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中韓FTA正式簽署9成產品將進入零關稅


economic wrote:
(恕刪)類似台灣和韓國最大的麻煩是自己的市場是太小的,在別人的市場,投入大而當地民眾會不會長期的買單那可難說了,三星每年的廣告費可不低,可這兩年的市場佔有率還是往下掉,這種不確定性的風險太大了


你前腳才說台灣不用靠出口,後腳又說市場太小...怎麼流行自己打自己臉嗎?

別的不講台灣光能源就有98%是仰賴進口,一直要跟別人買這麼多東西,不重視外銷還混得下去嗎.....
樂觀其成
祝福它們
臺灣加油
臺灣自由
shinxz wrote:
你前腳才說台灣不用...(恕刪)


我一直說的就是不是純靠出口,貿易額大要在國內有實質的幫助才具有意義,不然幫助不大
台灣現在結構的出口帶給台灣很大的實質經濟效益?
這些廠商聘僱很多台灣勞工?繳了很多稅?相對於取得的資源,不能說都沒有比較好的實質貢獻,但真的總體比例偏低
往成熟經濟體中服務業是主力的勞動力,當然不是完全不要製造業,但給創造最多就業機會的產業更多的資源比較符合福利的原則

台灣需要貿易阿,但不是把資源大部分給貿易的產業,完全往外銷靠攏的政策反而傷害更多人的福利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economic wrote:
我一直說的就是不是純靠出口,貿易額大要在國內有實質的幫助才具有意義,不然幫助不大
台灣現在結構的出口帶給台灣很大的實質經濟效益?


以台灣農業來說只佔全國GDP2%,依你這邏輯農業的實際經濟效益有夠低,還使用了7成以上的水資源,農業不重要嗎?

這些廠商聘僱很多台灣勞工?繳了很多稅?相對於取得的資源,不能說都沒有比較好的實質貢獻,但真的總體比例偏低
往成熟經濟體中服務業是主力的勞動力,當然不是完全不要製造業,但給創造最多就業機會的產業更多的資源比較符合福利的原則


我很好奇你對台灣產業結構的現況的見解,怎麼可以有這麼大的偏差...你先找到實際資料再來講...

台灣需要貿易阿,但不是把資源大部分給貿易的產業,完全往外銷靠攏的政策反而傷害更多人的福利(恕刪)


台灣,日本,韓國都仰賴外銷是不爭的事實,跟什麼"完全往外銷靠攏的政策"根本無關,也不知道你扯這幹嘛...
而且"完全往外銷靠攏的政策反而傷害更多人的福利",何解?


不過你還是先回答一下98%能源仰賴進口的的情況下,要怎樣靠內需補足?

"在這個用電是人權"的年代,福利?都快沒人權了...




shinxz wrote:
以台灣農業來說只佔全國GDP2%,依你這邏輯農業的實際經濟效益有夠低,還使用了7成以上的水資源,農業可以廢除嗎?


我還真不知道你在扯啥東西,資源是分配的,你一直說靠外銷,那外銷之外的呢?依照你的邏輯不就全部廢掉了
依照你的數據,農業佔GDP2%,但勞動力5%多,拿到的資源有達到2%或5%?
水勢台灣價值很高的資源?以今年上半年缺水來看,工業減壓供應7%~10%,甚至想到15%,而農業直接不供應水推休耕了,這不也是產值下的政策選擇,不然怎不是停止供應工業用水和民生用水
農業產值是可以非常有彈性的,這種屬於沒有經濟上彈性的產品,當缺乏時價格上升幅度會非常可怕,今天台灣當然也可以選擇不要農業,事實上如果台灣要加入TPP,那幾乎也等同放棄了農業,但相對應的風險和代價可能農業產品價格低的時候大家有福利,當全世界缺糧的時候,付出的代價可能難以承受
缺乏彈性的必需品給予一定的保護在世界各國是有相當程度認同的,目前比較明顯又規模大的是TPP,但也是因為這樣,美、日到現在也還沒談好,其他TPP國家也不少興趣缺缺

shinxz wrote:
我很好奇你對台灣產業結構的現況的見解,怎麼可以有這麼大的偏差...你先找到實際資料再來講


你的數據呢?我有拿數據而你沒有不是嗎?
不然台灣服務業勞動力比製造業低?

shinxz wrote:
而且"完全往外銷靠攏的政策反而傷害更多人的福利",何解?


