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0226 wrote:可是這個也是後天養...(恕刪) 我开车,遵守红绿灯,就算是深夜的时候也遵守不是为了害怕有警察或者摄像头,夜间视野不佳,万一我闯红灯撞到对应方向的车或者行人怎么办?交规的制定不是为了罚钱,是为了保护我们为了驾驶安全
不豪洨迪化街深綠企業的第二代兄弟,長年在大陸經營事業,其中一個兄弟的孫子還是美國人還是怎樣的,但確定的是有美國金孫以前1995 年時,有綠卡的阿嬤就說要回台灣共存亡,但問他說美國金孫要一起回來嗎? 就不說話了.
Molonlabe wrote:我是在一個民主的國...(恕刪) 說得好+1人民利用“投票的權利”把這一票投給某個人,這個人就應該為她選前所承諾的事情有實行的“義務”及“責任”,但這對台灣人來說如同是種奢求‧
狼0226 wrote:可是這個也是後天養成 民主素養本來就是後天養成。因為民主制度保護的不是強者,而是弱勢者。如果是按造先天動物本能,那就是弱肉強食的社會。這不見得是壞事,但是絕對不是大多數人可以承受的。狼0226 wrote:『深夜三點,你開車到荒郊野外,一個四下無人的十字路口,請問你會遵守紅綠燈嗎?』問題是在美國你一過去難保對面沒有警察埋伏.而美國這個處罰是很重的.長久下來人民自然會守規矩 美國人大多不是單純只因為重罰而停車,這是中港臺特有的觀念。在真實生活中,很大一部分是他們從小被教育的觀念。無論是任何科目,他們從小就會學習整體團隊的概念,而團隊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互相尊重。在球場上,常常犯規的那位,就會被換下來坐板凳。在辯論場上,常常犯規的那位,下學期隊上就沒他的位置。在科展上,作弊一次的那位,接下來幾年就沒他參賽的餘地。試想,在台灣要是因為這些原因被趕出校隊,會發生什麼事?因此,歐美守法的觀念,都是從小培養起來的。至於重罰,那只是Icing on the cake。尤其是在交通方面,只要出事,都會造成他人很大的困擾。也因如此,交通方面更是要重罰,至少讓無心犯錯的人,能夠感受到痛而不再犯。你看台灣的交通,多少人沒有耐性,總是鑽來鑽去?汽車鑽,摩托車也鑽,腳踏車也鑽,甚至連行人都敢鑽。就連紅綠燈上的讀秒,剩下五秒就要準備鑽.......另外一個可以省思的問題,就是「有多少人走路的時候,會注意到前後方有小孩老人,然後讓路?」回來台灣這幾年,越來越發現發現台灣人不懂得「禮讓」。就連走在路上都不願意禮讓比自己弱勢的人,例如三歲小孩,七八十歲的老人...而說真的,在爭辯之前,請先自己在路上仔細看看。有多少人會「停下來」讓小孩老人先通過? 尤其是在狹窄的人行道上...大多都是直接從旁邊迅速「鑽」過去...包包撞到人,那「事後」再拼命道歉「不好意思」「不好意思」「不好意思」...為什麼不能繞道? 為什麼不能停下來?為什麼不能讓小孩/老人先過?就算慢個幾分鐘,真的有差那麼多?而我也真的可以分享,就是許多國外人士真的會「停下來」「閃一邊」讓老人小孩先過。如果你問我,這個跟「民主素養」有什麼關係?請回想我先前提到的,民主素養最重要的一部份,就是尊重。與年輕人和壯年人相比較,老人與小孩都是弱勢者。而「禮讓」這小動作,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可以做到。然而,當你在日常生活中,都無法「尊重與正視」弱勢者的需求,甚至,根本「無視」這些弱勢者...例如剛剛提到的,迅速的從旁邊「鑽」過去...如果連有實際需求的弱勢者都無視,都無法尊重,甚至,連日常生活中,最簡單基本的禮讓老人與小孩都做不到...那請問在民主制度中,面對不同聲音/意見/做法的時候,所需要之更複雜的「尊重」,「耐性」,與「溝通」將從何而來?現在回想台灣過去20年的政治亂象。面對不同聲音/意見/做法...等等,過去20年採取的是什麼作法?而現在面對不同聲音/意見/做法...等等,就算是年輕人,又有多少長進?再換個方向看看這種「小事」。現在很多人不是抱怨社會低薪,社會對新鮮人不友善?請問...以社會結構而言,低薪者與新鮮人是否算是弱勢者?當一個社會,連身邊的小孩與老人都不懂得尊重與禮讓,你真認為社會結構會介意低薪者與新鮮人的需求?你真認為社會結構會注意到低薪者與新鮮人的需求?你真認為社會結構應該要「尊重」低薪者與新鮮人的需求?你知道的,『迅速的從旁邊「鑽」過去...』你知道的,我趕快閃過去,老頭小鬼可以慢慢走...如果你也屬於弱勢者,你也別生氣...因為社會也正迅速的從你身邊「鑽」過去...你知道的,我隨便處理一下,低薪者與新鮮人可以慢慢來...至於為什麼要提車輛與交通規則?因為在心理學中,重型器械,例如汽車...等等,代表的就是「權力」。而一個人的駕駛模式,將會透露出他對權力的使用方式。橫衝直撞? 購買自己負擔不起的名車? 炫富?明明是黃燈,仍然要硬衝過去,抱持僥倖與賭一把的心理?左轉線故意直行,因為老子不願意排隊等候...? 所謂特權?酒駕? 這就不用多說了吧?而有這些習性的人,無論是在公司,還是在政府,一旦掌握到權力,就會在無形中出現相同的模式。而路上的行人,在面對重型器械時,就算是弱勢者。而一個人的駕駛習慣,將透露出他對於弱勢者的態度。自己看看路上的交通,你就能知道台灣人是怎麼對待弱勢者。有人禮讓路上行人嗎? 尤其是小孩與老人?前面慢一點的車,不是喇叭,就是惡意超車,不是嗎?所以囉,不用看政黨互鬥的惡狀,不用看執政黨未來三年的走向。光是走路與行車的習慣...你認為台灣距離真正的民主,還有多遠的一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