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uuta wrote:對不對不是某一部份...(恕刪) 我沒有執著死與不死阿,後來一點的文章我有提到我初步具體的看法,您可以參考一下,我佩服的是她不放棄機會,想找到癥結,看看是否有辦法降低未來同樣悲劇發生的機率。你應該也是希望這種事情能越少越好吧?
鄭捷殺人不該執行死刑,應該慢慢研究,這點小燈泡她媽的想法很清楚,小燈泡她媽的女兒自己被人殘殺了,小燈泡她媽的的立場就動搖了,變成沒想清楚,這說明沒有真正支持廢死的人,都只是一些說大話的人罷了,小燈泡她媽在案發當下,作為人母,沒有衝向前去拼了命制止,事後還能冷靜接受訪問,侃侃而談我才TMD真的是心情 非...常...糟...糕 到現在
身為人真還那麼不懂人性嗎?人心本來就很複雜, 由於各種環境的影響, 不公或壓迫,始終在善惡間排徊, 在光明和黑暗中來回遊移. 產生一種稱為慾望一種稱為理性, 一般稱為成魔即只剩下無窮無境的慾望了.人性的心理差不多,可以有無限的可能, 就看是慾望獲勝或是理性獲勝, 當慾望獲勝就會失去理性, 殺人放火為所欲為, 當理性獲勝就知所節制, 會努力約束自我走向光明.真那麼有心要研究的話, 這社會上不是還有無數正在受苦難的人, 或一些瘋子越越欲試精神即將崩潰, 這些人站在邊緣之處也許正獨力爭札也許正痛苦不堪, 這些人才是急需被救助, 或教化和輔導的人呀.
Shuuta wrote:請針對這一點回答幾...(恕刪) 我沒有說要研究鄭節,我也沒有說要死不死刑,這部份你在看一下我上面的回應。因為這不是我關注的重點,重點在於有沒有任何方式可以減少、預防,畢竟你的不平也是希望台灣好,不是嗎?處罰沒用的意思是,研究刑責對於這樣人格的人沒有嚇阻犯罪的效果,這不代表不需要刑責,而是我們更要關注在雪球還沒滾到很大的時候,有好幾個階段可以有機會改正。因為偏激的想法在「錯誤的歸因」後產生,如果偏激的部份是仇視社會,這種想法會「自我增強」,雪球會越滾越大,所以我上面文章提到教導歸因理論。如果您有關於我打的文章其他的看法,請不要吝嗇於分享。
oyang wrote:鄭捷殺人不該執行死...(恕刪) 在她身上看不到"為母則強"四個字而且她特別喜歡講自己的感想問題是討論廢死或反廢死最忌諱的就是過於感性和唯心之論法律是需要高度理性的事那些扯一堆情境劇說槍斃前好可憐的最好都閉嘴
這位媽媽是否應該被研究一下,他是有怎麼了嗎?台灣法律如止,死刑又不是第一天生出來的,受審判後作出應當的懲罰籍此警惕世人,而懲罰貫徹執行,才會有作用.他想研究社會怎麼了?很簡單,台灣就是懲罰太寬鬆,什麼都沒有貫徹執行,為了一堆為反而反,不管規則的人整天操弄民粹,所以社會才會亂,才會有那麼多人以身試法,明白了沒有,還有什麼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