資源分配和政策偏向性造成傷害更多人的福利,政策是建立一種不公平競爭,當然國家以保守政策得多方發展未來的領域,給予一些政策上資源的協助有必要性也可以接受,但那是有一個尺度的,不是無限的靠攏

當台灣外銷造大增,GDP增長很大比例來自於貿易順差時,民眾為何無感解釋了你的問題,這些增加的GDP是少數人得到了利益,而不是分配給大多數民眾的,如果這些成果是外銷企業自己的能力達成的,那是人家的本事,大家也無話可說,但如果是利用了政策的工具拿走了國家很大比例的資源,那怎會是適合的

以韓國當例子,以韓國央行的力量刻意的更壓低了匯率,物價是全體國民的福利傷害換來外銷企業的成功,這些外銷企業的聘僱勞動力、稅、……等等和拿走的資源相比(不光匯率,還有政策給予的退稅、研發資金補助、……),現在的韓國不也一直檢討這些外銷企業拿走的資源和能分享的福利

台灣也一樣,內需市場是不足,貿易是必需的,政策上給予一些協助當然也可以,比例和尺度得控制一下,台灣央行過去的匯率顯示出來的是亞洲各貨幣中間偏低,大致看起來是非投機的市場力量的價格,然後央行略微壓低,這樣可以接受阿,但是要刻意的壓低匯率就不是好方法,央行得公開市場操作,那是可能虧損的(2013就是虧損的),過度壓低匯率會讓國內價格不合理的上升,推升了本國成本,然後外銷為主的企業把生產基地移到更低成本的國外,聘僱的是更多的外國生產基地當地勞工,損害的是本國國民的福利,賺錢的是企業的股東和員工,這怎會合理

shinxz wrote:
不過你還是先回答一下98%能源仰賴進口的的情況下,要怎樣靠內需補足?
"在這個用電是人權"的年代,福利?都快沒人權了...


不知道你在扯啥東西
不是靠外銷和不要外銷是兩回事,內需市場不夠當然得有貿易
台灣一年進口約4000億台幣能源,出口也遠超過這數字
政策是資源分配的問題,外銷拿到的資源比例才是來談政策,而不是某產業不給
台灣聘僱勞動力最多的是中小企業,事實上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是(美國和歐洲也是),但是拿到的資源並不多,美國在08之後,為了解決失業率,政策是有針對性給中小企業的(例如:要求金融機構加大和放寬對中、小企業放款和額度),中國在這波GDP增長減緩時,針對農村經濟和中、小企業也有類似的政策,台灣當08後失業率也上升,政府有給這些政策?
在不同的經濟發展階段,政策的給予資源的比例要調整,今天勞動力的主要來源是服務業,用了60%勞動力拿到的整體資源遠不到60%這比例,這才是要調整的
貿易有存在的必需性,拿到適合比例的資源,而非過多的資源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economic wrote:
我還真不知道你在扯啥東西,資源是分配的,你一直說靠外銷,那外銷之外的呢?依照你的邏輯不就全部廢掉了
依照你的數據,農業佔GDP2%,但勞動力5%多,拿到的資源有達到2%或5%?


你往上看一看"貿易額大要在國內有實質的幫助才具有意義,不然幫助不大台灣現在結構的出口帶給台灣很大的實質經濟效益?"
這是你講的,不要推給我...
再來農業用水佔7成,民生2成,工業用水1成,水資源一直都是台灣要應對的課題,用了7成的水叫拿到的資源不到5%?
這麼奇葩的經濟學,敢報一下你師出何人嗎?

