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

看來錢沾蓋軌道是勢在必行了……一意孤行了


Wow_Senior wrote:
你看過了,然後只有批評前瞻就是批評愛台12的想法!?
前瞻諸多爭議之處的其中一點就是你現在拿來以合法形式來掩蓋非法行為的藉口一樣.
一大堆明明就是別人的計畫,別人的建設,你憑什麼納入在前瞻裡面魚目混珠!?
這已經不是收割了,更不是刨竊.這種惡劣的行徑我還真想不到形容詞!


大概有點誤會,先聲明一下我是反錢沾的。這年頭用暗酸的容易誤會,還是明文注解一下好了。

我覺得 kaihouse 大大應該沒有細看過前瞻計畫跟愛台12建設的細項,不然他不會不知道前瞻有若干項目是從愛台12建設幹來的,然後才會有下面的護航文:

kaihouse wrote:
翻譯:總而言之,就是建設不能給現在的政府做,做得好又會繼續執政那該怎麼辦?


迷之聲: 這樣不是露餡講明錢沾就是為了下次選舉綁樁的計劃嗎?

budinx wrote:
你真的看過前瞻計畫的詳細內容嗎?


於是我質疑他真的知道前瞻裡面在搞些什麼 "建設" 嗎? 裡面列的很多項目要不從愛台12建設幹過來用,要不就是一些原本就有要排定執行的計畫,幾乎沒有什麼是前所未見大刀闊斧的 "前瞻" 新建設。然後他拖了愛台12建設下水:

kaihouse wrote:
愛台12項建設比較讓人印象深刻,振奮人心,除了經費數倍於前瞻計畫,論述更加詳細,每一項建設都讓我們切身體驗,政府投入鏗鏘有力,迄今仍沐其恩澤。


我的理解是他認為愛台12建設花了數倍的錢結果華而不實,不像前瞻好棒棒花少少錢做大大建設一百分 (其實上前瞻規劃總投入資金是1.5兆不是八千億,反過來愛台12建設若干項目也還沒做,有的變成前瞻的一部份,所以總經費不至於是 "數倍" 的規模)。


再來,之前酸愛台12建設的例如這篇 http://news.ltn.com.tw/news/politics/paper/735760,裡面用的說詞拿來自打臉前瞻其實也很順的。其實民進黨上台後這種自打臉的舉動不勝枚舉,上台前批愛台12建設,上台後自己提了一個愛台12建設之民進黨版的錢沾,又例如一樣是中華台北名義參加WHA,上台前是喪權辱國愛國學生氣得要痛罵官員的行為,上台後是沒有矮化國格堅守主權的行為,搞到現在人家乾脆嫑嫑直接不讓你去了。

至於錢沾到底會不會出現更多蚊子館蚊子軌道,大概只能拭目以待了,除非能罷免成功換個不會亂搞的人上台。

budinx wrote:
大概有點誤會,先聲...(恕刪)


那真是抱歉.SORRY
至於那個來護航的...他氣好弱.存在感有夠低的...
反駁不了就惡意檢舉,真是一群垃圾農企粉!
如果前瞻裡面有愛台12項建設的點子,那不是代表這個好點子可被大家接受的嗎?現在在爆炸前瞻亂搞的人當時也有爆炸愛台12建設嗎?還是這個建設只能我支持的政黨做?
kaihouse wrote:
如果前瞻裡面有愛台12項建設的點子,那不是代表這個好點子可被大家接受的嗎?現在在爆炸前瞻亂搞的人當時也有爆炸愛台12建設嗎?還是這個建設只能我支持的政黨做?

反過來也順便問一下吧?

現在在支持前瞻建設的人當時也有支持愛台12建設嗎?

