三科往往加重計分,稱作「主篩選倍率」,以台大法律、政治、商學三系而言,國文、英文沒有滿級分根本就沒有希望。
但是申請入學的滿級分考生太多,所以先淘汰一些只會唸書沒有才藝的考生,透過履歷、面試留下個人特質符合本系專業所需的人才。
例如法律、政治、商學等社會科系,都相當重視孩子的領導能力和群我關係。因此口才之外,發展組織規劃活動的能力也很重要,這些都是在聯考制度下被埋沒的天分。
科舉時代「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那是農業經濟社會留下來的觀念思維,現在台灣人才要和國際競爭,請別再污名化推甄制度。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