水勢台灣價值很高的資源?以今年上半年缺水來看,工業減壓供應7%~10%,甚至想到15%,而農業直接不供應水推休耕了,這不也是產值下的政策選擇,不然怎不是停止供應工業用水和民生用水



還有啊,不要在導果為因了,工業是一直有限制在10%一下,跟產值的關係是?
此外沒有停止民生用水嗎?你真的是台灣人嗎?住在這塊土地上嗎?
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67605
http://udn.com/news/story/7312/924119-%E9%AB%98%E9%9B%84%E9%AC%86%E5%8F%A3%E6%B0%A3-%E9%99%90%E6%B0%B4%E5%85%A8%E8%A7%A3%E9%99%A4
http://udn.com/news/story/7312/925298-%E6%B0%B4%E5%BA%AB%E8%A7%A3%E6%B8%B4-%E5%8F%B0%E5%8D%97%E6%81%A2%E5%BE%A9%E4%B8%80%E9%9A%8E%E9%99%90%E6%B0%B4
那以上是啥,你要不要來講一下

農業產值是可以非常有彈性的,這種屬於沒有經濟上彈性的產品,當缺乏時價格上升幅度會非常可怕,今天台灣當然也可以選擇不要農業,事實上如果台灣要加入TPP,那幾乎也等同放棄了農業,但相對應的風險和代價可能農業產品價格低的時候大家有福利,當全世界缺糧的時候,付出的代價可能難以承受
缺乏彈性的必需品給予一定的保護在世界各國是有相當程度認同的,目前比較明顯又規模大的是TPP,但也是因為這樣,美、日到現在也還沒談好,其他TPP國家也不少興趣缺缺(恕刪)_


所以你選擇自己打自己臉了嘛...
你先回答一下在這個糧食自給率只有33%,但價格計算卻佔68%的農業,到底我們有沒有依靠大量的進口農產品?
說什麼價格上升非常可怕,再怎麼升會比能源的4000億多嗎?

再來加入TPP等於放棄農業?
你先看看這篇,再來說好嗎...
http://www.ettoday.net/news/20150118/452851.htm

話都你在講,要摧毀還輪不到還在談的TPP,不先看看蔡小央簽的已開發國家入ECFA嗎?
怎麼又來要這套ECFA沒問題,但TPP就有何解?

又來興趣缺缺都你在講,怎麼你現在不只代表台灣了,又代表其它正在談的國家了?

你的數據呢?我有拿數據而你沒有不是嗎?
不然台灣服務業勞動力比製造業低?


你哪裡來的數據?不要踢皮球,事有先後,你先把
這些廠商聘僱很多台灣勞工?繳了很多稅?相對於取得的資源,不能說都沒有比較好的實質貢獻,但真的總體比例偏低
往成熟經濟體中服務業是主力的勞動力,當然不是完全不要製造業,但給創造最多就業機會的產業更多的資源比較符合福利的原則

這個資料拿出來我們再來討論...
P.S.我很好奇你真認為納粹德國的策略適用於台灣嗎...?

不知道你在扯啥東西
不是靠外銷和不要外銷是兩回事,內需市場不夠當然得有貿易
台灣一年進口約4000億台幣能源,出口也遠超過這數字
政策是資源分配的問題,外銷拿到的資源比例才是來談政策,而不是某產業不給
台灣聘僱勞動力最多的是中小企業,事實上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是(美國和歐洲也是),但是拿到的資源並不多,美國在08之後,為了解決失業率,政策是有針對性給中小企業的(例如:要求金融機構加大和放寬對中、小企業放款和額度),中國在這波GDP增長減緩時,針對農村經濟和中、小企業也有類似的政策,台灣當08後失業率也上升,政府有給這些政策?
在不同的經濟發展階段,政策的給予資源的比例要調整,今天勞動力的主要來源是服務業,用了60%勞動力拿到的整體資源遠不到60%這比例,這才是要調整的
貿易有存在的必需性,拿到適合比例的資源,而非過多的資源


跳啊跳,跳啊跳,現在已經跳到失業問題了嗎?
老實講你到這段我跟本已經看不懂你在跳什麼了......
你是又要自己打自己臉嗎?什麼叫過多的資源?

真虧你敢取"經濟"做為你的帳號名稱......

老話一句能源98%能源仰賴進口的的情況下,要怎樣靠內需補足?
不要再逃避了,這4000億有辦法拿佔60%的服務業來補嗎?
沒有這4000億哪來你的60%服務業哩......
shinxz wrote:
你往上看一看"貿易額大要在國內有實質的幫助才具有意義,不然幫助不大台灣現在結構的出口帶給台灣很大的實質經濟效益?"
這是你講的,不要推給我...


實質的是稅收和就業這類的東西,你有弄懂嗎?

shinxz wrote:
再來農業用水佔7成,民生2成,工業用水1成,水資源一直都是台灣要應對的課題,用了7成的水叫拿到的資源不到5%?
這麼奇葩的經濟學,敢報一下你師出何人嗎?


