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

歷史這樣讀會通嗎?

lordkikuko wrote:
搬出「我們選贏了要不然要怎樣」的人需要與其認真嗎? 哈。...(恕刪)

如果輸家還有點骨氣
請務必「認真」面對 "輸/贏" 這個痛苦的教訓吧

因為認真也好,不認真也罷
輸了就是輸了,沒啥好說的
但,千萬不要輸不起


民主政治就是如此:
贏者全拿!
贏家通吃!

贏家就代表著多數民意
所以現階段贏家當然可以為所欲為
這也是多數選民賦予他的執政權力,不是嗎?


對於看不慣的政策可以表示反對/生氣/上網罵/callin罵...
也可以積極參與集會遊行/連署/罷免...
但如果最終通不過門檻又能耐他何?

所以請「認真」看待「輸/贏」
知道自己怎輸的
知道對方怎贏的

"認真" 自我反省
"認真" 徹底改革
"認真" 下次再來

看看下回多數民意會不會因為你的 "認真" 而改為支持你?
跟那哪有關?

不然把此項議題公投看看阿?

kantinger wrote:
不然把此項議題公投看看阿?.(恕刪)


你以為國會最大黨敢嗎?
KCLin0423 wrote:
哀,反正一個國家笨的人比較多嘛!
操弄一下,他們也沒甚麼感覺的!
而選票權重都一樣的呀..(恕刪)

聽說這回美國大選好像也印證了這種現象.....

CA91007 wrote:
以前念高中念歷史準備考試時,那時真希望我們沒有歷史
現在如你願囉
Andrea Holmes wrote:
這麼霸道啊!還霸道得理所當然。

不會吧?
輸了就說對方霸道?
幫幫忙保留點輸家風度吧!


Andrea Holmes wrote:
當對岸就是不讓你參與國際事務、就是要封殺你,還跟你說只有我有發言權,你沒有發言權的時候,想必也是無能為力伏首稱臣囉。...(恕刪)

您說的對極了~

一旦站上國際舞台
誰有實力,誰才有發言權
誰的拳頭大,誰就擁有主導權!

「槍桿子出政權」不是喊假的!

「武力威嚇 + 經濟優勢」才是擁有實力的硬道理!不是嗎?
好像很可惜 課綱這樣排

這種歷史地理對文史老師相關之類的的有幫助

大多數是拿來考..考...考...分個記憶力高下

對內有用對外以數理邏輯語文類較有幫助

個人覺得可惜這樣編排

但時代在變府合現在年輕學子的fu比較適宜



百年而後
這樣的史觀,不會讓子孫覺得榮耀的
百年而後
如果台灣經濟更爛
這樣的史觀恐怕會被當成屁

以台灣(華人)的教育方式
老實說隨便找一個三十歲以上的人
問他歷史與朝代
其實也都只會一些大綱
為了考試當初每個人都背得要死
結果還是忘光光
國民教育的歷史教育
我認為首重在於培養大角度的史學觀
也就是讓學生對歷史產生興趣

我們應該是培養人民對歷史有興趣
真的產生興趣了自然就會自己去深入研究
俗話說以史為鏡
重點在於史書的質而不是量
書寫得好比較重要
可惜歷史課本都是流水帳之類的
一些制度法律也是條列出來說一下
沒有配合當時的背景詳加分析
讀這種歷史本來就是完全沒用
改個方式也好

台灣史雖然內容不多
但是因為不多而且是近代
所以反而可以詳細知道興替的背景與原因
我讀了一些覺得內容反而還不錯
比起中國史好多了
至少對於開眼界與增長見識是有幫助的
當初我在學生時根本沒機會接觸

中國史那麼長
不是歷史學者本就不可能細讀
如果改成大綱式的教
聚焦在文明角度的演替變化來說
這種方式真的會比較好
過去的那種強要學生背一些朝代人名官名的改制之類的東西
真的很糟糕也很沒用

不如針對大時代轉變的一些重點
比如朝代的統一與分裂的背景原因來詳加分析
以兩大分裂時代做為分隔中世紀的主軸
五華亂華與五代十國的前後朝代的各種種族文化背景原因
並且加入一些重點事件比如肥水之戰的前因後果來代入解釋
從更大的文化與種族的興替角度去分析統一與分裂的各方原因等等
而不是舊式的朝代流水帳
如果能對比西方史的文化進展來論述
這種方式對學生的啟發絕對比較好

舊式的死背歷史真的很痛苦
而且真的有問題
比如唐帝國根本就是北方胡漢混合後的新種族帝國
已經不是漢朝的漢人文化了
舊式中國歷史則都沒提李家的胡人血統
唐朝之所以強盛
靠的就是胡漢文化混合後所帶來的新風氣
武則天能夠成為女皇也是這種新文化的影響
舊式的流水帳中國史教科書
這些文化重點都沒提及
世界史的蒙古帝國與舊式中國史的元朝
更是丟臉丟到國際上去了
這就是專制下的古舊歷史的大毛病
專制者用歷史來強調有個所謂的朝代傳承正統地位
事實上這根本是把歷史竄改成專制宣傳工具
現在歷史早就不是專制工具
過去的那種老舊的朝代流水帳也早該要淘汰了
不只會造成學生對歷史的反感
而且也沒有任何啟發的作用
更無法培養歷史的興趣與熱誠

此留言已刪除,將移至資源回收區,請勿回應。
  • 1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