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

給那些整天抱怨別人領的多,自己只有22k的人省思

dick0115 wrote:
流川同學要不要來練球啦.回這麼多文太辛苦了..咱們自己充實自己就好了啦..

其實我可以順便練習打字速度

G-PLUS wrote:
沒錯,我這個人橫看豎看,
不管怎麼看跟人生勝利組是完全扯不上關係,
甚至於在大多數人眼裡完完全全就是個Loser,
跟會被倒會、買股票買那隻跌那隻,
投資生意被經營者搞到資本額賠光光,
幫人作個保也會搞到欠銀行錢,
借朋友的錢常常收不回來,
不如實際點讓自己平日生活快樂一點。

你需要改變一下投資心法及交友圈

流川 風 wrote:
現在不是在推崇誰成功...(恕刪)


轉變了又怎樣 還不是要被你們這些人取笑領22K就是沒能力 就是不努力

lorwidye wrote:
轉變了又怎樣 還不是要被你們這些人取笑領22K就是沒能力 就是不努力

所以你就繼續帶著這判逆性格生活吧

反正痛苦的也不是我

流川 風 wrote:
現在時空環境比較差,物價比較貴,雇主比較冷血,總統比較無@#$%....阿,我自動打馬賽克比較安全
所以現在的年輕人就應該要表現的比較差,才能對得起自己的薪水,是這個意思嗎?

如果不想充實自己也沒關係,沒有人強迫你


說真的你的回應看起來都是資方角度

假設現在年輕人表現的更好 更多功能 更好用 卻還只是被當成猴子每天領香蕉,

請問是誰的錯?總統?老闆?還是年輕人?或是老是以資方態度教訓人的那些人

好像別人就該拿出100分態度 100分能力 去叩謝那些老闆給的那幾根香蕉

不要回說 什麼只要有能力不怕找不到這些啪拉啪啦的閃爍言詞

現在台灣的現況就是老闆心裡都只想出香蕉找全能人才...
lorwidye wrote:
說真的你的回應看起來都是資方角度

假設現在年輕人表現的更好 更多功能 更好用 卻還只是被當成猴子每天領香蕉,

請問是誰的錯?總統?老闆?還是年輕人?或是老是以資方態度教訓人的那些人

好像別人就該拿出100分態度 100分能力 去叩謝那些老闆給的那幾根香蕉

不要回說 什麼只要有能力不怕找不到這些啪拉啪啦的閃爍言詞

現在台灣的現況就是老闆心裡都只想出香蕉找全能人才...

心態不想改變也沒有人強迫你

當然是自己的問題
如果你真的有自信有本事,你本身也確實有那個價值
還要勉強自己待在只有香蕉能領的地方
怪誰?

哺啾哺啾 wrote:
唸書時,有人整天抱書猛K,有人整天抱男女友猛親..這就是差別
上大學時,有人已經知道自己將來要做些什麼,甚至於開始努力培養相關技能
有人整天聯誼,夜店,喝酒,打電動..這也是差別
工作時,一樣領22K的人,
有人沒事就加班,今日事今日畢,還沒加班費
有人時間到一定馬上走,管他事情做的好不好,反正你付我香蕉我就當猴子
過了三五年後,努力的人薪水加到40K, 當猴子的還是繼續領他的22K
然後猴子繼續抱怨政府把經濟搞得真爛,害他一直領22K
40K的人已經在準備要做投資理財,10年後他要有房子有車子五子登科


唸書時,有人整天抱書猛K,有人整天抱男女友猛親 你確定不是兩個都領22K?

上大學時,有人已經知道自己將來要做些什麼,甚至於開始努力培養相關技能
有人整天聯誼,夜店,喝酒,打電動..這也是差別 說不定一樣也是22K 沒差別


有人沒事就加班,今日事今日畢,還沒加班費
有人時間到一定馬上走,管他事情做的好不好,反正你付我香蕉我就當猴子
過了三五年後,努力的人薪水加到40K, 當猴子的還是繼續領他的22K 努力的人領40K是誰跟你說的?郭台銘還是張忠謀?
eafv wrote:
這種莫名其妙的文章台...(恕刪)


不需要那麼認真看待這版的文章 .....
看幾個抱持特定立場的...在那呼應 互推 ....
難道看不出個所以然嗎 ?
隨便看看就好別在意 ...
您還沒戳中要害
戳中要害就會自動開啓無視大法的
小弟92F那個應該就被無視了
原因 ..... 請看這 http://disp.cc/b/163-6twn



流川 風 wrote:
當你幾乎每天下班就到保齡球館報到時,有人可能到補習班報到
當你星期例假日固定跟同學朋友到KTV唱通宵,有人可能去進專努力的上課
N年後,當你可能還是苦哈哈的3萬4萬在領時,有人可能已經爬上高峰或自己當老闆了

這點我同意,
我二姊夫妻倆人就是很好的例子,
她們出社會時都只有高職學歷,
但不甘願一輩子只能成為底層的員工,
所以不斷的進修,
過了40歲才補到碩士學位,
雖然不是爬上高峰或自己當老闆,
但在職場也是中階主管。

但是到了我這一輩,
給你在職進修拿到學位又如何,
我有位同事從建教生一路在職進修讀到碩士,
老板還是拿他當小弟用...
只因為他進公司時是建教生。

面對壞事的態度,決定了你心情的高度; 做人的態度,決定了你名聲的高度; 做事的態度,決定了你成就的高度。
看起來是資方角度
那是因為一些解決的方法剛好是人不要的是要付出的會累的
而你剛好是站勞方才如此說
事實上前人經驗也多數認同努力是解決問題的法門之一
只是一些人不想承認不願面對
所以直接排除一些比較苦的方法逃避自身本來就該負的責任
不管是何世代都有人用藉口撫慰自己消除一些罪物感
為了自圓其說遂將矛頭都指向別人好達捯情感平衡
沒有合理化一連串邏輯找各種解釋會無解矛盾的
因此會看到一堆自己多麼努力而對方多麼無良說法
這樣旗號一打出就可以名正言順要求對方要負全責
但事實如何誰在騙誰別人哪會知道?

這兒說的是現在解決"個人生存問題"
在何角色就跟哪方競爭兩者都要努力
用實際做法去要求才實在有效
沒能力勞方資方會淘汰你
而沒能力資方市場會淘汰勞方也可以淘汰它
假如你都不淘汰它就表示資方有能力生存而是你自己沒能力存活
兩者是相對地~



  • 2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