你是連中文都有問題喔,用水7成是台灣所以種類資源的七成喔,電力幾成?用油幾成?耗油幾成?耗用資本幾成?............
如果農業是GDP2%,勞動力5%,而耗用包含我上面說的電力、能源、資本、……等等七成,那才是有問題

shinxz wrote:
還有啊,不要在導果為因了,工業是一直有限制在10%一下,跟產值的關係是?
此外沒有停止民生用水嗎?你真的是台灣人嗎?住在這塊土地上嗎?


工業哪來的10%以下,你該不會又是只看GDP的吧
民生停用和農業停用有一樣喔,民生供五停二是最嚴重的時候和地區,農業的灌溉溝渠是直接幾個月不供水,工業是減壓和總量減少供水,但是不會停整天
你有弄清楚差異嗎?
台灣農業沒灌溉溝渠的供水幾乎是無法種植的

shinxz wrote:
你先回答一下在這個糧食自給率只有33%,但價格計算卻佔68%的農業,到底我們有沒有依靠大量的進口農產品?
說什麼價格上升非常可怕,再怎麼升會比能源的4000億多嗎?


都說過糧食是彈性需求很小很小的產品,我不知道你一直在這打轉做啥,每個國家都該適度保護自己的農業,怕的就是缺
價格上不會比能源可怕,誰真的敢這樣說,真的缺糧食的地方和時候,糧食會比能源便宜?
缺能源危急人類生存的順序和能源相比哪一個比較高需要比較
我是不知道別人啦,我沒能源一週應該不會死,沒東西吃大概真活不了一週,也許你比較厲害

shinxz wrote:
再來加入TPP等於放棄農業?
你先看看這篇,再來說好嗎...
http://www.ettoday.net/news/20150118/452851.htm


你有弄清楚邏輯順序嗎?
整個開放農業和適度保護農業你的中文能分辨嗎?
TPP的要求是整體保護要非常小,美國也有農業補貼,但美國農業在全世界的成本競爭力很大,相對於其他國家在農業補貼上的資源,美國是相對少很多的
要是文章說的那樣簡單,日本早談好了,糧食不是一般商品,不給予適度的保護不合適(當然也不是全部保護)
中國現在是世界的貿易大國,要跟中國簽訂FTA,只要相對中國有強大競爭力且產量夠的中國不會同意,糧食的基本生存供給是中國不可能動搖的底線,中韓的FTA沒開放的部分很大部分在農業,甚至年底應該就會簽署的RECP也是類似狀況

不然你以為菲律賓這樣跟美國友好的幹嘛不願意加入TPP,那不光是農業
FTA不是萬靈丹,要弄懂本國的總體優勢和劣勢才來看FTA內容該怎談,當然一定有衝擊,但不能損及太多的根本
商學院大多都認同FTA,邏輯理論上那說的過去,實務和理論有差距的,還是得面對現實

shinxz wrote:
話都你在講,要摧毀還輪不到還在談的TPP,不先看看蔡小央簽的已開發國家入ECFA嗎?
怎麼又來要這套ECFA沒問題,但TPP就有何解?


你有看實質內容嗎?
TPP是標準太高,那對太多國家來說是不可能在現階段(也許永遠不可能)答應,ECFA和RECP標準沒有那樣高,且相對應的優勢台灣不算整個吃虧,ECFA台灣有全面開放農業?TPP台灣要公開設定補貼額(美國是這樣做的),然後全面開放
ECFA台灣現在就可以談,RECP和TPP台灣現在哪有資格談,那要現在的會員國先都簽署後,台灣才有資格開始上談判桌
日本並沒有很急中、日FTA也是這樣的邏輯,日本是RECP會員國,知道RECP的進度的,目前預估是今年底,那起碼80%項目和金額等同和中國簽訂了FTA了,跟韓國的差距沒那樣大
台灣只要跟中國關係太差,RECP也沒有,那會怎樣自己想吧
至於TPP,連美、日都沒談籠,還有其他國家,卡一國就整個卡,我是不看好啦,當然也許我看錯

shinxz wrote:
老話一句能源98%能源仰賴進口的的情況下,要怎樣靠內需補足?
不要再逃避了,這4000億有辦法拿佔60%的服務業來補嗎?
沒有這4000億哪來你的60%服務業哩......


