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

年薪千萬叛將 揭台積電慘輸三星真相

我很懷疑一件事…
就是這位愛國法官判下的案例,若真的造成了這位傑出人材從此再怎麼上訴也是勝算不大…那人家乾脆不回國了,從此死心留在韓國…你能耐他何?
只敢對付小蝦米是想殺雞儆猴吧?去打國際官司告三星求償才有用呀…

話說回來,這訊息也是騙外行人賺民族情感用的吧?人家2008就被你趕走,到現在都整個製程進步幾次了?我不信整個台GG未來7年的發展在他7年前就全靠他一人全研發出來並且帶走了

都怪到人家頭上,還想牽拖多久呀?洞一直補不起來自己問題也很大…真有保貴至此,那除了跨國官司告三星之外,應該趁三星獲利衰退元氣大傷之時,去用1000億年薪把他挖回來,反正你台GG扣除一切成本的稅後純益還有2600億
沒了這麼重要的人材,現在台GG收益與股價還在上揚勒,再度擁有他豈不是要沖天了,台指常駐萬點就靠這人啦~




放屁!
庫克上任第一件事就是對高階人材大方發錢收買人心,再簽個幾年約不准跑人,你一方面說他值台積電幾十年努力,價值連城,攸關台積電生死,卻又只肯給120萬usd,還自己把人趕跑,無心把人找回…根本前後矛盾
想整人立榜樣就講白點,當讀者都白痴…


supersd wrote:
我很懷疑一件事…就是...(恕刪)


說的沒錯,整篇文章說這位先生至關重大

那台積那些高階只會捧Lp的全布開除就請他一個就好

省下來的錢發紅利給下面努力工作的工程師跟技術員還比較實際

Lisa_Hsu wrote:
職場上就這樣找不出客...(恕刪)


這種人只出嘴巴的人真的好討厭
公司裡一堆只會PLP的傢伙為了掩飾自己的無能找人背黑鍋罷了
那時天下雜誌是寫著..."而且,今年雙方量產的十六、十四奈米FinFET產品將更為相似,「單純從結構分析可能分不出係來自三星公司或來自台積電公司,」這份報告指出。

這幾段文字,看在半導體業人士眼裡都是觸目驚心。這意味著,台積電累積20多年、以數千億台幣研發經費打造的技術優勢,已在一夕之間被抹平了。"



但最近新聞卻寫著......"台積電的技術卻仍停留在 20 奈米".......那到底台積電到底有沒有量產14奈米呀???
會不會自己根本就做不出來(即超低良率)...然後也開始只能用喊話戰術...只會用嘴巴炮....

台積電技不如人 三星搶走蘋果A9訂單
作者編譯張正芊 綜合外電 | 鉅亨網 – 2015年2月5日 下午4:00
美國科技新聞網站《Re/code》週三 (4 日) 報導,iPhone 製造商蘋果 (Apple)( (US-AAPL) ) 已轉向南韓對手三星 (Samsung)(005930-KR) 負責生產下一代的行動裝置處理器 A9。現有 iPhone 6 手機採用的 A8 晶片主要代工廠台積電 (2330) ,則因技術不如人而丟失 A9 訂單。
報導引述知情人士透露,蘋果之所以回頭依賴三星的晶片供應,是因為三星能夠將 A9 晶片的電晶體尺寸縮小至 14 奈米,亦即將更多的處理能力壓縮在更小的空間中,且能節省更多電力。但台積電的技術卻仍停留在 20 奈米。蘋果的新安排最早由南韓《每日經濟新聞 (Maeil Business Newspaper)》披露。....
一邊說梁孟松無關緊要,另一邊又說梁孟松罪大惡極;一邊說三星偷了TSMC的技術,另一邊又發現14納米的製程三星已經投產,台積電還沒做出來。這樣自相矛盾也是少有。
iantsai74 wrote:
一邊說梁孟松無關緊要...(恕刪)


這應該可以結合起來看

就是台積電雖然擁有14奈米的製造技術

但是關鍵性的提高良率技術卻是沒有的

所以還是只能用20奈米去做

只能說梁孟松的確是天才無誤+很有看人能力的眼光

很多公司一大,就不再是用人唯才,也不肯優待人才

階級對立權力鬥爭烏煙瘴氣

精力都用在內鬥上了

其實主要也是大老闆看人的眼光不行,

比較好的原因是因為他根本沒有接觸到真實在工作的人,身邊都是馬屁精

比較差的原因是因為大老闆自己的想法、價值觀本身就有問題

有些事情不是不能改變


對岸那個傢伙說的很好「人會離職原因大多數是二個,一個是錢不夠,一個是心委屈」

其實梁這麼強卻要離職,我要是大老闆,我一定私自去他家拜訪

二個情況都給他擺平

人才是千金難買,怎麼台灣老闆都棄如敝屣呢?
嘘は真実の影!
z759134628 wrote:
其實梁這麼強卻要離職,我要是大老闆,我一定私自去他家拜訪...(恕刪)

沒錯。不過張總年事已高,梁離職的時候他未必能管得過來,但當時的人力資源部主管是一定有責任的。這樣重要的技術骨幹離職,可曾想過影響,可曾問過原因,可曾向上報告,可曾設法救火?

等到人走了,發現損失巨大,再想起來要出手,又做的不漂亮。感覺在這件事上台積電有些亂了章法。
iantsai74 wrote:
沒錯。不過張總年事已...(恕刪)


人力資源部?

這倒有趣

在台灣這個這個部門應該改名了

「人力成本部」

梁領的薪水不低,他要走我想人力成本部應該還滿高興的吧

業績又多提升了一點.....


說實話當時主事的是蔡,人資總管敢越級報告給張嗎?

蔡要怎麼做,我認為他也只能配合

重點是張還是要了解蔡有沒有亂搞,以及重要技術幹部的發展情況

台積最大的就是張,這責任他是要負的
嘘は真実の影!

iantsai74 wrote:
沒錯。不過張總年事已...(恕刪)

這其實從上到下
台積電的高層每一個都有問題啦
梁內心不滿,肯定不是一朝一夕養成的
多多少少都會透過親信大將傳到張總的耳朵
問題是從頭到尾都沒有看到台積電高層
作出任何排解怨氣或慰留的動作
如果真是如台積電所說
是"前線猛將""第一戰將"
怎麼會放任一個人才如此累積怨氣
最後離職的動作??

大概就像很多的企業一樣
一但事業體開始大了以後
就以利益導向為原則
忽略了人才對公司的重要性
  • 1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