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

「43-28=15」老師要求這樣算 家長爆氣:現在教育怎麼了

每個方式都有他的優點
而且因人而異

A 的 eigenfunction 用來解 B,不見得好解,而且可能費盡力氣也得不到正確解
相同的用 B 的 eigenfunction 去解 A 也是一樣

強迫學生只能用一種方式思考
那是錯的

如果學生用某種與老師不同的方式,能夠廣泛性算對問題
老師要說他錯
那麼老師必須接受學生的辯證
證明學生的思考邏輯是錯的
不能直接說是錯的
這也是一種生活的思想教育
日後,學生在職場上,在生活上,也會用相同的思考習慣實事求是
而不是與自己認知相左,就不是對的

所以,我們鼓勵,上課要發問
發問原因不只在於聽不懂老師在講甚麼
更在於,有不同的想法
而聽不懂老師在講甚麼,或許,學生有更適合他的思考邏輯
sogo5370 wrote:
那你為什麼不反證呢偉(恕刪)


要反證甚麼阿... 老外不認識, 只認識台灣的. 李遠哲是諾貝爾化學獎得主阿...他小時候也沒學建構式數學阿, 張忠謀, 施振榮, 學歷普通的郭董, 更普通的已故王永慶.
bob123 wrote:
要反證甚麼阿... (恕刪)

諾貝爾化學獎肯定不會只有李遠哲一個人吧?

而且...

他是化學獎耶

又不是數學獎或物理學獎

起碼舉個偉大的華人數學家才能證明華人數學教育很成功阿

不是這樣嗎?

這就是邏輯阿
我女兒先用直式算出正確答案。

再用建構去寫老師要的答案。

結果兩個都算錯。Xd

只怪我我基因太差了。陪他一起算。現在會去商店買東西找錢算錢了。你有陪小孩一起學習嗎?
中國數學家 丘成桐 (這甚至比李遠哲還大咖,沒話說了吧!)
http://tetu.tw/1_news/detail.asp?titleid=1020
中研院士:極端建構式數學 是不幸!
【記者張錦弘、李名揚/專訪】
全球數學界最高榮譽「費爾茲獎」得主、中研院士丘成桐昨天接受專訪指出,數學要因材施教,記憶與推理兼顧,不背九九乘法的極端建構式數學是種「不幸」;他強調,大量閱讀、多做證明題、少考選擇題、提升語文能力,同樣有助學好數學。
現在56歲的丘成桐,是在34歲時拿到有數學諾貝爾獎之稱的「費爾茲獎」,他昨天接受專訪時,一開始就主動談到前幾年在台灣引起爭議的建構式數學。
研究40年 離不開背
他說,建構式數學是「數學教育工作者強將自己想法加在學生、教師身上」,是個「不幸的事實」。數學多少會用到記憶,若遇到2乘以10,每次都要加10次的話,哪能進階了解更高深數學?像他研究數學40年,至今有些東西還是要用背的。
他說,美國的學校1班約20個學生,老師較可能照顧到每個孩子,發現學生不會推理,就要求先記憶,台灣30多人1班,確實比較難帶,政府應先減少班級人數、增聘老師,才能提升教學效果。
台灣很多人從小放棄數學,丘成桐指出,老師應想辦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不會推理的學生,可先教他們背解題方法,會解題目才有成就感,有了興趣才不會放棄,像他小時候一直學不會雞兔同籠,一度對數學很沒興趣,長大後才發現用二元一次方程式來解,簡單得很。
台灣國中實施常態編班,丘成桐認為有利有弊,但絕不能因為有人跟不上,就減少教學材料。班上學生程度好壞差太多,不見得要分組教學,可獎勵好學生擔任小老師,吸引他們放棄爭排名的本位主義。
博覽群書 培養深度
至於補習,丘成桐表示,原本沒什麼不好,但現在補習對學生生理、心理造成沈重負擔,連睡覺時間都不夠,反而影響學習效果。他認為,數學應考學生懂了沒,而非比解題速度,他不贊成只考選擇題,計算、證明題都應該考;因為若學生懂,卻因疏忽算錯答案,還是可拿到分數。
丘成桐的父親是學哲學的,他受影響讀了很多文史經典,他建議學生應多看報紙書刊,不要沉迷於電玩及八卦媒體。多讀書可培養氣質、深度,將來會慢慢發酵,也有助學數學,發掘好問題。
他說,語文表達能力不管在任何領域都很重要,否則研究成果再好,別人也無法引用;特別是實力相當的學者同時做出同樣的研究,表達能力好的,往往搶得先機,較易被肯定。
丘成桐說,現在網路、金融、工程等行業,無一不用到數學,入口網站Google賺大錢,就是應用數學統計搜尋;他正在研究用電腦辨識臉部,也是靠三唯空間的幾何計算解決問題。
數學界裡沒有天才
人稱天才的丘成桐說,「我學數學40年,還沒有看過天才」,他說有些數學家看到問題後,很快提出答案,卻無法深入研究;有些人解題雖然比較慢,卻可思考透徹,成果好得多,但有些題目連歷來的大數學家都沒想通,「數學家應忘掉天才這個問題」
------------------------------------------
別告訴我 丘成桐 沒得過諾貝爾獎
k6573 wrote:
直接丟魚給學生嫌教他(恕刪)

建構式數學應該是當正常數學教法無法奏效時的另一種輔助教學方式,譬如在啟智班教數學的老師就得多用這類工具來幫助學生找路理解加減法,若對一般的學生限制只能用建構方式來學數學這根本就是教學的霸凌,多年前教育部也聲稱已發文各縣市不要將建構式數學當成唯一的教法,還是有人把建構當寶,只能說自己生的孩子最寶。
我很感謝以前的數學老師不會管我怎麼算出答案的,我們常自己歸納一下就用新的方法解題,小學數學能難到那裡?背得了九九乘法表的人會不懂乘法就是累加的原理?
至於為何台灣的學生小時了了大未必佳的原因,這得看台灣的人口數,台灣高等教育水平,還有小時候的成就是自發性的還是父母的完全介入? 現在學校不會主動去填學生的鴨但父母會,被填了快廿年的鴨到大學以後,可能對讀書或研究興趣全失了,表現不如小時候可以理解
bbvvccjojotv wrote:
建構式數學,我覺得比較適合理解力薄弱的幼兒園教學,讓他們知道數學原理,到了小學後,應該使用正規的九九乘法教學,訓練心算能力。


昨天跟一位朋友談起:

朋友也是說對智能障礙的特教生,是真的要這樣的教法.
跳出一個巢臼後,又進入另一個巢臼而不自知
30公分 wrote:
簡單的數學減法,老師(恕刪)


dpp利害阿
窮人小孩只能近公立學校
逼公立學校教建構式
窮人小孩的家長又沒時間自己教小孩
所以窮人小孩會自以為建構式就是最好最快的

而dpp等掌握社會頂尖位置的人, 讓自己小孩去學心算, 直式
這樣, 窮人小孩就輸在起跑點, 永無翻身之地了
而且, 有人對愚蠢的建構式有意見,
那些自以為建構式就是最好最快的窮人小孩還會跳出來幫忙捍衛
sogo5370 wrote:
諾貝爾化學獎肯定不會(恕刪)


我覺得他們偉大就好, 你認不認為跟我有何關係 又不需要靠別人認同才能過日子

所以高斯從小就學建構式數學啦, 李因為沒學所以只能得個不用數學的化學獎... 呵呵!! 物理獎自己去古歌.
  • 2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