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1

今日高雄5座無許可證機組發好發滿,明日中火有6座燃煤無許可證賴著不拆~中火2023年碳排2616萬噸,2026年大增為3196萬噸?

過客4112 wrote:
真的會影響那麼大嗎?(恕刪)

我是認為沒有三接影響的最主要是設備利用率

說真的如果中油如果2025年
把台中二接站氣化設施提升到2800噸/時
基本上就不需要三接,四接,五接
但是協和新燃氣機組真的要換位置蓋

目前台中二接儲槽96萬公秉,
氣化設施1200噸/時,年卸收量600萬噸,一個LNG碼頭,
第二碼頭預計明年完工後達到800萬噸

在三期增蓋18萬公秉*2儲槽,增蓋氣化設施1600噸/時
達到儲槽132萬公秉,氣化設施2800噸/時,年卸收量1000萬噸(這根本是嚴重低估了,至少1300萬噸沒問題)


永安一接儲槽69萬公秉,氣化設施2220噸/時
年卸收量1050萬噸,兩個LNG碼頭

五期擴建20萬公秉*3儲槽,氣化設施400噸/時
達到儲槽129萬公秉,氣化設施2620噸/時,年卸收量1100萬噸(多蓋那麼多東西只提升50萬噸卸收量)







----------------
資料來源



---------
https://ec.ltn.com.tw/article/paper/1436523

中油高層指出,過去台中與永安兩座接收站的卸收量分別為六百萬噸與九百萬噸,後持續擴增儲槽等,目前卸收量已有一六五○萬噸。


根據能源局預測,二○二五年全台天然氣需求量約二三五四萬噸,若扣除三接,而中油的台中接收站順利擴建儲槽、碼頭後,總卸收量可達二○五○萬噸,設備利用率估計達一一四%。

另台電的台中、協和接收站也同步展開,只是進度不順,若在二○二五年完成,會再增加二七○萬噸卸收量,但設備利用率仍有一○一%;而三接若可完工、增加三百萬噸,設備利用率可望降到九十%以下;能源局強調,台灣的天然氣接收站總體供應能力已達滿載,有加速設置的必要。
西布克F91 wrote:
我是認為沒有三接影響(恕刪)


基本上

從天然氣進口到發出電力
大概有三個關口

1. 接收站 : 卸收與氣化能力
2. 管線 : 輸送到各電廠
3. 發電機組
實際影響則端看這三個部份的短版在哪裡

發電機組建置部分, 無論公投結果, 7,8,9三台應該還是都會建置,所以不會是短版
管線部份, 根據最近討論的結果, 等到台中<->通霄的新管完工後,
應該可以提供大潭9成左右的負載率, 也就是說除了需要大潭全部滿載且低備轉的時間之外,
也都可以供應無虞
最後就是接收站的部分: 這部分目前的規劃是有點不夠,
但是長期來說,提高接收站的擴建量應該可以支撐
至於短期: 延役核三是個可行的辦法,
不過以目前政府 非核 >> 缺電 >> 環保的施政順序
此辦法的可能性最低就是了
kuosc wrote:
未來要碰到的最大問題是,拜登重回巴黎氣候協議了,台灣將來每年要花多少錢去跟其它國家買碳排放量??加上風電跟太陽能的成本,如果全部不要再補貼,不要再控制,還有多少工廠、多少人能承受的起電價???

