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1

今日高雄5座無許可證機組發好發滿,明日中火有6座燃煤無許可證賴著不拆~中火2023年碳排2616萬噸,2026年大增為3196萬噸?

PainterJ wrote:
國家安全豈是地方媽媽會懂的。


所以假博士懂?
念法律的美花懂?
哇哩 騙人啊?

我覺得這計畫比較可行

把13.4公頃加台中五接站50公頃的地拿來蓋燃氣機組

這樣可以蓋個五台吧
蓋好同時把中火十台退役拆除不就好了

接收站完全靠二接站就好了

不要再浪費時間在五接站


---------

臺中發電廠位於臺中市龍井區臺中港電力專業區內,本計畫新建燃氣機組設置於台中發電廠廠內既有空地,用地面積約 13.4 公頃,而液化天然氣接收站區規劃設於臺中港工業專業區北側約 50 公頃之既有土地區域內
從一月就開始賺錢的台電是真滴的猛

燃煤一度1.25元
核能一度1.35元
燃氣1.7元

倒是風電一度6.36元太可怕了
太陽能依舊維持5元



去年到現在每月的淨發電量

一整年的燃氣其實都開的差不多,但是燃煤夏天和非夏天差很多

所以沒有三接站其實對燃煤無所謂
並不會有什麼燃煤增加的機會

影響的其實交給其它燃氣調度發電而已

因為燃煤都是非夏季減煤的,夏季本來燃煤就開到頂了
大家可以盡情支持藻礁公投

忽然想到7號公投
發現去年的火力發電比例是增加的
從81%變成82%......再生能源真的可憐,比例下降

不知道這幾年都在幹嘛?



7號公投:你是否同意以「平均每年至少降低 1%」之方式逐年降低火力發電廠發電量?



西布克F91 wrote:
7號公投:你是否同意以「平均每年至少降低 1%」之方式逐年降低火力發電廠發電量?


7號公投:你是否同意以「平均每年至少降低 1%」之方式逐年降低火力發電廠發電量?

重點在那平均兩字
所以只要比基準年,低於 1% * 差幾年 就算是符合
今年因為6月核二#1退役
所以鐵定跳票, 問題是今年也超過公投後兩年, 所以沒有違反的問題
不破壞藻礁蓋三接,會影響137億度的燃氣

參考官方資料

去年是綠能151億度,核能314億度總共465億度的低碳發電

2025年時綠能617億度扣掉去年的465億度
剩下151億度剛好拯救了藻礁的137億度還有剩


看樣子綠能剛好拯救了藻礁
不需中火增煤什麼500萬噸

幸虧有發展綠能才能救藻礁砍中火

大家要大力支持藻礁公投


西布克F91 wrote:
不破壞藻礁蓋三接,會影響137億度的燃氣


真的會影響那麼大嗎?



天然氣發電機組主要是看複循環那一欄
在天然氣部分, 1% 的容量因素大概相當於 10~11億度

這兩年天然氣的容量因子下降,主因是備轉率提升,
導致天然氣機組不需要常常滿載使用
今天如果因為供氣不足, 造成備轉機組減少,備轉率降低
情況就會回到106年的情況, 這時容量因素就會相對提高
以表中的數字來看, 這部分就可以彌補 100~110億度的電力
也就是說,需要其他發電來源彌補的電力頂多只有30億度
大概只有目前政府宣傳的2成左右
過客4112 wrote:
真的會影響那麼大嗎?(恕刪)


現實可能根本沒影響

影響的是儲槽容積天數而已

興達跟大潭8.9(假設公投沒過)還有中火(假設給蓋)的新燃氣機組
都面臨機組先上,儲槽還要2∼3年才會完工的情況


興達新燃氣機組也一樣
雖然機組2024,2025就上線了
但是他的儲槽2027年才預計完工,現實當然更拖沓




-------------
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3456316

台灣中油計畫在永安廠增建3座各20萬公秉地下型薄膜式儲槽,並增建2座200公噸/時的氣化設施,預計2027年開始營運,屆時永安廠每年LNG營運量可達1100萬公噸。
未來要碰到的最大問題是,拜登重回巴黎氣候協議了,台灣將來每年要花多少錢去跟其它國家買碳排放量??加上風電跟太陽能的成本,如果全部不要再補貼,不要再控制,還有多少工廠、多少人能承受的起電價???
  • 33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3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