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

醫生薪水是不是太高了?是不是該增加醫生人數?

石敢 wrote:
有些朋友的邏輯我實在不懂,為什麼增加醫生人數,醫生的程度就一定會降低?
臺灣現有醫生人數一定比光復初期多,所以現在的醫生素質一定比民國四十年左右差?日據時代醫生人數又更少,所以我們現在醫生程度又比那時又差更多了,是嗎?
讓更多人有機會接受醫學教育,維持目前醫學養成教育的訓練標準,讓我們有更多的優秀的醫生,有什麼矛盾之處?
我鄰居有空軍飛行員,如果美國多賣些戰鬥機給我們,我們空軍擴大編制,中華民國的飛官素質戰鬥力就一定會下降嗎?我真的想不通!


為什麼總有些人始終不懂「能量」呢?有多少的能量才能推動多重的物體。

要增加教師和警察的國考名額很容易啊!只要認真看書跟運動考過考試即可。

只要多增設圖書館或閱覽室,再加上操場或運動場,這些每間學校都會有吧!

坊間補習班在開教師及警察國考的授課教師,都有大學教師資格或當高階警官嗎?

並不是嘛!就算不是大學教師或警官,只要能夠幫你考過就可以了,不是嗎?但醫學院可以這樣嗎?

培養一位合格的機師容易嗎?在國外受訓一年要花台幣1-2百萬,還不包含這一年來的食宿,

培養一個獨當一面的醫生很容易嗎?

醫療設備的昂貴程度不是你可以想像的,一間學校要有醫學院就必需花大錢去購置這些設備,

在預算有限的情況下,學校就必需壓縮其他學院的支出,這是非常不值得的投資。

如果以台灣醫學院學費的收費金額,學校開醫學院根本就是在虧大錢,

因此,目前有開醫學院的學校,大多都有自己開設或配合的教學醫院。

醫學院必需要讀七年,還必需實習...

也就是說醫學院有七個年級,假如該校開一個班級,同一時間就要有七位教授同時授課,

這還只是通識教育,如果分科別之後,教授的人數就會多更多,況且教授多半仍在行醫,

國內醫學院的教授人數有多到那種程度嗎?教授的授課時間有多到可以大量招生的程度嗎?

再來,講到畢業後的實習,教學醫院一年能夠收的實習醫生數量是有限的,

如果沒有教學能量,一切都是空談。
絕對不是開放醫師數量的問題
是工作環境的問題
現在的醫療環境讓人才"不敢"入場

醫師素值會不會受影響?絕對會
不用等到開放,這15年來就已經是這樣了
五大科醫師素質變差,外人很難了解

十幾年前我剛進醫院的時候
那時候各大醫學中心內科還是大熱門
報考人數遠多過錄取人數
那時候跟內科學長在加護病房值班
雖然壓力大,但是他們都很罩得住

幾年前開始
四大科開始崩壞
各醫學中心內科都要二招三招還招不滿醫師
接著PGY來了、波醫來了、去不了五官科的也來了
值班的資深住院醫師不像以前靠得住
以前住院醫師第三年就可以處理的來的病人
現在卻常常call for help
這些外人很難知道
這些都已經發生了,而現在還沒開放增加醫學生人數

沒有好的環境,是留不住好的人才的
並不是每個勵志懸壺濟世的醫師都有天份
並不是每個有天分的醫師,都願意忍受這種醫療環境

降低錄取標準,不會增加人才
強迫分發,不會招到人才
唯有改善醫療環境
才能吸引人才主動前往
才能讓人才願意發揮本事

你們覺得差5級分不多嗎?
最近鄰居從美國回來提到,她在美國養的狗長針眼,看美國獸醫門診一次要6000台幣,狗狗針眼手術要10萬台幣。回台期間她本人長針眼,去看台灣健保眼科門診,掛號費含自付額50元共150元,收據上診察費註明約120元,粗估眼科醫師看一個病人約收入300元。她也問了一下醫師,知道「針眼切開引流」健保給付約250點(不是元喔,一點目前約值0.8~0.9元)。

所以在台灣看健保眼科,若接受針眼切開引流,那麼掛號費+診察費+處置(手術費),粗估醫師收入約550元。
若自費或許稍高一些。

好奇之下,簡單查了一下網路

http://health.costhelper.com/stye-eye.html

在美國相同療程自費:掛號30美元+診察費85美元($50~$120平均)+處置(手術)費175美元($100~$250)=290美元

以上是粗估,僅供參考,且小弟英文不佳,沒有精準計算及陳述。但若以此來看,同樣處置,美國醫師收入約台灣醫師16倍,再除以美台國民年均收入2倍多的差距約=8倍。
所以台醫的工作量(病人數)要達到美醫的8倍才能有美醫相同的收入,因此當美醫30分鐘看一個病人,而台醫只用3~4分看一個病人,在某個角度看來似乎是合理的(薄利多銷?XDDD!)

