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x5x5x2 wrote:憲法第4條:中華民國領土,依其固有之疆域,非經國民大會之決議,不得變更之。除非透過憲法程序改變領土,而加入台灣中華民國成立時,領土不含台灣因為當時台灣是日本領土,中華民國當時也是承認台灣不是固有之疆域 中華民國成立時就有中華民國憲法了嗎?民國35年(1946年)12月25日由制憲國民大會於南京議決通過,民國36年(1947年)1月1日由國民政府公布、同年12月25日施行,所以中華民國憲法是民國36年(1947年)12月25日施行。請問1947年台灣還是日本的領土嗎?
大馬1251 wrote:古寧頭戰役1949年10月25日-10月27日 馬眼太混了1949年,在美方放棄蔣介石政權的背景下,原為日本帝國陸軍中將的根本博(Nemoto Hiroshi)因緣際會成為蔣的軍事顧問,於1949年8月化名「林保源」率一群前日本軍人前往廈門協助蔣軍將領湯恩伯,在廈門陷落後轉往協助防禦金門,並在10月的古寧頭戰役中策畫口袋戰術,誘使共軍登陸再包圍殲滅。日本帝國陸軍少將富田直亮(化名「白鴻亮」,也是軍事顧問團「白團」之名的由來)等人組成的日本軍事顧問團,在八二三炮戰等戰役發揮影響,更負責1950年代蔣軍高級軍官及將領的授課,成為臺灣現代國防的起點。包含郝柏村在內,許多將領及當時的中國國民黨高層都多少有著白團教育的經歷。
ltelung wrote:制憲國民大會於南京議決通過 議決通過台灣加入中華民國?決議案的那一條,你再無中生有吧當時外交部長早已說得很清楚1952年4月28日,《中華民國與日本國間和平條約》(簡稱《中日和約》)簽訂。當中第二條依循《舊金山和約》的規定,再次聲明「日本國業已放棄對於台灣、澎湖群島以及南沙群島及西沙群島的一切權利、權利根據與要求。」但仍舊未表明台灣主權的移轉對象,僅強調已無處分台灣主權的權限。當時負責《中日和約》簽訂的外交部長葉公超於1952年在立法院接受立委質詢時說明:「在現行情況下,日本沒有權利把台灣和澎湖群島轉移給我們,即使日本有意如此,我們也不能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