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經虎 wrote:<< 國家是不是最...(恕刪) 大大所說的這樣的世界跟國家,讓我想起周星馳電影的名言:您若真是英明神武,使得國泰民安,鬼才願意當乞丐但現實是,這樣的理想國及烏托邦是不可能存在的,我尊重小燈泡媽媽的發言,但基於國情的不同,我認為死刑在台灣依然是必要之惡,且必須正常執行不受干擾,所以又想起另一部電影名言:原諒,是他們與上帝間的事,我們的任務就是安排他們見面我是電影控無誤
flyingf wrote:你的看法是對的,難得有人能保持冷靜。單純討論死刑對於改善事情沒有任何幫助,反而蒙蔽了問題真正存在的癥結點。 對不對不是某一部份人說了算 -- 包含廢死與反廢死~至於單純討論死刑對於改善事情沒有任何幫助......那你們為何還糾結在這上頭呢?~
流川 風 wrote:類似的研究古今中外...(恕刪) 剛我文章打了很久,挖了之前教科書,很多東西其實已經忘了。不知道你對於我文章裡面具體談到的因素跟可能解決的方法有沒有什麼見解,目前我比較希望重點能在問題癥結上面,你談到人權團體、死刑、毒品,前兩樣我比較不懂,我們接下來可以討論沒關係。不可預知的行為前,可能會侵犯人權,我覺得這個講法太籠統了。你看一下我文章裡面講的那些屬於預防的處理方式,侵犯人權應該不致於,但是需要更高的社會資源跟關注才做的到,因為著重在輔導以及減少疾病產生的機率,要變成隨機殺人兇手,會有連續不同的階段,也不可能完全防堵,但是如果能減少對社會,你我都是好事,前提在於大家會想要減少這樣案件的機率,尤其是這些輔導會減少許多其他問題的產生。比方前期、教導壓力調適、罷凌、被罷凌者心理輔導,學校教導父母教養方式對小孩會造成的不同影響,教導正確歸因方式,讓思考邏輯不會陷入刀走偏鋒的陷阱等等,憤怒控制的技巧這些,而當我們長期忽略了被孤立的人,也錯過了所有早期調整的機會,之後需要強制送醫可能爭議性會比較大一點,因為越晚發現,走越偏,病識感或是意識到自己思想偏差的機會越小,就醫或接受輔導的機率會降低很多。你的回文很理性,不簡單,整棟火辣辣,如果能針對我文章解析一下我會很佩服。
Jfjnvkkffjdf wrote:....他們有去分析瞭解『為什麼』了嗎...(恕刪) 這件事, 不是主張廢死的人最應該要去做的嗎?結果呢, 從來都是只出張嘴把自己當成一個高高在上的道德至尊,要求別人應該要去做這個做那個,這種行為, 不論你有什麼多崇高的理念, 都不會獲得尊敬與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