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4

核能或火力 -- 真相與謊言的懶人包MKII

stunmaker wrote:
您點名比爾蓋茲不是指...(恕刪)


泰拉公司不單單只有行波反應爐這個項目。
再來我也說了。就算是行波反應爐。
科技與時具進。一樣的名稱科技大幅進步。
你一點都不覺得奇怪說為啥我們都說他錯。
然後相關這些的反核團體相關的網站。臉書。影片等等都鮮少有反對的言論?
因為他們會刪文跟封鎖他們反駁不了事實。
然後你就只會看到只有穿這現實外衣的謊言。
stunmaker wrote:
爆炸是反應爐內的水...(恕刪)


直升機第一次抗命
後面去沾醬油灑了一下有轉播

燃料棒高出水面鋯水反應就產生氫氣
就算別的機組排氣到四號機
最多就一起炸

但如果那要成立
要隔壁三號機廠房的圍阻體用專管排到四號機廠房
三號機廠房比四號機廠房先炸
管路都有閥控制
三號機圍阻體的氫氣要怎麼到四號機廠房?
oldchang1205 wrote:
用久了當然會滿,放...(恕刪)


https://en.wikipedia.org/wiki/Lewis_Strauss#Electricity_%22too_cheap_to_meter%22
In 1954, Strauss predicted that atomic power would make electricity "too cheap to meter
看看美國1954年當年說
核能有一天會變得「太便宜而不值得計量﹝成本﹞」了。

那年代對核電廠
再循環的希望跟理論
之後商轉變怎樣?
stunmaker wrote:
問題25.未來發電比例為何?

答: 2025年以2500億度估計

方案一(行政院版本) : 火力80%+綠能20%
方案二(啟用核四,綠能不增加) : 火力87%+核能8%+綠能5%
方案三(啟用核四,綠能同政院) : 火力72%+核能8%+綠能20%
方案四(啟用核四,延役核三,綠能不增加) : 火力82%+核能13%+綠能5%
方案五(啟用核四,延役核三,綠能同政院) : 火力67%+核能13%+綠能20%
方案六(啟用核四,延役核二核三,綠能不增加) : 火力76%+核能19%+綠能5%
方案七(啟用核四,延役核二核三,綠能同政院) : 火力61%+核能19%+綠能20%...(恕刪)


發電比例這是假議題。
因為綠能是無法正確預測數據的,政府只能確認自己要蓋多少機組容量。
所以問題可能要改為...

Q:未來發電機組容量的比率為何?
A:基載電力(火力+核能+水力等等)要夠扛住台灣在沒風沒太陽時段的所有電力需求。
之後風能和太陽能的綠能方面,就看政府願意撥多少預算去蓋。

如果台灣沒風沒太陽的電力需求是100%
那麼,行政院版本,其實可能就是=>[火力機組容量,蓋到滿足100%需求 + 綠能機組容量,蓋到滿足25%需求]
====

如果行政院是[火力機組容量,蓋到滿足80%需求+綠能機組容量,蓋到滿足20%需求]...那晚上沒風的話,就可能會有最高達到20%的電力缺口,造成全台大停電了。
核廢料的解決或核融合的發展時程,比起儲能技術或設施,那個比較快?

孤鴻海上來 wrote:
發電比例這是假議題。...(恕刪)

jeiweng wrote:
核廢料的解決或核融...(恕刪)


核廢料的解決<<<這個比較快.
至於儲能...南韓日前才發生儲能系統火災.消防隊到現場而看著它燒掉
反駁不了就惡意檢舉,真是一群垃圾農企粉!
jeiweng wrote:
核廢料的解決或核融合的發展時程,比起儲能技術或設施,那個比較快?
(恕刪)


Answer:核廢料
核廢料在上個世紀有開核電廠的,就已經知道解法了。台電的規劃也是照著走,就是水池冷卻=>乾式儲存=>最終處置。

但是台電宣導不周,在乾式儲存自己都定案了,才跟當地居民代表講,搞到大家很不滿。
台電以往均向區民說用過核子燃料需貯放在水池中,區民就質疑如今為何卻要採行乾式貯存?

https://www.taipower.com.tw/tc/page.aspx?mid=221&cid=178&cchk=e0d74f26-4575-40f6-bf38-54a60cd2613e