喔,大概是把項目中喜歡的留下來、不喜歡的踢掉 ... ?
行至水窮處,與人云亦云。〔薪水是零元,還活得下去〕。

kaihouse wrote:
如果前瞻裡面有愛台12...(恕刪)


Wiki我是不知道是誰去維護的。
但我是建議你找來看一下。
整理的相當清楚。
就光軌道的部份。
新北市列了三項。
不是施工中就是核定完成。
兩項在愛台。一項新北市自建。
然後現在都納入在前瞻。
是當全國人口最多的新北市民通通都是智障還是腦袋裝大便哩!?
不單單這個。還有很多。
這已經不是收割還是刨竊可以形容的了。
反駁不了就惡意檢舉,真是一群垃圾農企粉!
新竹市正式發難

時代力量新竹黨部主委邱顯智等人,今天上午到新竹市議會大門召開記者會,指新竹大輕軌計畫無法解決新竹科學園區交通問題,要求市府召開公聽會、資訊透明化,以免輕軌黑洞拖垮新竹市財政。
邱顯智與政策研究組長林彥甫等人指出,他們問過竹科上班族會不會搭輕軌上班,多數人回答:不會。他們解釋,新竹市北區竹科上班族集中地的荷蘭村以及大鵬新城、美學院、延平路一帶社區不走輕軌,輕軌也不會經過竹科幾個大廠,上班族認為開車、騎機車會比輕軌方便,因此若沒有整體規畫,註定輕軌會是失敗的計畫。他們曾做過短暫的網路民調,不會搭輕軌的人也是多數。

邱顯智說,他在德國念書,光是海德堡就有五條輕軌,輕軌不是不能蓋,但要蓋在對的地方,新竹市政府如評估、規劃設計不當,輕軌最後很可能淪為使用率低、拖垮市府財政的大錢坑。過去22年有4任新竹市長都喊著要蓋輕軌,也做了4次的可行性研究,卻沒有一次有進一步的執行,所以多數市民是既期待又怕受傷害。

時代力量向市府提出三大訴求,第一,公開大新竹輕軌計畫的評估結果,包括財務可行性、交通需求面以及替選方案成本效益比較。第二,召開各區公聽會,廣徵專家學者、市民對於輕軌建設之意見。第三,提出整體大眾運輸網絡規劃,包括市區公車、公共自行車及人行空間。

林彥甫說,市府至今除了簡單的路線示意圖外,沒有公布任何細部資訊,卻要花新竹市民180億元,近乎於今年新竹市197億元總預算。假如沒有整體大眾運輸網路的規劃,單以輕軌很難解決新竹市的交通問題。且公車系統與人行空間的完善與否勢必都將影響民眾搭乘輕軌的意願,市府在推動輕軌時,務必要一併提出新竹市大眾運輸網絡的整體規劃與改善方案。
高捷十年還在虧
桃捷虧了一半資本額
很難想像其他地區的捷運如何不虧
彰化一年流失人口約六千人
未來少子化
蓋彰化捷運是打算虧到死嗎?

ysl_66 wrote:
蓋彰化捷運是打算虧到死嗎?

彰化捷運一部份是中捷延伸,台中會扛著.
虧錢其實也無妨,後人只會記得:
甲首長蓋了捷運,乙首長卻把它搞到虧損......
能一意孤行,若成功叫有能力,擇善固執!

重點是黨團快速通過,又缩回來!

另人覚得很弱!!

大部份熱鬧一奌的縣市長競選時選舉支票
都有捷運軽軌!如新竹市前市長!!
為了少數虧待多數!真的很弱

公車路網搞好先啦, 如果輕軌註定虧了, 為什麼不先貼錢貼錢建置公車路網, 再灑錢廣告培養運量, 證明大眾需求是如此龐大到沒軌道不行


專訪北捷董事長董瑞斌 「捷運不浪漫 ,『養捷運』才是錢坑」 (林麗玉報導 )

「蓋捷運之前是一個煩惱、蓋好每天營運是另外一個煩惱,二十、三十年要汰舊換新又是另外一個煩惱,捷運不是大家想像那麼浪漫,捷運不能解決所有問題。」

前瞻的「軌道建設」,吵了一個多月,各界爭論不休自償性債務,讓高雄、臺中、新北各自提出財務規劃,這些蓋捷運的財務規劃表,數字算得漂漂亮亮,走過21年的台北捷運,這時候才剛要開始面臨軌道運輸折舊的重置基金越來越高的困境。