你知道你在說啥東西嗎?
都說了總資源的分配,你中文看不懂
所以台灣要為了4000億的能源其他都不要了?有了能源其他都可以不要?
兩個不一樣的東西適合直接拿來二選一,沒服務業的失業率能源可以補回來?

我說的東西的基本邏輯,經濟學的基本教科書上面就有了,不是很容易懂,但是都是基本的邏輯
貿易我不會拿H-O四理論這種來談,但是基本邏輯的東西,教科書上有寫,我說的邏輯在基本教科書上就可以找到

至於我說的東西說服力如何,我很長一段時間的說法是其他看的人自己會判斷,當然沒辦法說服所有人,但也不是你一人看法就代表全部人看法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shinxz wrote:
水資源一直都是台灣要應對的課題,用了7成的水叫拿到的資源不到5%?

水資源問題不大相同,
多的時候鬧水災,少的時候鬧旱災,
一個颱風下來,水庫可能就要洩洪了,
所以許多人會無法認同調漲水價..

到底是雇用10人賺200的企業對社會有利,
還是雇用200人賺10元的企業有助於社會發展(純指外銷獲利,扯遠了麻煩),
一直都是個爭議的話題,
以目前情況,
關心經濟議題的人似乎較喜歡後者,
不過,全球經濟發展應該會朝前者前進,
而最有可能的是:雇用10人,生產(曾經)可獲利200的產品,最後只賺10元..

economic wrote:
實質的是稅收和就業...(恕刪)


少那再跳跳跳了,以下幾個問題不要再逃避了...

"貿易額大要在國內有實質的幫助才具有意義,不然幫助不大"是不是你自己說的?
一直繞農業議題不覺得打自己臉嗎?

民生是不是有停水?

以上有基本常識就可以回答了,不要再顧左右而言他了......

用7成水資源的農業叫只佔5%?
工業用水明明就一直限制在10%以下,這關GDP啥事...?

這幾個問題連根本會用GOOGLE就可以回答了,你跳跳跳是要跳啥?

98%靠進口的能源,怎麼靠內需解決?
這4000億能夠靠你口中的60%服務業補足?

能源跟服務業根本不互斥,哪來2選1,是說你認知的服務業都不用使用能源嗎?
這麼好邏輯,還好意思滿嘴基本常識......

老話一句"在這個用電是人權"的年代,你講這話是"人權"都不要了嗎?
所以台灣要為了4000億的能源其他都不要了?有了能源其他都可以不要?


不要老是把你自己講過的話套在我頭上,我不認為我邏輯特別好,但至少我搞得清楚那些是我自己講過的!

P.S.敢問你是邊騎腳踏車發電邊回文嗎?





shinxz wrote:
"貿易額大要在國內有實質的幫助才具有意義,不然幫助不大"是不是你自己說的?


是我說的,我也回了何謂實質內容,你自己看不到那我也沒辦法,更何況你是故意沒把我有回的部分提出來

shinxz wrote:
用7成水資源的農業叫只佔5%?
工業用水明明就一直限制在10%以下,這關GDP啥事...?


一樣的狀況是農業用電佔據總用電的不到2%,工業部門用在2012的數據是52%,其他資源也比農業高很多,說的一直都是總體資源,你一直說水做啥
所以該把農業用的水給工業,然後把工業用的電給農業?
佔據經濟活動的比例來看,資源往製造業過偏有問題?台灣政府補貼工業用電的時間也不短了不是嗎?

shinxz wrote:
能源跟服務業根本不互斥,哪來2選1,是說你認知的服務業都不用使用能源嗎?


你都說不是二選一了,那你前面台灣靠外銷那是啥東西,我一直說的是比例的分配,你也是直接無視

你到底扯啥東西,一直說98%能源進口,這沒錯阿,所以台灣需要貿易,但需要和依靠那是兩回事,也一堆國家不產能源需要進口,每一個都需要那樣大的外銷?
進出口只要在國內資本形成且足夠下,目標是往平衡,教科書上這個有說明,可以自己去看

我說的所有邏輯經濟學基本教科書都有,一定可以找到,而你說的到底依據是啥?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 1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