民進黨的政策就是在野全部反對,執政後火燒屁股再來推託,

現在都在保全不缺電的環境下民進黨哪會想那麼遠,反正到時候花大錢去買碳權就是了.
過客4112 wrote:
基本上從天然氣進口到(恕刪)


只是觀察四接五接的的必要性

因為是專為發電而蓋
不是像123接,24小時都在氣化,
45接只有需要發電才氣化,所以設備使用率遠比123接低


如果不是為了在協和蓋電廠,大可不需要四接,
而五接就在二接旁邊,這麼低的設備使用率還要蓋就更離譜了

當然三接二期再蓋六個儲槽就更離譜




永安一接是6個儲槽,年卸收量1050萬噸,平均一個儲槽175萬噸
,五期變成9個,年卸收量1100萬噸,平均一個儲槽122萬噸

台中二接是6個,年卸收量800萬噸,平均一個儲槽133萬噸

二接三期變成8個,卸收量1000萬噸,平均一個儲槽125萬噸


中油三接是2個,年卸收量300萬噸,平均一個儲槽是150萬噸
三接二期是8個,年卸收量600萬噸,平均一個儲槽是75萬噸(這也太浪費了)

台電四接是2個,年卸收量180萬噸,平均一個儲槽是90萬噸

台電五接是5個,年卸收量410萬噸,平均一個儲槽是82萬噸
西布克F91 wrote:
只是觀察四接五接的的(恕刪)


四接真的是管線問題才設的

否則單單為了協和,特別拉那麼長的管線到基隆
不僅CP值低, 且沿途的抗爭可能是其他管線的好幾倍
民營燃氣都要當基載了
容量因數70%

大潭目前應該也是70%以上

倒是中火容量因數去年估計是62%(減40%生煤照理說應該低於60%才對)

減煤是真的是回不去啦

-----------
為配合政府增氣減煤政策,將燃氣由中載變基載,環保署24日召開環評大會,會中進行國光電廠兩座電廠環差審查,過去環評委員對於空污數值及植樹數量有意見,這次開發單位承諾排放值降低及額外植樹,同時承諾會公開廠區相關監測數據,最後經過討論,環評大會順利過關。

 國光電廠這次環差提出,要為配合政府增氣減煤政策,增加燃氣發電並提高發電量,容量因數從過去核定的50%提升至70%,同時申請全年相對於滿載運轉時數增加至6,132小時,不過各項空氣污染物排放,會新增相關設備,讓總量仍控制在原核定內容以下。

 本次環評大會上,環評委員希望國光電廠仍需進行整體系統改善,要讓氮氧化物排放量,從每小時平均濃度17ppm再往下修,國光電廠回應,由於目前受限於設備空間,未來有新技術會更新。

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210225000207-260205
西布克F91 wrote:
各位台中人該清醒了吧...(恕刪)
選民同意,選民相信就好,空污不都是大x 和 xx 黨的錯嗎?
北部這些年阻擋的燃氣電廠

龍潭超高壓變電所附近的

高原電廠120萬瓩
宏觀電廠94萬瓩

龜山的
國光二期50萬瓩

就差不多新協和燃氣260萬瓩的大小了
這些都在既有陸管旁邊

可惜北部民眾連燃氣電廠都會抗議
這時候我就想問了台中港到底有多少土地可以蓋燃氣電廠

蔡政府到底要巴著中火十台毒煤多久

之前還以為沒土地蓋四台燃氣機組
現在才知道台中港要蓋燃氣機組土地多的是

話說盧市長這個給過嗎



---------
https://www.ctwant.com/article/97448

預計在2025年正式商轉的中佳電力,雖還在進行環評,但已吸引台灣汽電共生(台汽電)的青睞,預計將入股中佳電力30%;預計未來電廠的設計承包、電源線引接工程,也分別將由台汽電轉投資星能股份有限公司與台灣機電工程服務社(台機社)負責。

中佳電力去年已經在台中梧棲港區選定土地,並與中油簽定天然氣供應合約,準備配電所選址,並啟動環評作業


台汽電一旦入股後,台汽電將變成中佳電力單一最大股東

投資金額高達170億元的中佳電力,預計將在占地6公頃面積的發電廠上,能提供每年60萬瓩發電量。
西布克F91 wrote:
民營燃氣都要當基載了(恕刪)


大潭的容量因素如圖


如果不算#7號機的話,平均是有70%
  • 33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3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