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ntinger wrote:論電廠獨立台灣會蓋...(恕刪) 『電廠獨立』是什麼鬼東西???這叫『能源自主』。台灣沒有天然資源,什麼都要進口,就算技術自主零件還是要進口。造電廠一座可用40年,還是比1週天然氣or1個月燃煤的安全庫存時間多太多~
kantinger wrote:新加坡沒有天然資源...(恕刪) 關於新加坡我想應該是地太小沒有多餘的地方可做核廢料儲存場之前看公視 外國核廢料儲存都選人煙較少的地方而儲存在外國 應該也有國際壓力他們這樣不足的條件 不好發展核能
其實文章裡工總提到的「五缺」,我之前在研究所念書時就是討論的議題了,而且這些議題都是有解的,也就是能有實際的政策可以做的...但也是像文章說的,台灣人多數選擇「大眾歡迎但短視」的政策,煙火就是形象化此種面向的存在。政客選擇走這種面向的原因也很明顯:選舉!縣市長&議員+總統&立委,台灣每兩年就有一場選舉,怎能不大開選舉支票? 縣市長不開支票,同黨議員還要不要選? 總統不開支票,同黨立委還要不要選?分配正義是必然的未來,但是只重比例的正義卻不看能夠分配的量,反而也是加深貧富差距的元凶之一。
ambiversion wrote:大家都在討論缺電、發...(恕刪) 謝謝你上壹篇回文 讓我獲益不少缺水的部分 水庫應該不能再蓋了因有環保的問題而梅雨季也變較短(缺水時 電視報導專輯提到氣候變遷影響雨期)現階段只能清淤泥 延長水庫壽命缺地也跟環保議題相關(例台中台積電用地)缺人才 這部分 不易說明 大學普及率高照理說 大學生多 應該人才多缺工(作) 這跟國際有點關聯韓國產業跟我們重疊 這兩年大陸也是有自給產業鍊市場被瓜分 出口就降低 轉型觀光 就要有誘因吸引觀光客 台灣周圍 日本 菲律賓 韓國 等有特色台灣特色?單靠觀光 產值不高 如希臘經濟而遇到傳染病更慘 如韓國m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