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onomic wrote:
(恕刪)類似台灣和韓國最大的麻煩是自己的市場是太小的,在別人的市場,投入大而當地民眾會不會長期的買單那可難說了,三星每年的廣告費可不低,可這兩年的市場佔有率還是往下掉,這種不確定性的風險太大了
你前腳才說台灣不用靠出口,後腳又說市場太小...怎麼流行自己打自己臉嗎?
別的不講台灣光能源就有98%是仰賴進口,一直要跟別人買這麼多東西,不重視外銷還混得下去嗎.....
economic wrote:
我一直說的就是不是純靠出口,貿易額大要在國內有實質的幫助才具有意義,不然幫助不大
台灣現在結構的出口帶給台灣很大的實質經濟效益?
這些廠商聘僱很多台灣勞工?繳了很多稅?相對於取得的資源,不能說都沒有比較好的實質貢獻,但真的總體比例偏低
往成熟經濟體中服務業是主力的勞動力,當然不是完全不要製造業,但給創造最多就業機會的產業更多的資源比較符合福利的原則
台灣需要貿易阿,但不是把資源大部分給貿易的產業,完全往外銷靠攏的政策反而傷害更多人的福利(恕刪)
shinxz wrote:
以台灣農業來說只佔全國GDP2%,依你這邏輯農業的實際經濟效益有夠低,還使用了7成以上的水資源,農業可以廢除嗎?
shinxz wrote:
我很好奇你對台灣產業結構的現況的見解,怎麼可以有這麼大的偏差...你先找到實際資料再來講
shinxz wrote:
而且"完全往外銷靠攏的政策反而傷害更多人的福利",何解?
shinxz wrote:
不過你還是先回答一下98%能源仰賴進口的的情況下,要怎樣靠內需補足?
"在這個用電是人權"的年代,福利?都快沒人權了...
economic wrote:
我還真不知道你在扯啥東西,資源是分配的,你一直說靠外銷,那外銷之外的呢?依照你的邏輯不就全部廢掉了
依照你的數據,農業佔GDP2%,但勞動力5%多,拿到的資源有達到2%或5%?
水勢台灣價值很高的資源?以今年上半年缺水來看,工業減壓供應7%~10%,甚至想到15%,而農業直接不供應水推休耕了,這不也是產值下的政策選擇,不然怎不是停止供應工業用水和民生用水
農業產值是可以非常有彈性的,這種屬於沒有經濟上彈性的產品,當缺乏時價格上升幅度會非常可怕,今天台灣當然也可以選擇不要農業,事實上如果台灣要加入TPP,那幾乎也等同放棄了農業,但相對應的風險和代價可能農業產品價格低的時候大家有福利,當全世界缺糧的時候,付出的代價可能難以承受
缺乏彈性的必需品給予一定的保護在世界各國是有相當程度認同的,目前比較明顯又規模大的是TPP,但也是因為這樣,美、日到現在也還沒談好,其他TPP國家也不少興趣缺缺(恕刪)_
你的數據呢?我有拿數據而你沒有不是嗎?
不然台灣服務業勞動力比製造業低?
這些廠商聘僱很多台灣勞工?繳了很多稅?相對於取得的資源,不能說都沒有比較好的實質貢獻,但真的總體比例偏低
往成熟經濟體中服務業是主力的勞動力,當然不是完全不要製造業,但給創造最多就業機會的產業更多的資源比較符合福利的原則
不知道你在扯啥東西
不是靠外銷和不要外銷是兩回事,內需市場不夠當然得有貿易
台灣一年進口約4000億台幣能源,出口也遠超過這數字
政策是資源分配的問題,外銷拿到的資源比例才是來談政策,而不是某產業不給
台灣聘僱勞動力最多的是中小企業,事實上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是(美國和歐洲也是),但是拿到的資源並不多,美國在08之後,為了解決失業率,政策是有針對性給中小企業的(例如:要求金融機構加大和放寬對中、小企業放款和額度),中國在這波GDP增長減緩時,針對農村經濟和中、小企業也有類似的政策,台灣當08後失業率也上升,政府有給這些政策?
在不同的經濟發展階段,政策的給予資源的比例要調整,今天勞動力的主要來源是服務業,用了60%勞動力拿到的整體資源遠不到60%這比例,這才是要調整的
貿易有存在的必需性,拿到適合比例的資源,而非過多的資源
shinxz wrote:
你往上看一看"貿易額大要在國內有實質的幫助才具有意義,不然幫助不大台灣現在結構的出口帶給台灣很大的實質經濟效益?"
這是你講的,不要推給我...
shinxz wrote:
再來農業用水佔7成,民生2成,工業用水1成,水資源一直都是台灣要應對的課題,用了7成的水叫拿到的資源不到5%?
這麼奇葩的經濟學,敢報一下你師出何人嗎?
shinxz wrote:
還有啊,不要在導果為因了,工業是一直有限制在10%一下,跟產值的關係是?
此外沒有停止民生用水嗎?你真的是台灣人嗎?住在這塊土地上嗎?
shinxz wrote:
你先回答一下在這個糧食自給率只有33%,但價格計算卻佔68%的農業,到底我們有沒有依靠大量的進口農產品?
說什麼價格上升非常可怕,再怎麼升會比能源的4000億多嗎?
shinxz wrote:
再來加入TPP等於放棄農業?
你先看看這篇,再來說好嗎...
http://www.ettoday.net/news/20150118/452851.htm
shinxz wrote:
話都你在講,要摧毀還輪不到還在談的TPP,不先看看蔡小央簽的已開發國家入ECFA嗎?
怎麼又來要這套ECFA沒問題,但TPP就有何解?
shinxz wrote:
老話一句能源98%能源仰賴進口的的情況下,要怎樣靠內需補足?
不要再逃避了,這4000億有辦法拿佔60%的服務業來補嗎?
沒有這4000億哪來你的60%服務業哩......
economic wrote:
實質的是稅收和就業...(恕刪)
所以台灣要為了4000億的能源其他都不要了?有了能源其他都可以不要?
shinxz wrote:
"貿易額大要在國內有實質的幫助才具有意義,不然幫助不大"是不是你自己說的?
shinxz wrote:
用7成水資源的農業叫只佔5%?
工業用水明明就一直限制在10%以下,這關GDP啥事...?
shinxz wrote:
能源跟服務業根本不互斥,哪來2選1,是說你認知的服務業都不用使用能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