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

最近有關於八田與一的新聞,讓我懷念起了孫運璿先生..........

在我個人認知
孫運璿是極少數在台灣可以稱做政治家的人

其他現今一大堆台面上的最多只能叫政X 或是政治垃X
寧願他被淡忘也不想這樣傑出貢獻的前人被挖出來鬥,真是悲哀的時代。
peter670520 wrote:
我真的納悶,八田與一要該德基壩,但當時沒有中橫,怎麼蓋...(恕刪)


http://www.tri.org.tw/per/53/53-40.pdf

沒有中橫,怎會有達見?




skistosais wrote:
戰後台灣電力的修復,要寫「台灣人、日本人是主力」才對,而不是講成神話。

日據時代,日本人當家,台灣人只能吃蕃薯籤。
經國先生走後,台灣人當家,台灣經濟每況越下,台灣未來電力凶多吉少。

cysmc023 wrote:

如果孫運璿沒生病,
哪會輪到李登輝,
如果不是李登輝當總統,
台灣哪會變成鬼島,
太多的如果,
只能說台灣太衰了....,...(恕刪)


我也是認為如此,小蔣為了讓台灣人出頭,需要高層中,一定要有台灣人,而李登輝優點不少,但到現在的行為中,我個人是認為,當時的他的確汲汲於爬上高位而努力,但上頭有其他人或政黨的壓制下,他無法暢所欲言,所以很多自我的觀念就被壓抑下來,等到2000年換了政黨,他就真的發出自己的聲音了。

李登輝我有看到一個特質,就是清除異己,保留自己,不然如果KMT的勢力還夠大的話,宋楚瑜不會僅止於此。

講到孫運璿,我也看到一項事實,就是在位者如果心胸不夠寬大,無法放下權力,保護自己栽培出來的新人,那底下的人只好奉持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不錯的最高工作準則,只要求55歲無缺點退休,一直領退休金到離開。孫運璿那一批人是小蔣栽培出來的,全力支持他們做事,有問題自己幫他們解決,這種政府做事方式,在現在已經沒辦法實行了,因為會被冠上極權政府。
"NIKON D200"+"12-24 F4"+"24-70 F2.8"+ "50mm F1.8"+"70-300G VR" +SB800
孫運璿在1945年下半年就到台灣了,我有人證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638&t=3706497&p=7#47930565

這證人在日本台電時期就是台電人了,高興的是現在2017/4了老課長還活的好好的!
至於對孫先生的評價,他們一群人是說: 你也是大學生,你33歲時,台電交給你,你會嗎?
這是他的任職令,正本放在台電的北火博物館
lovejerry999 wrote:
同一個人,
說法卻不盡相同..........


請問他對於大甲溪的發電廠開發的敘述哪裡不一樣?


bublegun wrote:
沒有機電處的來源先提出來



1947年台電第一屆董監事會,決議後才有「機電處」的啊。


Nuke worker wrote:
請問他對於大甲溪的...(恕刪)


在台綜院的那一片文章中,
提到有關大甲溪開發計畫,
是日本人將整套計畫交給其父親保管,
其父親則於日後轉交。

但在另一篇文章中,
只提到大甲溪開發計畫是由伊父親提出的.....






  • 2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