另外所謂的核能終結者也拼命製造流言,在講什麼核廢料可以放自己家裡,做一堆錯誤的宣導。其實核廢料只要合格裝桶隔離輻射,就都很安全。不過核廢料裝桶後即使安全無虞,也全都不會草率的放民宅。
(1)低階核廢料=>台灣所有設有核子醫學部的大醫院,應該都有幾桶。像台大核子醫學部、三總核子醫學部、長庚核子醫學科...等等。核廢料並不會放你家,但是可能放你家旁邊醫院裡。
之後回收減容集中放置的話,台灣放蘭嶼大家都知道,另外之前google過,瑞士有放在阿爾卑斯山麓Zwilag,德國有個廢棄鹽礦坑Asse II mine有放, 法國Andra's centre de l'aube有放...本來問題就不是很大。因為輻射量很低又裝桶有做隔離輻射了,電力公司員工近距離巡檢也不會死。但全世界都不會放民宅。
(2)高階核廢料,廠內水池冷卻=>靠核電廠提供不中斷的電力,引水做水冷,當然不可能放民宅。
(3)高階核廢料,廠外乾式貯存=>裝桶之後一桶高度超過6米,重量超過一百公噸,當然不可能放民宅。但是有了這麼厚重的桶子隔絕輻射,運輸車的司機距離很近也安全的很。
(4)高階核廢料,最終處置=>是要深埋在幾百公尺的地下,當然不可能放民宅。安全性也不會有問題,台灣衡山指揮所,就是挖洞讓總統等高官可以在戰爭時期進駐,應該都能躲過核子彈跟輻射了,核廢料最終處置深埋在幾百公尺的地下,比衡山指揮所的防禦力更強吧。總統、五院院長、各部會首長都不用擔心核廢料深埋才是。

其他的話...
核融合是未來科技,現在講這個跟說夢話差不多。
儲能技術目前限制還很多,大規模的儲能技術很多都還在實驗階段。比較有名的像特斯拉老闆馬斯克,在澳洲蓋了個世界最大鋰電池蓄電系統。但是鋰電池不是會衰退嗎?不知道能用幾年。到時候退役就產生海量的廢棄鋰電池,感覺一點也不環保。




孤鴻海上來 wrote:
儲能技術目前限制還很多,大規模的儲能技術很多都還在實驗階段。


儲能技術不是只有電池儲能而已,"最成熟"的儲能方式就是"水力抽蓄發電",成本也不高,但是有破壞生態,場址尋找不易等缺點。

孤鴻海上來 wrote:
比較有名的像特斯拉老闆馬斯克,在澳洲蓋了個世界最大鋰電池蓄電系統。但是鋰電池不是會衰退嗎?不知道能用幾年。到時候退役就產生海量的廢棄鋰電池,感覺一點也不環保。


鋰電池儲能並非不能大規模儲能,而是面臨一個問題,就是:貴,太貴,非常貴!!
環保問題我倒是覺得問題不大,因為集中式的鋰電池,要循環再利用,反而問題不大。

孤鴻海上來 wrote:
如果台灣沒風沒太陽的電力需求是100%
那麼,行政院版本,其實可能就是=>[火力機組容量,蓋到滿足100%需求 + 綠能機組容量,蓋到滿足25%需求]
====
如果行政院是[火力機組容量,蓋到滿足80%需求+綠能機組容量,蓋到滿足20%需求]...那晚上沒風的話,就可能會有最高達到20%的電力缺口,造成全台大停電了。


以上的問題非常的重要,這都是蔡政府故意打的迷糊仗--20%的綠能指的是什麼??
台灣電力需求若是100,綠電20%是指
1)火力100+綠能25(這樣綠能佔比才是20%)?
2)火力80+綠能20
如果是1,那就表示要多蓋20%的火力發電廠,以深澳電廠花1000億僅能發出60萬千瓦的電,若要達到台灣4000萬千瓦的20%,那就要再花一兆三千億的多餘的火力電廠。這都應該算在綠能發電的成本裏!!
如果是2,是不用多蓋火力電廠,但就表示如果風力和太陽能沒達到預定的發電量,那台灣就等斷電!!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B9%B2%E5%BC%8F%E8%B4%AE%E5%AD%98%E6%A1%B6
1990年代,NRC不得不多次介入,解決乾式貯存桶因焊接瑕疵而導致的開裂和質量問題。氦氣進入有的桶中,造成乏燃料棒溫度升高和棒體的加速腐蝕。[7]2008年,NRC的指導文件要求裝入乾式貯存桶的燃料棒必須經過至少五年的冷卻。[8]該文件還稱,用於美國的乾式貯存桶需要能夠抵擋洪水、龍捲風、彈丸、極端溫度和其它不常見的情形

就過渡的以前理論就冷卻池放一下就再循環利用

但那搞的不怎樣只能看那能不能用了對嗎?
  • 29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9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