另外,若是只要增加醫學生錄取名額,甚或降低醫師收入就可解決當今台灣健保的問題,那麽歐巴馬就不會為了美國健保難題而頭殼莫爹休了!錢,錢,錢(政府預算不夠,而新的醫療技術及設備日新月異,以致醫療費用支出節節升高)才是關鍵啊!
石敢 wrote:
有些朋友的邏輯我實在...(恕刪)


大哥你真是神邏輯...

人多增加敗筆的機率本來就相對應增大阿

為什麼增多飛行員,敗品還不會變多?

-------------------------------

醫生當然可以增多,但僅止於增多到''能負荷''的等級

我認為74級分已經很偷笑了,那少的1級分是給你國文失誤用的

老實說英數自沒考到三個15級分,你認為這人真的能當醫師?

-----------------------------------------

「臺灣現有醫生人數一定比光復初期多,所以現在的醫生素質一定比民國四十年左右差?日據時代醫生人數又更少」

這叫資源差距問題,現在的醫師來自以前醫學院的培育,民國40年的醫師他在求學期間所學的醫術不一定很準確,造成輸給現在醫師,如此。當然日據時代的醫生更廢。

你該不會拿亞里斯多德去跟現在高中生比,說他真是笨死了,怎麼會白痴到認為萬物是四元素組成的?

時代資源不同!

收的少沒人要=>素質參差不齊

收的少大家愛=>素質節節攀升

berlins wrote:
最近鄰居從美國回來提...(恕刪)

台灣健保的這個問題很大。
以我看醫生的經驗,
看到庸醫我覺得不但浪費自己的掛號費也浪費健保資源,
但是好的醫生幾乎都不好掛號或者要排很久,
因為健保的關係,看醫生只要付掛號費,很便宜,
造成大家很闊綽地使用醫療資源,看醫生次數增加,
但是政府又要省錢,所以要減少醫療給付,
於是就造成醫生工作量增加但是收入卻減少,
好的醫生早診看到下午甚至晚上都不奇怪,
下午診就常常超過半夜十二點才結束,
反正對病人來說,只要肯花時間去搶掛號、等待看診,
擠大醫院搶好醫生並不困難,
這當中的醫療資源浪費以及對好醫生的磨耗,
是健保最大的問題。
新聞與時事版 = 謊言、偏見與反指標版

cooldu13 wrote:
為什麼總有些人始終不...(恕刪)


教師和警察的國考名額很容易啊!只要認真看書跟運動考過考試即可?

教師的國考很容易?

機師資格怎不限科系教學能量就行?

cooldu13 wrote:
為什麼總有些人始終不...(恕刪)


台灣晶圓代工的設備夠貴了吧

那還公司不像醫院跟學校有各種租稅優惠跟捐款能量

怎麼就能呢?
醫療是窮人的最後一道防線
大家要好好珍惜
這道防線沒了
會有導致很多家破人亡
高專業本來就應該高收入
畢竟醫生養成也不容易
當然要有一套好的制度淘汰不良的醫生
剩下的好的醫生就應該給予高薪為大眾服務
看了全部的文
反對者不外乎就是要多錢跟免責
連美國那種資本主義的賺錢醫院都拿出來講了
再說一遍
台灣的法律並沒有規定你醫院跟醫師一定要加入健保
你可以自己去開一間自費的醫院或診所
愛怎麼賺就怎麼賺
重點是你行嗎?
醫術不到那邊
誰要去你的診所自費看診?
很會唸書跟是不是很會當醫生
那可不一定有絕對的關連啊!
美國的醫療世界有名
但是全世界最推崇的卻是古巴
連美國人都說古巴的醫療很讚
古巴的醫生一定是傻了
怎麼不會想去美國賺錢呢?
待在那種共產國家是能賺什麼?
想當然就是賺到尊敬而已
當台灣的醫生一天到晚想免責想賺大錢
當然就會失去別人的尊敬了
既然失去尊敬
就不需要為他們再設名額限制了
反正當滿街都是醫生的時候
自然就會有人被淘汰

還有
沒有人反對醫生高收入
但到底多少才叫高收入?
柯P一個月40萬
以現在台灣的經濟狀況來說
他的收入如果不叫高收入
那麼
什麼才叫高收入?
以他的收入在台北看房子
馬上會覺得自己是窮人
  • 2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