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

中国科幻的巅峰~刘慈欣

可以看"幻海航行"的YOUTUBE
裡面有中外的科幻小說視頻
看完就知道"劉慈欣"的作品真是非常特別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p1nO1bgVwks9b5EhKQGVag
jeel54321 wrote:
我確實不太會抱著科...(恕刪)


小說和科普之間的差別還是要分清處的
你可以說你不喜歡這種科幻小說而肯定科普
不過你評價科幻小說好壞的基礎也就失去了
只能說你不能接受這種文類的內在本質與架構
那又從何評論其好與壞?

其實跟你一樣的人不少
不過跟你不一樣的人似乎更多
全世界科幻小說科幻電影與動漫遊戲持續出品已經說明了一切

大家就止住了
不需要多吵了
因為這種情況下的溝通是不可能也不必要的

cckm wrote:
科幻小說是被科學包裝的幻想,
許多科學概念未必沒人知道,只是少人注意,
一個產生眾多科幻小說的國度,
科技水平不一定要多好,
但是科普出版一定得廣泛.....(恕刪)


理論上是這樣
但是實務上從瑪麗雪萊的科學怪人問世
嚴格定義下的科幻小說誕生以來
幾乎最重要的科幻小說
都出自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科技與科學強國

科幻的沃壤從18-19世紀的英國
19世紀末的法國
20世紀至今的美國
20世紀60年代後的日本(不過個人覺得日本強在動漫,原創性的小說似乎少了些)....

還有一些零星的作家
但也幾乎都是歐洲人
都是科技與工業先進國

可以說
不是科技工業乃至科學水平高的國家
肯定出不了多且好的科幻

我們台灣就是一例
1960年代張系國出現時還是科學向的科幻
他個人雖不刻意提倡科幻要有點硬底子
但因為理工科出身的關係多數科幻作品還是有硬科學為底
不過後來他似乎也沒有往這邊發展
而是愈寫愈軟、愈寫愈太空歌劇(個人觀點)或"太空史記"

後來台灣的科幻更一路往文青白左LGBT滾去
別說科不科學了
根本就不知所云
oviraptor wrote:
我們台灣就是一例

國內的科普教育不被重視,
從前如此,現在還是一樣,
許多人的科學知識不是來自科普教育和科普資料,
而是來自電影,小說,FB,甚至名嘴.

科幻的沃壤從18-19世紀的英國

那年頭歐美之外各國還在農業社會,
受過基本科學教育的人根本不多,
連識字率都普遍不高,
哪來科學觀念???

但因為理工科出身的關係多數科幻作品還是有硬科學為底

張系國科幻小說的科學成份並不脫一般大眾對科學的認識,
小說用的科學知識太深入,就變成教科書,不會有人看,
不管是艾西莫夫還是張系國的作品都是一樣,
麥克克萊頓倒是塞了不少科普到他的作品裏.......

cckm wrote:
麥克克萊頓倒是塞了不少科普到他的作品裏.......
...(恕刪)


他的學識背景也是很強大的
20202020

Devin1927 wrote:
地球的存在與意義,跟整個太陽系是一體的,移動了地球,什麼也得不到
內褲外穿的超人很多很多年前就移動過了.

可沒聽過人嘴什麼美國愛幻想之類的.

小說也能嘴成這樣,有一套,,,
Devin1927 wrote:
我沒有看過小說但是...(恕刪)



你知道流浪地球的概念
其實台灣的科幻小說家黃海
早在1970年代的科幻小說裡就寫過了嗎?

地球搬家
恐怕在全世界的科幻界這都不是首創
我小時候看宇宙戰艦大和號
裡面有一個彗星帝國
其實也就是把小號的母星當太空船在宇宙裡航行四處侵略

但是只有劉慈欣費盡心力給他理論上的可行性發展
(當然還是有人認真計算後吐槽)

其實每個小說都有它的設定
艾西莫夫的機器人三定律根本沒有啥可行性
他提出來就是要卡情節給小說裡的人物製造難題的

流浪地球的設定就是太空船無法造太大
不夠大,在長達數千年的宇宙流浪過程裡就無法自持
加上人們戀家戀土地__
安土重遷的終極版----
所以最後決定連房子一起搬家....

個人覺得這個腦洞還可以接受啦
畢竟是科幻
不適科普


Devin1927 wrote:
我沒有看過小說但是...(恕刪)


你猜 100年前的人能不能幻想到
我们现在在一个发着光的平面里
敲着键盘
互相嘴炮?

要是他们有人这样想
那绝对是疯子
你说对吧

20202020
  • 1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