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nfan wrote:漢人不僅佔原住民土地,甚至連人帶骨,都榨個徹底......(恕刪) 那是因為當時的漢人並不把原住民當作人 ....要不然閩客械鬥相殺了一百多年 , 可沒有發生過吃對方屍體或是將對方骨頭熬成膏這種事情 ~~
angelo2813 wrote:疑?我以為早期漢人跟原住民都在互打,而且鄙稱原住民是番仔,會有大規模聯姻洗基因可能嗎?...(恕刪) 當時有錢人三妻四妾 而窮苦人一生打光棍是很正常的 ~即使是窮光棍 也難以想像會去飢不擇食會娶原住民 ~ 畢竟人均壽命也不高 , 那個年代還沒啥養兒防老觀念 ...事實上根據日本治台報告 , 19世紀末期台灣的人均壽命僅28歲 ~
piwu0536 wrote:那個年代還沒啥養兒防老觀念 .....(恕刪) 圖表哥倒底在講什麼啊?古時候不養兒防老,還等發社會福利?中國當年平均壽命也很短,他們就不婚不生了嗎?說娶原住民的是「飢不擇食」.... 那高金素梅跟很多外省朋友也被你罵了老兵娶原住民很常見,我認識好幾位這邊卻認為當年單身漢沒帶女人,不跟原住民,是用無性繁殖出下一代?在邏輯上沒辦法蒙混過去,母系粒線體也証明了很多是跟高金一樣不過除了以色列之外,血統跟國籍無關林醫師的研究,是拿來拿來戳中國民族主義的大一統神話
TD4 wrote:圖表哥倒底在講什麼...(恕刪) 唉 ~ 你可能搞不清楚當時的漢人是如何看待原住民的吧 ?漢人與原住民平等觀念 , 是日治時代才慢慢養成的 ~ 當然 一直到現在 , 只剩下少部分人會以歧視性字眼(如某南部女性立委)來稱呼原住民就是了 ...至於早期來台漢人 , 除非是有錢人 , 要不然根本是活不到衰老的年紀 ~ 你知道當時的人均壽命才幾歲嗎 ? 不知道的話自己google吧 !所謂養兒防老 那可是當時有錢人才能享受的喔 !!
TD4 wrote:林醫師的研究,是拿來拿來戳中國民族主義的大一統神話 可是我覺得中國並沒有所謂民族主義大一統的論調耶!如果他們提倡民族國家, 那應該分裂成好幾個國家才是. 可他們都是在宣傳連金毛碧眼的少數民族也以當中國人為榮, 顯見並不是用血統來論中國人的, 反而是我們這邊某些陣營人士一直在用血統文化撇清關係.我覺得這是毫無意義的作法, 我們會跟對岸關係錯綜複雜, 是地緣的關係, 這不是改名換國號不講中文就可以解決的. 正面的作法是要對岸越平穩, 我們越不會被流彈打到.
piwu0536 wrote:那是因為當時的漢人...(恕刪) 你說沒有通婚?不當人看?隨便找個例子好了郁永河的《裨海紀遊》中,就記載了平埔女子熱情好客的一面。清領時期,臺灣漢埔通婚最著名的例子,就是張達京與岸裡社女子的婚姻。張達京是廣東人,20歲那年到臺灣發展,定居臺中岸裡社(今臺中縣神岡鄉),他憑著誠意和努力打入平埔社會,在一場瘟疫中為岸裡社族人治病,贏得居民的好感,岸裡社土官阿莫為了報答張達京,將女兒嫁給他,使他成為「番仔女婿」。從此張達京魚躍龍門,憑著女方的財力和勢力,加上個人也頗為積極,開展了他一生輝煌燦爛的事業。1725年,張達京擔任岸裡社首任總通事,作為漢人和豐原地區巴宰族的翻譯,為了讓平埔族人學習漢人的飲食習慣,他教導平埔族人如何耕地鑿水,並以「割地換水」方式開墾土地,招募客家佃農收取佃租,聚集當地富豪組織「六館業戶」,開鑿葫蘆墩圳,不到幾年,便已成為巨富。不僅如此,只要地方有亂事,張達京也熱心平亂,還曾經因此前往中國面見雍正皇帝,得到御賜紫龍袍一件,加封守府及七品京官,好不風光。張達京的人生,自娶了平埔族女子之後,就此出現重大的轉變。
TD4 wrote:老兵娶原住民很常見,我認識好幾位這邊卻認為當年單身漢沒帶女人,不跟原住民,是用無性繁殖出下一代?...(恕刪) 老兵娶原住民是因為當時已有平權觀念 , 與早期漢人殺"番"做"番"膏 , 原住民出草砍漢人的年代已經差很遠囉 ~~不過大多老兵還是終身未婚就是了 , 要不然就是後來知道返鄉無望 三四十歲後才娶的 ~而早期來台漢人 , 除非是攜家帶眷有錢人 , 要不然根本是活不到這個歲數哩 ~
DannyHwang wrote:可是我覺得中國並沒...(恕刪) 中國那邊的官方說法是政治上的「中華民族」老一輩統派,左岸民眾甚至官媒寫手程度低、沒有人類遷徙或遺傳學知識的仍然常常搬出炎黃子孫跟血統論來遇到這種連種族、國籍之別都分不清的最好辦法就是叫他別亂認親
不過大多老兵還是終身未婚就是了 , 要不然就是後來知道返鄉無望 三四十歲後才娶的 ~而早期來台漢人 , 除非是攜家帶眷有錢人 , 要不然根本是活不到這個歲數哩 ~...(恕刪) 你這個論點也太薄弱了吧?老兵被反攻在即的宣傳騙了而且在蔣家軍隊內好多年限制不能結婚早期來台謀生漢人幹嘛要等活到三四十才找女人成家?邏輯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