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中南部經濟更依賴大陸市場,為何要處處配合某綠組織?


vspebrian wrote:
沒這回事.... ...(恕刪)


你搞錯了吧! 種香菇的和餐廳是上下游關係,陸客不來造成大量餐廳關門,結果就是南部各種菜價崩盤
,可以見得你並不懂總体經濟學吧!
餐廳開門總要進大量的蔬果和魚肉吧 ,也要水電瓦斯 ,在成本很高的情況下,收入不如種香菇很正常!
但是只要餐廳關門,就會影響到這些蔬果和魚肉的採購,這是毫無疑問~
opposky35 wrote:
你搞錯了吧! 種香...(恕刪)


見鬼了, 陸客不來, 他們家的香菇照樣賣光光. 價格還比以前好......

本來是說出口香蕉鳳梨去中國. 說不贏了, 要改說觀光團. 那就改說觀光團.

陸客觀光團那一點點量, 不必吹得那麼大, 一年300萬人, 待五天, 那就是1500萬(人*天), 1500萬/365天=4.1萬人份/天

台灣人口2300萬人, 4.1萬/2300萬=0.178%, 陸客團消費的青菜魚肉大概就只佔了0.17%而已. 連1%都沒有, 就算消費量比台灣居民多五倍, 也沒有達到1%的食物消耗量. 這比重跟台灣總需求相比, 根本就是微不足道. 不可以說青菜漲跌是陸客不來造成的. 況且來台灣觀光人數也沒減少很多, 回台工作的家庭也開始增加了.

不管消費多少, 本來也都歡迎, 但是附條件的消費, 又要欠錢半年的, 又要殺價到無利可圖的. 那他就不要來. 不希罕.

台灣年輕人把人力用於工業與商業, 反而經濟成長大幅增加, 失業率降到14年最低, 出口創歷史最高, GDP全球排名從22名提升到21名. 年輕人不要把青春歲月拿去端盤子擦桌子開車, 用於創造更多產值的工商業, 對台灣的未來反而更有利.

至於水電瓦斯. 大概只有水有賺到一點點錢, 電力與瓦斯, 台灣能源都是靠進口, 大陸客來多了, 只會造成台灣對其他能源出產國的貿易逆差擴大而已. 無助於台灣累積資產. 要說賺到瓦斯電力的錢, 要台灣有自產石油與天然氣. 況且那幾年台電,中油,台水都是虧損的, 等於是台灣虧損國營企業的錢去補貼陸客消費.

把話說白了, 觀光是無法帶來富裕, 只能消化一點點失業率, 但是都是低薪與無年資的工作. 反而拉低了人均GDP. 如果觀光可以為一個國家造就富裕人口, 那馬爾地夫, 大溪地早就GDP世界第一了.

蔣介石帶來的人怎麼就全都那麼小鼻子小眼睛呢? 只為了那區區一點點觀光人口就什麼都答應中國, 連帳都算不清楚, 虧一屁股還不自知. 難怪會把大陸給丟了. 真的智商太差了. 悲哀啊.

中國恢復韓國觀光, 韓國的失業率馬上飆升到4.4%, 9年最高, 而台灣拒絕陸客, 失業率卻降到3.71%, 14年最低. 這就證明了一件事情--"陸客多, 準沒好事."

基於各產業平衡發展, 不一定要拒絕陸客, 但是, 不來也好. 真的, 不來也好

台灣失業率3.71%, 是14年最低喔~~ 呵呵. 恭喜韓國迎接陸客卻造成失業.

===========
南韓1月失業率升至4.4%,為9年來高位

時報-外電報導

南韓統計廳公布,1月經季節調整的失業率升至4.4%,為9年來高位,這是南韓就業市場自2010年1月以來的最差表現,當時失業率達到4.7%。去年12月失業率為3.8%。南韓1月就業人口年增1.9萬,去年12月增加3.4萬。 南韓企劃財政部表示,就業市場形勢嚴峻,年長者失業問題是失業率上升的主因。
==========


king_hsueh2007 wrote:
來來來你說說說看蔡...(恕刪)


IC Insights:台灣晶圓廠產能全球第一 中國第五



中國其中一半產能還是靠韓國, 美國, 日本與台灣的投資, 才有第五, 如果把這外國的晶圓廠投資扣掉, 中國的IC產業根本就是落後國家.
你去算算
臺灣晶圓廠每年賣多少給
大陸科技廠再來嘴


vspebrian wrote:
IC Insight...(恕刪)
king_hsueh2007 wrote:
你去算算臺灣晶圓廠...(恕刪)


中國大部分都是組裝後再出口所需, 並非都是中國人買去用...

不過呢, 如果跟台灣買很多, 那也只是證明一件事情, 中國非買不可. 不管他有多不想買.

華為的CPU, 都不得不跟台灣買製程. 不然他世界其他地方買不到. 中國的可靠製程還停留28nm以上的老技術, 28nm還沒搞定. 那種製程的CPU幾乎只能用於次等的低價手機了. 抄襲偷竊別人家的CPU了, 結果中國自己還是沒有工廠可以生產, 只得跟台灣買.

這世界上最笨的人就是研發自己國家沒工廠可以做的東西... 等於是贈送出口與GDP給他國的呆瓜. 華為紫光都正在做這種傻事. 不過呢, 台灣有一些公司也是做傻事, 在台灣研發的手機, 筆電, 伺服器, 電視與網通產品, 全都拿去中國生產. 這也是極度愚蠢就是了. 不過隨著中美貿易戰的開打, 逐步離開中國生產之後, 情況就好一些了. 目前紡織品已經差不多走光了, 自行車與工具機也正在離開, 汽車零件也開始有外逃的跡象, 希望美國與中國貿易戰繼續打下去囉. 以免台灣廠商繼續做這種傻事.


  • 1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