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

為什麼年輕人一面倒?

frog0309 wrote:
服貿只是ecfa 下的協定 最終目的是tpp......(恕刪)

ECFA的服務貿易協議和TPP沒有直接關聯,也就是並非簽了服貿才有TPP

服貿通過了,也不代表一定可以加入TPP

換言之,現在台灣無法加入TPP,並非服貿的因素... (TPP的組成國是紐西蘭、新加坡、智利、汶萊、澳洲、秘魯、越南、馬來西亞、美國及日本)
piwu0531 wrote:
這跟服貿有關係嗎 ?

自98年至今 台灣早已對陸資開放九成製造業及六成服務業了 !!



一般學生不知道這件事 , 不過是因為大陸業者對台灣市場沒啥興趣 , 所以甚少人來投資罷了 ...


您講檯面上的, 小弟指的是檯面下的問題. 這個的確是存在的.

我們講的不在同一個點上, 沒有爭論的必要.

我們應該思考的是檯面下的問題是否有方法可解.



superhbin wrote:
我已經繳稅20幾年了..眼界卻跟那些學生一樣..
我覺得他們行為是對的


當然, 我尊重您.
我是對那位y網友做回應, 如果他出社會n年後仍認為他支持持續這樣的行為.
小弟也會予以尊重. 因為跟您一樣做出了自己的選擇.


superhbin wrote:
如果堅持的事情是對的.那有甚麼好退的?
先有監督機制 再來審查.. 這才民主吧!
他們的退場機制就是
要求簽署「先完成兩岸協議監督條例立法再審服貿」的承諾書..
為何執政黨立委不敢簽呢?


這裡面包含兩個問題,
1. 輿論.
2. 談判.

民主社會爭的是輿論, 在教育越普及的社會, 民眾自我思考的能力相對會比較高.

我相信很多人看到事情發生了, 是非對錯自己心中都有一把尺.
您只要有越高的正當性, 就能發動越多群眾. 也就是或得越多輿論支持.

而這次學運是立足於癱瘓國家立法機關上, 正當性已有暇疵.
如果在適當的時間點退去, 讓正當性不斷強化, 爭取更多人支持.
等待下一波的攻勢, 我想330再現紅衫軍盛況是有機會的.

浪潮退去並非消逝, 而是蓄積能量造出下一波的大浪. 海浪是這樣的對吧?

但看現在學運除非有奇兵奇策, 不然現在只有在消耗自己的輿論能量罷了.

補充談判的部份--
現在雙方底限都踩的很緊, 但學生沒其他民意的包伏, 所以比較有調整空間.
何不先談, 再做後續對策呢?

協議我個人也有看過, 是有調整的條約的.
個人認為可以先談先走, 再做後續調整.

這個是可以解目前僵局的一條路.

superhbin wrote:
各委員會照樣開罵..照樣打架.. 影響很大?? 別嚇唬人了


影響大不大因人而異, 或許對您影響不大, 但別人有別人關心的政策.

不過您是成熟的社會人士, 支不支持都是您的自由.
小弟以上說明給您參考. 一些淺見.

superhbin wrote:
建議您換另外一個角度...(恕刪)


見鬼啦!

全世界只有臺灣的大學生視上課吃東西為理所當然!

沒有紀律感、 自我中心。

不管服貿過不過、 你們這一代前途暗淡。

superhbin wrote:
建議您換另外一個角度看看.
多數年輕人.尚未出社會. 尚未受到社會不良風氣影響. 比較充滿理想性.

從他們的攻佔行動. 遊行活動 決策方式 執行力.. 樣樣看起來都比當權執政者來的優秀...

而且大學生階段.學校教育獨立思考能力. 思想成熟.

就像您看到的只是 "誰去收割"..

他們在意的是 "甚麼事情對國家比較好" "甚麼事情是對的" 就該去堅持.

先有監督條例. 再來審服貿 , 這才叫民主吧~

請教一下
這些深怕未來會成為奴隸的學生們
現在卻一個一個拼命的先去立院外面當人家的奴隸
這是什麼心態?
學運接下來的目標,方向及發展
全掌握在立院裡的那少數幾個"核心人物"手上
場外辛苦的學生們,有決策的權利嗎? 還是提早學到了當個稱職的奴隸這一課?

superhbin wrote:
建議您換另外一個角度...(恕刪)


模範生是要整學期都優秀才叫模範生

而不是只表現個三天就想登錄到封神榜上



口口聲聲有監督,才能審法案


試問。。。。。。。。。。。

連大陸人長的高矮胖瘦都不知道

連大陸有什麼樣的產業也都不知道

連台灣自己的服務業有多慘也不知道

連台灣自己的資源還剩下多少也不知道


這種人來監督合適嗎?

為什麼我們得同意這樣辦家家酒方式的立法呢?



我們大家也都是為國家好

當局反對不支持他們的意見也是真的為國家好
健人就是矯情 wrote:
ECFA的服務貿易協...(恕刪)


好吧~ TPP 如果是我認知錯誤 我會再了解

可是樓主的觀念是台灣市場並不小

可以自給自足.....

為反而反也沒什麼好討論的 我會退出這篇討論 謝謝指教
frog0309 wrote:
可是樓主的觀念是台灣市場並不小
可以自給自足.....
為反而反也沒什麼好討論的 我會退出這篇討論 謝謝指教

我是說一堆人一直強調台灣的市場小, 大陸人根本看不上眼... 我只是說明台灣的市場在"企業眼中"絕對不能算小!(所以才舉那些跨國來台的企業當例子)... 這跟什麼自給自足 一點關係都沒有!...

我想訴求的是: 韓國用美牛換到了汽車... 談判策略很清楚... 我們呢?
健人就是矯情 wrote:
我想訴求的是: 韓國用美牛換到了汽車... 我們卻是??...(恕刪)


是嘛 ?
健人就是矯情 wrote:
我只是說明台灣的市場在"企業眼中"絕對不能算小!(所以才舉那些跨...(恕刪)



老實說 , 服務業待在台灣本來就是死胡同 ~
  • 1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