台北捷運公司董事長董瑞斌說,許多縣市搶蓋捷運,蓋是一大筆錢,其實「養捷運」才更是一個大錢坑。

台北捷運每天開門營運,一天的成本就是四千多萬,如果遇到颱風天停班課沒人搭,沒了票收,就是4千萬的虧損。攤開北捷2016年的財務報表,一年營收193億元,全年稅前盈餘15億元、稅後還有12.5億元,如果單就表面數字看,北捷這家93億元資本額的公司,有12.5億稅後盈餘,多麼漂亮的成績單。但,董事長董瑞斌卻憂心,財務真的這麼漂亮嗎?其實北捷運輸本業是年年虧損。

董事長董瑞斌說:「去年本業只虧2億元,過去還曾經一年虧過7-8億元,一家本質好的公司,應該要本業賺

錢、業外也賺錢,如果只能靠業外收入,這不是長久之計,北捷每跑一公里,每個人上車就是虧損,搭乘越多、虧得越多,台北捷運本業佔83%、業外收入17%,但卻是靠業外收入來彌補本業的虧損」

身為北捷董事長,看著台北捷運每天穿縮在台北市的地底下,肩負運輸重責大任,這是身為每一位北捷人的驕傲,但董瑞斌還是要忍不住地說,「養捷運並不是這麼浪漫、容易的事。」

臺中市長林佳龍曾說,「該不該蓋捷運是蛋生雞、雞生蛋的問題。」北捷經驗幫大家算一算,一條捷運要多少人搭,才能打平每天的人力、電力成本?董瑞斌說,捷運光一條路線,人力就要至少雇用一千人,一年人事成本就要八億,加上清潔委外、用電等變動成本,一共總成本要16億,這16億元要賣多少票才能損益平衡?北捷每張票收平均22元,也就是說,一條路線至少每天要有20萬人次來來回回搭乘,才能收支平衡。

但這還不是所有的成本支出,對台北捷運來說,其實最大的財務壓力,還有「重置基金」的固定成本,什麼是重置基金?董事長董瑞斌用簡單的話讓大家理解,捷運每年都會折舊,車廂使用超過20年、老了不堪用,這都需要汰舊換新,而北捷每年負擔這樣的重置基金就佔財務的25%,換句話說,捷運越開越久,這樣的成本就不斷往上加,尤其北捷正進入20年「重置基金」成本的高峰期,在運量不會大幅成長的現實下,是要股東拿出錢來增資?還是要政府再度拿錢出來補貼。

董瑞斌說,「重置基金五年是一個級距,這一個五年45億元,下一個五年週期變成49億元,往上跳一階資金就跳一階,另外人事成本,每一年都會跳級,幾等幾級,一年會增加百分之一6千萬元,每一年增加跳一個週期,就是五億元,北捷目前一年也不過賺12億元,電價也會越來越往上漲,這都是要養一條捷運每天要花的成本,本業的成本都是一路往上漲。」


北捷幸運的是,每天有202萬人次運量,年年虧損的本業,還有業外營收支援。而聊回「蛋生雞、雞生蛋」,捷運人口的培養,真的只要路網夠密,就能養得到捷運人口?相信還要相當多的條件配合,台北市土地幅員不大很快就能將路網建置,加上人口密集夠,都會區開車成本高、過去民眾運輸習慣也多是公車,這些條件都是造就捷運人口養成很重要的關鍵。

但反觀高雄,機車運輸成本最低,也是捷運最難吸收的族群,高雄已經蓋了兩條捷運,全台各縣市的機車族比例,還是高雄最高?

前瞻軌道建設將在全台遍地開花,各縣市努力爭取建設的同時,爭取到了,接下來的問題,才是挑戰的開始。
  • 1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